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下冊 第1章 水 章節復習(學案 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華師大版科學七年級下冊 第1章 水 章節復習(學案 無答案)

資源簡介


科學
教師
班級
學生
日期:
上課時間:
主課題:水
教學目標:
了解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區分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以及他們的區分和相互轉換
了解物質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
知道如何配制溶液,并會計算溶質質量分數
了解我國和本地區的水資源概況, 知道常見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教學重難點:
水的組成
飽和溶液和非飽和溶液的區分與轉換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的理解應用
溶質質量分數計算
教學方法:復習回顧知識點,并講解例題,配合練習
教學內容
【同步檢測】
1.今年春季,我國西南地區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保障災區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關于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水是良好的溶劑,許多物質都能溶于水
B.通過電解水實驗,可知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為了節約用水,提倡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
D.用沉淀法、過濾法和蒸餾法凈化水,效果最好的是過濾法
2.配制溶液時最常用的溶劑是(  )
A.水   B.汽油   C.酒精   D.花生油
3.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鹽水的沸點比水低
B.無色澄清液體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體能作溶質
D.溶液的各部分性質均相同
4.下列各量中,與水的質量有關的是(  )
A.水的密度[來源:學_科_網Z_X_X_K] B.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C.水的比熱容 D.電解水時產生氫氣的質量
5.分別將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泥土 C.汽油 D.蔗糖
6.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攪拌后,發現杯子底部還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繼續溶解的方法是(  )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給蔗糖水加熱
C.往蔗糖水里繼續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風處
7.25℃時向一定量不飽和KNO3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固體,則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
8.t℃時,有兩瓶硝酸鉀溶液,—瓶是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0%),另一瓶是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溶液。下列實驗操作中,無法區分這兩種溶液的是(  )
A.各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
B.各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振蕩
C.降低溫度
D.t℃時蒸發少量水
9. t℃時,向10g水中逐漸加入硝酸鉀晶體至飽和,則此過程中該溶液滿足下圖a、b兩個變量的變化關系的是(  )
A.a-溶解度,b-溶質質量
B.a-溶質的質量分數,b-溶質質量
C.a-溶質質量,b-溶劑質量
D.a-溶解度,b-溶劑質量
10.某溫度下,一杯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欲使其溶質的質量分數改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硝酸鉀晶體 B.恒溫蒸發溶劑
C.降低溫度 D.升高溫度[來源:學|科|網]
【知識精講】
1、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1.水的電解
電極
氣體的量
檢驗方法及現象
結論
陽極
氣體體積是陰極的1/2
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陰極
氣體體積是陽極的2倍
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實驗結論:水氫氣+氧氣,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2.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水的物理性質:
顏色
無色
沸點(標準狀況下)
100℃
氣味
無味
凝固點
0℃
狀態
常溫常壓下液態
水的異常現象
4℃時密度最大
(2)水的化學性質
①在通電時能發生 反應。化學方程式:2H2O2H2↑+O2↑。
②常溫下與某些 反應。例:SO3+H2O=H2SO4。
3.水是良好的溶劑
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 等。
2、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1.懸濁液: 懸浮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水、石灰漿等。懸濁液又稱 。
2.乳濁液: 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石油的原油、牛奶等。
3.溶液:一種或幾種以上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 的混合物。
辯一辯 辨認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名稱/特征  
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
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顆粒分散在液體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
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等
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溶液的組成:溶液由 和 組成。
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區別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溶劑通常是水)里, ( )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不飽和)溶液。
3.將飽和變為不飽和的方法: , 。將不飽和變為飽和的方法: , , 。
4、溶解性和溶解度
1.影響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 ,氣體溶解性隨 升高而減小,隨 增大而增大。
2.固體溶解度的含義:在一定 下,某物質在 克溶劑里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 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用縱坐標表示 ,橫坐標表示 ,繪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
溶解度曲線表示的意義有:
①點:溶解度曲線上的每個點表示的是 。即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對應有相應的溫度和溶解度。
②線: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 的變化情況。
③交點: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溫度下兩物質的 相同。
5、溶質質量分數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 質量與 質量之比,是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2.表示方法:
溶質的質量分數=
3.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
(1) (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
(2) (固體:用 稱取;液體:用 量取)
(3) (裝瓶貼上標簽)
6、水污染
1.水污染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 ”排放; 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 的濫用等。
2.水的凈化方法
(1) 法:加入凝聚劑,如 等。
(2) 法:把不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開的一種方法。
(3) 法:利用液體里各成分的 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方法。
7、水體的分類
按水中無機鹽的濃度,水體可分為 (約占97.47%)和 (約占2.53%);按水的狀態,水體可分為
水、 水、 水;按水的分布情況,水體可分 水、 水、大氣水三類。
8、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形式
地域范圍
主要環節
海陸間循環
大范圍海陸之間
、 、 、 、下滲、地下徑流
陸上內循環
陸地內流區域
蒸發、蒸騰、降水、下滲
海上內循環
海洋上
蒸發、降水
水循環的意義:使陸地上的 不斷地得到更新和補充。
9、水資源
1.我國的水資源
(1)我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水平的 。
(2)空間分配上, 多 少, 多 少。時間分配上, 季豐富, 季欠缺,年際變化 。
2.全球有 的地區水資源缺乏,供水困難。
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一旦超越自然環境的極限,就會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一)、例題分析
例1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固體(不含結晶水),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時現象如圖2(不考慮水分蒸發),甲、乙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中乙溶液一定不飽和
B.圖2中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
C.圖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線
D.圖2中兩溶液降溫至30℃一定都不會析出晶體
例2已知氯化銨在30℃時的溶解度為45.8g/100g H2O。30℃時將68.7克氯化銨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過計算:
(1)溶液是否飽和?
(2)若不飽和,為了使其飽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發溶劑法:需蒸發多少克水才能成為飽和溶液?
②加溶質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銨,溶液才能成為飽和溶液?

例3在20℃時某物質的不飽和溶液50g,平均分成兩等份。一份中加入0.7g該物質,另一份蒸發掉5g水,結果兩份溶液都達飽和。那么該物質在此溫度下的溶解度為多少克?
例4右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1)P點的含義是 。
(2)t2℃時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的溶液質量是 g。
(3)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___________(填寫物質序號)。
(4)在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例5有m g 15%的硝酸鈉溶液,欲使其濃度增加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發掉溶劑質量的 B.蒸發掉溶劑g
    C.加入g硝酸鈉 D.加入g硝酸鈉
例6含硫酸質量分數為90%和10%的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
    A.小于50% B.等于50%
    C.大于50% D.無法確定
例7能證明水的組成的實驗的是(   ) ①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②電解水?????? ③雙氧水分解???????? ④氫氧化鈉潮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例8如圖所示,打開止水夾,將液體A滴入試管②中與固體B接觸.若試管①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則液體A和固體B的組合不可能是(   )
A.雙氧水和二氧化錳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氫氧化鈉D.水和硝酸銨
例9 20℃時,將一定質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將所得溶液分成兩等份,其中一份蒸發18.75g水,可使溶液飽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達飽和。
求(1).20℃時,NH4NO3的溶解度。
(2).原溶液中NH4NO3的質量。
(二)、當堂檢測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將2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40℃后溶液仍然飽和
C.天然淡水經沉降、過濾、吸附、滅菌等凈化操作后,可供人們生活用水
D.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
2.實驗室將10g質量分數為98%的硫酸稀釋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質量為(   )
A.49g B.88g C.98g D.100g
3.物質在溶解時,常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現將①濃硫酸②生石灰③硝酸銨④氫氧化鈉⑤氯化鈉五種物質分別溶解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4.t℃時,向硫酸銅的飽和溶液中加入ag無水硫酸銅,析出bg硫酸銅晶體,則(b-a)g是( )
A.飽和溶液失去溶劑的質量
B.減少的飽和溶液的質量
C.析出無水物的質量
D.飽和溶液失去溶質的質量
5.右圖為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M、N兩點分別表示A物質的兩種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實現M、N間的相互轉化的是(A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 )
A.從N→M:先向N中加入適量固體A再降溫
B.從N→M:先將N降溫再加入適量固體A
C.從M→N:先將M降溫再將其升溫
D.從M→N:先將M升溫再將其蒸發掉部分水
6.用氯化鈉配制l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現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稱取氯化鈉;③過濾;④量取水;⑤計算;⑥蒸發結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⑤②④①??? C. ①③⑤②④①?????  D. ①③⑥⑤②④①
7. 下列認識和行為不正確的是(   )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有限
B.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經處理后再循環利用
C.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處理
D.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會造成水體污染
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相同溫度下同一物質的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所含溶質的質量一定不相等
B.某KNO3溶液在室溫下蒸發5g水析出ag晶體,再蒸發5g水又析出bg晶體,則a與b一定相等
C.將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49%的硫酸,加水的質量與所取濃硫酸中水的質量一定相等
D.已知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取該混合物10g,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為24g
【提高訓練】
1.科學研究中常用圖象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系,以使研究的間壓變得直觀明了.在某溫度下.將少量氧化鈣加入到一定量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圖甲表示整個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圖乙表示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小陽同學要依據觀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圖丙所示的圖象,此圖象反映了該過程中(   )
A.溶質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
B.溶劑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
C.溶質的溶解度與時間的關系
D.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時間的關系
2.如圖所示曲線分別表示X、Y、Z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t2℃時,X和Y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B.t1℃時,三種物質溶解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Y、Z、X
C.Z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
D.t3℃時,在100g的水里分別加入三種物質各mg,只有X能形成飽和溶液
3.已知t℃時,鹽M(不含結晶水,相對分子質量為126)的溶解度為S克。在一定量的M的水溶液中加入a g M后,恰好為t℃時的飽和溶液。若用M·7H2O代替M,欲使原溶液在t℃時恰好飽和,則需加入M·7H2O的質量(克)為( )
4.某學生在一定溫度下,向質量均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KNO3固體,攪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KNO3,則過濾除),除得到溶液.該學生在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如下:
實驗序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4
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KNO3的質(g)
80
100
120
140
溶液質量(g)
180
200
210
210
根據上述數據分析,實驗4得到的溶液屬于 (填“飽和”或“不飽和”).該溫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g.該溫度下飽和K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5.下表列出了KNO3與NaCl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KNO3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現有含123gKNO3與17.9gNaCl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除去KNO3中的NaCl(操作過程中不考慮額外的水損失).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適量水,加熱溶解;
②繼續加熱溶液至100℃并恒溫蒸發濃縮;
③將溶液降溫至10℃,僅得到KNO3晶體,過濾,將所得KNO3晶體洗滌并干燥.
A.步驟②中,為確保沒有晶體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g水;
B.步驟③中,最多可得到KNO3晶體 g;
C.根據上述實驗可概括出除去KNO3中少量NaCl的主要步驟:
加熱溶解→蒸發濃縮→ →過濾→洗滌→干燥;
D.洗滌時,應選用少量 (選填“熱水”或“冷水”).其目的是: ;
(2)除去NaCl中少量KNO3的一種方法是:將NaCl和KNO3的混合物置于適量水中,加熱,攪拌,待KNO3全部溶解,趁熱過濾,將過濾所得的NaCl晶體進行洗滌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
(3)取23.4gNaCl和40.4gKNO3,加70g水,加熱溶解.在100℃時蒸發掉50g水,維持該溫度過濾,得到的晶體質量為15.44g;將濾液冷卻至10℃,充分結晶,寫出析出的晶體的化學式:
【課后練習】
1.向20℃的飽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適量的氧化鈣粉末,充分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溶液溫度冷卻到20℃時,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溶液溫度冷卻到20℃時,溶質質量分數比甲溶液大
C.溶液溫度冷卻到20℃時,溶液質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溫度冷卻到20℃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和甲溶液的相等
2.20℃時,NaCl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NaCl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

10
2
12
②]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①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B.②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20℃時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來源:Zxxk.Com]
3.將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發現a溶液有晶體析出,b溶液沒有明顯現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許b晶體,晶體消失。則下圖中能正確表示a、b兩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是(  )
4.下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向兩只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A、B兩種物質至不能溶解為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的是________(填“A”或“B”)溶液。
(2)t2℃時,欲配制等質量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關系是A________B(填“>”、“<”或“=”,下同)。
(3)將t2℃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200g,降溫至t1℃,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是A________B。
(4)將t2℃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200g,升溫至t3℃,欲使它們仍為飽和溶液,若不改變溶劑質量,所需加入固體溶質的質量關系是A________B。
5.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溫度為80℃、溶質為M的溶液,將其置于室溫環境中,測定不同溫度時析出固體M的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
[來源:Z。xx。k.Com]
溶液的溫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體M的質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慮水蒸發對實驗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65℃時,該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無法判斷”)。
(2)將40℃時接近飽和的M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達到目的的有________(填序號)。
①升溫;②降溫;③加溶質M;④加水;⑤加另一種固體N;⑥恒溫蒸發水;⑦與40℃時M的飽和溶液混合
(3)20℃時,用固體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M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據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10℃時KNO3的溶解度________NaCl的溶解度(填“>”、“<”或“=”)。
(2)t℃時,將mgKNO3、ngNaCl分別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飽和,則m________n(填“>”、“<”或“=”)。
7.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了解有關水的一些知識。請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可利用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方法凈化,其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
(2)地球表面約有7l%被水覆蓋,但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卻不足1%。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屬于節約用水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洗澡擦香皂時不關上噴頭
B.不間斷放水刷牙
C.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
D.用洗衣水沖廁所
8.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氯化鈉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順序進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________g,水________g。
(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應________。
A.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調節平衡螺母
(3)將氯化鈉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南通市| 丹东市| 稷山县| 永福县| 衡阳县| 宜良县| 永春县| 南宫市| 凌源市| 镇平县| 雷山县| 那曲县| 应城市| 海南省| 岳阳市| 临江市| 大兴区| 望城县| 锦州市| 泰兴市| 普定县| 巴楚县| 惠来县| 墨玉县| 江油市| 司法| 诸暨市| 惠州市| 正定县| 黄山市| 阳山县| 乐山市| 衡东县| 小金县| 澄迈县| 宁津县| 钟山县| 浠水县| 宁蒗|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