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擴大兩岸交流 促進祖國統一背景材料1.2009年5月16日,首屆海峽論壇在福建省廈門市開幕。這是迄今兩岸規模最大、范圍最廣、人數最多的民間交流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論壇并宣布開幕。海峽兩岸各界人士6500余人出席論壇開幕式。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海峽論壇是為加強兩岸普通民眾交流而專門打造的一個新平臺。2.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和他率領的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并同吳伯雄舉行會談。胡錦濤強調,一年來兩岸關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現出和平發展前景。實踐證明,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了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歡迎和支持。3.2009年7月11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等海峽兩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賈慶林發表了題為《大力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 建設兩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園》的演講。本屆論壇內容豐富、氣氛和諧、成果顯著。論壇形成的“共同建議”,是與會各界人士集思廣益的結晶,充分體現了兩岸各界的共識。“共同建議”揭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在兩岸文教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文化和民族認同是凝聚兩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提出了加強兩岸文教交流的總體思路,為推動兩岸文教交流邁上新臺階描繪了藍圖,也為今后兩岸協商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打下了基礎。學科知識鏈接1.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的,眾望所歸的,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4.“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個國家”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5.“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已成為不可阻攔的歷史潮流。6.我們堅決反對“臺獨”,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7.維護祖國統一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我們青少年應堅決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自覺肩負起維護祖國統一、實現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立志成才,報效祖國。8.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為了祖國的統一和繁榮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56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9.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0.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奮斗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考命題預測1.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有何重要意義?答案:(1)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2)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3)符合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潮流;(4)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5)有利于臺灣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等。2.為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國家和青少年分別應該如何做?答案:國家:(1)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積極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2)堅決反對“臺獨”、“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國的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干涉,絕不允許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將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不斷增強綜合國力;(4)促進臺灣海峽兩岸的交流和溝通,積極發展兩岸關系,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創造條件。青少年:(1)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2)積極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方針和立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維護國家的主權,反對“臺獨”;(3)積極宣傳我國對臺政策,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4)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作貢獻。3.談談你對經過30年努力后,兩岸終于實現“三通”的認識。答案:(1)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職責。(2)實現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通過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完全統一,已抵達能夠能早日實現。(3)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任何分裂圖謀,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的反對,注定失敗;態度分裂分子搞分裂活動損害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必將失敗。(4)我國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這是兩岸統一的物質基礎。熱點專題訓練一、多項選擇題1.2009年7月11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此次論壇強調了文化和民族認同是凝聚兩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提出了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的總體思路,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邁上新臺階描繪了藍圖。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ABCA.可以讓臺灣同胞更多地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B.能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的發展C.有助于豐富臺灣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D.將改變臺灣的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2.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說,以活潑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我們一定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有利于( )ABCDA.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融洽感情 B.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C.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D.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3.下列對于臺灣問題的分析正確的是( )ACDA.“臺獨”論是對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B.現在的臺灣當局可以在國際上參加主權國家參與的有關政治活動C.兩岸“三通”后,將呈現“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嶄新局面D.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二、綜合探究題大熊貓“團團”和“圓圓”赴臺后,某校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兩岸一家親”意識,決定開展“團圓周”活動。假如你是該校的學生:(1)請你為“團圓周”設計兩條宣傳標語。(2)請你為“團圓周”設計3個活動項目。(3)請你為活動設計3個調查問題。(4)通過本次活動,你有何收獲?(1)促進兩岸一家親,人人有責;團團圓圓求和平,兩岸三通向統一。(2)利用廣播、電視發布倡議書;組織同學搞“閩臺文化尋根”的社會調查等。(3)大熊貓的名字命名為“團團”和“圓圓”,有何深刻內涵?你認為和平統一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有效解決臺灣問題?等。(4)認識方面:提高了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認識;覺悟方面:樹立了“促進兩岸一家親,從我做起”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力方面:增強了創新和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