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專題一:反對民族分裂 維護民族團結【熱點點擊】1.2009年7月5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7月15日17日30分,死亡人數增至197人,有331間店鋪、627輛汽車被砸被燒。這起事件有著復雜的政治背景,是敵對勢力內外勾結策動的有預謀有組織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分裂。2.7月8日,胡錦濤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工作。會議強調,維護和保持新疆社會大局穩定,是當前新疆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堅決同不法分子的違法犯罪活動作斗爭,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3. 2009年8月25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干部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深刻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發生的滄桑巨變,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寶貴機遇,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團結穩定,自覺做到“三個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不動搖,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不動搖)努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教材知識】1.穩定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有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有百姓的幸福安寧,社會的發展進步。一個社會如果混亂失序,動蕩不寧,社會的繁榮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喪失。因此,同心協力,堅決維護新疆團結穩定的局面,確保新疆的發展與繁榮,這是新疆2100萬各族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2.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加快推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我們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才能為新疆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保證。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新疆的問題歸根到底要靠加快發展、科學發展來解決。只有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使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各族群眾生活得到明顯改善,才能更加堅定各族群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決心。要始終把走科學發展道路、加快發展作為解決新疆問題的根本途徑,切實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4.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通過改革,逐步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新疆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極大地調動新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新疆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才能為新疆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5.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發展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維護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每個公民的崇高責任。烏魯木齊“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患難相助,13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反對分裂,正是這種民族深情和國家意識的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不容侵犯,13億人民的共同意志決不動搖。 6.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歷史反復證明,凡是民族團結搞得好,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實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團結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社會動蕩,發展停滯,各族人民遭殃。各族人民大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是包括新疆2100多萬各族人民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7.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法律的尊嚴不容踐踏,人民的利益不容侵害。依法打擊暴力犯罪、懲處犯罪活動,是維護法律尊嚴、伸張公平正義的需要,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需要,更是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需要,體現了一個法治社會對生命和人權的尊重。8.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是憲法規定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我們青少年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應樹立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備考演練】一、選擇題1.烏魯木齊“7.5”事伯件中,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各族干部攜手抵制不法分子的暴行、相互救各族兄弟,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搶救各族受傷民眾,廣大市民踴躍獻血挽救傷者生命……正像一位被救群眾所說的:“襲擊我的是七個人,但從頭到尾幫助我的遠遠超過七八個人?!边@充分說明( )A.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我國已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7.5”事件并非民族問題C.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D.敵對勢力的分裂行徑不得人心,其陰謀必然落空二、非選擇題2.小敏的思想品德課老師在班會上介紹了下面兩則時事新聞:新聞一:2009年7月5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7月15日17日30分,死亡人數增至197人,有331間店鋪、627輛汽車被砸被燒。這起事件有著復雜的政治背景,是敵對勢力內外勾結策動的有預謀有組織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分裂。新聞二:9月14日,天安門廣場立起作為國慶60周年慶典背景之一的56根民族團結柱。每根民族柱高約13米,重26噸,柱子上面刻畫著身著民族節日服裝的人物形象。閱讀上述新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⑴新疆“7.5” 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本質是什么?事件發生后,中央政府和新疆自治區政府依法采取果斷措施,迅速平息了暴力犯罪事件,維護了新疆的政治社會穩定。這說明了什么?⑵請你對“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句話發表看法。⑶班會馬上就要結束了,老師號召大家為加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作貢獻。那么,我們青少年到底能為此做些什么呢?小敏擬寫了一份倡議書,請你補充完整。倡議書同學們: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面對“疆獨”分子的猖狂行徑,我們的愛國需要熱情,更需要理智的行動。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們青少年應做到:①②③【參考答案】1.B2.⑴①此次事件是一起由境外遙控指揮、煽動,境內具體組織實施,有預謀、有組織的暴力犯罪。其目的是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擾發展。②說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我們黨和政府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有能力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穩定。⑵①中華民族是一個血脈相通的共同體,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②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根本益所在,也是每個公民的崇高責任。烏魯木齊“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患難相助,13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反對分裂,正是這種民族情深和國家意識的集中體現。③穩定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有百姓的幸福安寧、社會的發展進步。⑶①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堅持黨和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方針政策,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③保守國家秘密,提高安全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等等。專題二:加強兩岸交流 共促中華騰飛【熱點點擊】1.2009年7月11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海峽兩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本屆經貿文化論壇的主題是“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 ( http: / / news. / " \t "_blank )交流合作”。賈慶林指出,兩岸同胞要抓住難得的機遇,大力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2.2009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共同觀看由海峽兩岸藝術家共同組建的海峽和平交響樂團的首場演出。7月27日至8月4日期間,海峽和平交響樂團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臺北和高雄5個城市進行了巡演。3.2009年8月8日,“莫拉克”臺風肆虐臺灣,使島內各地尤其是南部地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祖國大陸的各類機構和民眾,痛心悲悼之余,紛紛展開多種形式的慰問、賑災和募捐活動,奉獻愛心。4.2009年8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高金素梅率領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全體成員時指出:中華民族歷來有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將繼續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后重建。5. 200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10年,是“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10年,是澳門基本法順利實施的10年,也是澳門各界人士積極探索符合澳門實際的發展道路、不斷取得進步的10年?;仡櫚拈T回歸祖國10年來的不平凡歷程,可以得出以下重要啟示:第一,必須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第二,必須嚴格依照澳門基本法辦事;第三,必須集中精力推動發展;第四,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五,必須著力培養各類人才。【教材知識】1.合作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筆財富。在社會生活中,誰都不可能脫離群體而單獨存要,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我們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勝困難的力量。臺風災害發生后,兩岸三地同胞及海外華僑紛紛捐款捐物,積極幫助臺灣民眾抗災救災……“人心齊,泰山移”,只要兩岸人民團結互助、通力協作,就能夠在這次災難的考驗中再次奏響凱歌。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兩岸加強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順應了新形勢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需要,充分體現了兩岸人民努力“將過去歷史的鴻溝轉為和平共榮的園地”的信心和決心。3.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在過去10年中正是始終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避免政治紛爭和社會內耗,才形成了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明顯改善的良好局面。4.穩定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良好的治安環境、融洽的社會氛圍、穩定的發展局面是澳門全社會的共同福祉。澳門回歸祖國10年來,澳門同胞在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大目標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加強溝通、顧全大局,為澳門各項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5.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人才,高素質人才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資源。人才是各項事業發展之本。不斷提升澳門競爭力,最關鍵的支撐因素是人才。只有著眼長遠,增強緊迫感,大力發展教育 ( http: / / news. / " \t "_blank )、科技、文化事業,才能培養造就一大批澳門社會發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6.“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耙粐鴥芍啤狈结槹褠蹏蛺郯挠袡C統一起來,既維護了澳門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又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安全;既維護了澳門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又尊重中央政府依法享有的權力。澳門回歸祖國1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包括澳門同胞在內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7.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眾多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心聲。中華之本,就是文化之本。只有弘揚中華文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岸加強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能使兩岸同胞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8.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炎黃子孫一脈相承。一道淺淺的海峽,分開了大陸和臺灣,卻分不開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割不裂兩岸同宗同源的中華文化。兩岸加強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兩岸民眾的共同愿望,也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9. 弘揚中華文化,必須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分支,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根基,中華民族有著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寶庫。兩岸加強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兩岸人民加強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共同發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鑄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10.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歷來有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臺灣災情,牽動著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心,當臺灣災區民眾身陷困境的時候,大陸同胞紛紛伸出援手,盡其所能,雪中送炭……這種心與心的關懷與交融,就是戰勝災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百折不撓的奧秘所在。11.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青少年要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積極擁護和宣傳國家對臺方針、政策,把個人前途、命運同祖國、民族的榮辱興衰聯系起來;勇于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自覺同破壞國家統一的一切言行作斗爭,以實際行動為維護國家統一作貢獻。【備考演練】一、選擇題1.2009年8月8日,“莫拉克”臺風肆虐臺灣,使島內各地尤其是南部地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8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高金素梅率領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時表示:大陸同胞將繼續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后重建。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①這體現了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②這說明了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③這樣做有利于建設我們的共同家園,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局面④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高金素梅率領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全體成員時指出:中華民族歷來有扶危濟困、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將繼續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后重建。⑴劃線部分說明了什么?⑵除扶危濟困、團結互助外,你還知道哪些優秀傳統美德?(至少兩個)⑶“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為了使臺灣同胞早日戰勝災難,重建美好家園,你準備做些什么?⑷假如大陸需要組織一個“心理咨詢團”到臺灣去安撫受災的群眾,你有幸被選中了,你打算用哪些知識去勸慰受傷的“心靈”?3.就是那一只蟋蟀(節選)——臺灣詩人Y先生說:“在海外,夜間聽到蟋蟀叫,就會以為那是在四川鄉下聽到的那一只。”……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窗外唱歌/在我的窗外唱歌/你在傾聽/你在想念/我在傾聽/我在吟哦/你該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會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這首詩是大陸著名詩人流沙河讀了臺灣詩人余光中寫給他的信后,有感而發創作的)⑴“你該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會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這幾句詩充分說明了什么?⑵“你在傾聽/你在想念”,“你”在臺灣想念什么?臺灣詩人余光中已經81歲高齡了,為早日實現老人的“想念”和愿望,全體中華兒女應怎樣努力?【參考答案】1.A2.⑴大陸和臺灣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體。⑵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等。⑶①盡自己所能,捐錢捐物;②通過電電視、網絡等手段,向臺灣同胞發去慰問等。⑷①人生難免挫折,我們要挫而不折,積極進?。?br/>②堅強的意志是我們成功的保證;③消極情緒不利于身體健康,我們要調控好自己的情緒;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3.⑴心系和平,期盼統一,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最大心愿。⑵①盡早結束臺灣同祖國大陸未統一的不幸局面(或臺灣早日和大陸和平統一)②A.增強社會責任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B.積極宣傳黨和政府對臺灣的有關方針和政策;C.自覺履行維護祖國統一的義務,積極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1 頁 (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