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送給準高中學生的賀禮 ——初高中數學的銜接 經過緊張的中考,暑期之后你就要迎接緊張充實的高中生活.為了迎接高中的數學學習應該做些什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今天主要談一下從初中到高中的數學學科的銜接問題.很多同學還沒有接觸高中知識,我們既不談那一個個知識點,也不談那一個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學習方法,主要講講為什么要做好銜接以及從精神上、認識上如何去準備.???? 一、為何要做好初高中銜接?從初中升入高中,大家普遍覺得上升了一個門檻.教學實踐證明,踏好這個門檻,實現這個轉折確實需要銜接.其原因是:1.環境的改變對學生有影響.初中學校與高中學校的教學理念不完全相同,學校之間的差異或大或小,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差異性較大.大家熟悉以前的校園、以前的人際關系、以前的各項規章制度及紀律要求.但進入新校園后,校園環境不同了,同學不同了,新學校有新學校的規章制度及具體紀律要求.對于這些變化,要使學生盡快融入新的集體、新的學校,這就必須做好銜接工作.對高一新生來講,各方面可以說是全新的,新的同學、新的老師、新的管理措施與教育理念……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松口氣”想法,如初三辛苦了,在高一休息一下,待高二認真一些、高三沖刺,使得高中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比較頭疼數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函數、立體幾何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一些原來在初中是班級的佼佼者、教師的寵兒的學生,或者是中上等的學生.進入高中后發現自己沒有優勢可言.隨著所處地位的改變和課程負擔的加重等原因,可能出現適應不了新的學習環境,心理出現了極大的反差,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困惑、失落、焦慮、膽怯等不良心理現象.2.初中與高中在思維方式上差異較大.相對初中的學習,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而且高考命題強調能力立意,這就更加強化能力培養.在高中數學語言更加抽象.初中數學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而高一數學一下子就觸及抽象的集合符號語言、函數語言等,一下子難以互相轉化.3.教材結構不同,知識跨度大.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變量也不多,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初中課改教材很多內容作了改變,有的內容在對學生的要求上大大降低要求,體現了“淺、少、易”的特點,但是高中還認為學生在初中熟練掌握了.隨著近幾年新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還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新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初中比較注重基礎,常識性的介紹較多;高中知識則強調邏輯性、系統性、研究性,越來越接近科學體系,難度相應地增大、加深.4.課時和學法的變化.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課時要求的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所有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主要講通性通法.這也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這一點對數學的沖擊最大.新課改之后,有的學校數學課相對而言就少了很多,我了解得很多學校就是每周5節,也就是一天一節.當然也有多的,達到了11節.而且學習上學時玩得多了,中午、課外活動都去玩了,放在學習上的精力明顯會少很多.在初中,知識點相對而言比較少,教師講得細,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典型例題,一般都能熟練應答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年中考數學考試時我正好監考,兩個小時的時間很多同學在一個小時的時候就只剩下最后一個大題,在高考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一個小時內學生完成前兩個大題就算好的了,也就是說至少還剩四個大題.因此,初中時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因為即使不獨立思考、不歸納總結,老師也會一再強調直到你做熟練為止.到了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有的地方說“雙基”,這里就不爭論了.這就導致在以前好幾天學習一個知識點,一個題型翻來復去的作很多遍;在高中就變成了一天學習好幾個知識點,有的題型做到兩三遍就已經是很重要的題型了.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但是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的學法,還在“等”、“靠”老師總結、老師布置相應的練習一一對應那些知識點去練,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個別同學完成當天作業都比較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那么,如何走好“學習”銜接這一步,顯得最為重要了.二、如何做好初高中銜接?初高中銜接措施很多,但歸納起來,可從兩個方面思考:1.從思想上: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不要等到高三再努力,一開始就要蹦緊學習這根弦.首先,培養自覺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高中銜接,提高學科興趣是第一步.不要被以前的成績絆住了自己的腳步,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不理想的,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從新規劃.[來源:學+科+網][來源:學*科*網]2. 從學習上:(1)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每年新高一開頭的幾節課,數學老師間的都比較別扭,在講授新知識時,一些原本應該在初中掌握的知識點,發現學生大多只掌握了很淺顯的內容,稍微深一些的內容,學生就說沒有學過.有的高中必備知識、公式,以前初中應該教,高中默認你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有的學生卻沒有一點概念.還有的知識一部分學生學過,一部分聽說過,還有根本么聽過的.有的老師就說“今年中考成績600多分的學生,教起來還不如過去500多分的學生”.學生學得吃力,教師也教得吃力,這幾乎是老師們的共同感受.一些老師不得不對這些新生補習與高中教材相對應的初中老教材,有時補課就要占去很多的課堂時間.為了不落下高中新課程,只得趕進度,學生學得吃力,很多問題還沒搞明白,又要上新課了.“不僅初中知識沒能掌握,高中知識的學習也因此受到影響”.這就要求最好在開學前對這部分初高中銜接過程中必備的知識自己先有所了解并將它強化.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會有所變化.因此,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來源:學科網ZXXK](2)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創造能力.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要有質疑和解疑的思想,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碰到比較難理解的地方,一是反復多看,二是放一點時間在回過來看.以前學習遇到的難點,現在看起來可能就很簡單了,小學的數學題你現在就不屑于做了.盡量縮短理解的過程,比如函數,兩三天理解了還行,兩三個星期再理解基本概念,那落下的就很多了.定義域、值域、求解析式、單調性、奇偶性、圖象的變換一堆東西都學過去了.(3)重視培養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高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講、作業、總結這些每天做好就是了.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在解題后,積極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在單元結束時,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每天晚上回顧一遍即可,每星期,每月都要對自己學過的知識作一個系統的梳理.?總的來說,要想使初中到高中有一個理想的銜接,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做好開學時對自己心理和知識上的準備,學習時認真,學習后做到及時歸納整理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