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復習提綱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一、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為什么說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P5(1)歷史原因:由于新中國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建設的;(2)現實原因:①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②地區發展不平衡;③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④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2.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哪里?或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什么特點?見第1題(2)3、中國最基本國情是什么?為什么?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P5 為什么(見第1題)4、社會主義初級階包括哪兩層含義?P5 認識中國基本國情有什么重要意義? P5最后一段(1)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2)意義:P5最后一段最后兩句。5、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務之間的關系P6①基本國情: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P6③根本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P6④關系: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P66、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什么?P6“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6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7、中國共產黨制定黨的基本路線依據是什么? P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我國的主要矛盾基礎。8、黨的基本路線P6(1)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2)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簡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3)我國現階段的唯一中心、興國之要、根本要求——經濟建設(4)我國的立國之本、政治保證、政治基石——四項基本原則,(5)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強國之路、活力源泉——改革開放(6)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對外開放(7)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9、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610、堅持四項基本原則①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或意義是什么? P7第一段11、堅持改革開放P7①改革的實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③對外開放的意義----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P7第二、三段12、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意義)P7最后一段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體現,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1.2適合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1、我國經濟制度的組成: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2、我國公有制包括哪些內容?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內容?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非公有制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3、什么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 P15國有經濟: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集體經濟: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4、各種經濟形式的作用和地位①國有經濟的地位作用——P15第四段第二句②集體經濟的地位作用——P15第五段第二三句③公有制經濟的地位——P15第六段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P15④公有制經濟的作用——P15第七段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⑤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P16第一段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作用。5、經濟制度與分配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我國的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或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或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二、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6、我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P177、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政權組織形式。8、國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基本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9、我國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原因:P17第一段10、我國人民是如何行使國家權力的?(或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P17第二段1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什么?為什么要實行這一制度?(或意義)P17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實行這一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權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體現。12、我國建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直接管理自己所在地區和單位的各種民主權利。三、實踐中的一國兩制1、什么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2、“一國兩制”提出和實施的重大意義A、有利于實現祖國統一;B、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C、有利于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3、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主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4、關于臺灣問題的重要觀點A、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B、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C、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D、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統一,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5、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提出是什么方針?這樣實施的目的是什么?P18 第二段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目的:實現祖國和平統一6、黨實現祖國統一的必要性是什么?P18-19最后一段7、實現祖國統一,我們青少年應當如何做?我們青少年要積極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方針和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反對臺獨;樹立崇高理想,努力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民族的興衰榮辱聯系在一起,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堅決同一切分裂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1.3振興國家的戰略和國策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1、科學發展觀的內容是什么?P24第一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發展,核心-----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P26第五段2、現代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P24第二段3、中國加快發展科技步伐發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24最后一段4、我國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25第一段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教育具有培養人才、發展科技、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等多方面的功能。教育的作用: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是開拓、帶動、創新先進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5、為什么要發展我國教育事業?(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P25第二段6、科教興國的內容(含義)是什么? P25 第三段黑體字科教興國就是通過科技和教育來振興國家。7、如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P25(1)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2)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經濟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3)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8、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關鍵是什么?為什么?P25最后一段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只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變人口大國為人力資源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9、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我們要樹立崇高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掌握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業技能,確立正確成才目標,勝任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我國的人口特點是什么?第一段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2、我國的資源狀況是: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P263、我國環境形勢的總特點是什么?P26第二段我國環境形式的總特點: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P264、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P265、什么叫可持續發展戰略?其要求是什么?P26第五段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并自覺地擔負起對自然、對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6、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P26-27黑體字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要靠你我他。7、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和主要任務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主要任務:P27第1段最后一句8、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P279、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P27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集中力量先行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10、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黨和政府怎么做?中學生怎么做?P27最后一段黨和政府正帶領我們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學生要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