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⑴知道教育的含義和重要作用。 ⑵明確義務教育的含義和特征。⑶明確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⑷明確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履行受教育義務的三項主要內容。2、能力目標⑴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是一項基本的人權。⑵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⑴懂得教育既賦予人類智慧與美德,又賦予社會進步的力量,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教育。⑵懂得教育對下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另一方面,教育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二:學習內容1、教育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1)教育的含義:(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義。①對個人來講,一方面,另一方面,總之,教育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②對國家來說,2、我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1)受教育權的含義:社會:學校:家庭:(2)義務教育含義:義務教育包含兩方面: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等都有責任。在義務教育上,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義務。(3)義務教育的三個特征:①②③1、維護受教育權利我們有不少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正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侵犯。有的是個人的受教育權被侵犯、有的是學生群體的受教育權被侵犯。⑴受教育權被侵犯的情形結合課本“小梅的遭遇”思考——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⑵如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利方式一:尋求學校及老師的幫助; 方式二:方式三: 方式四:①假如你是該校的一名學生,應該怎么辦?②假如你是該校的校長,應該怎么辦?通過上述學習我們要懂得:受教育——作為我們的權利,一我們不得隨意放棄;二在它受到侵犯時我們必須盡力維護。同時也告訴我們作為中國小公民,適齡的少年,我們還必須履行受教育的義務。2、履行受教育義務從國家來說,我國目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財政還比較緊張,但是國家每年都得拿出幾千億的資金來發展教育;對于有的家庭來講,家長每個學期也要拿出成百上千的費用供我們學習,對有的家庭來說,也是相當吃力的。可見,⑴受教育的機會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報答國家和父母。⑵初中學生應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⑶初中學生應如何珍惜學習機會?①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②我們不僅要現在學、還要將來學。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③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我們樹立遠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以勤奮和智慧去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絢麗奪目的光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建功立業。三:診斷性測試1.教育在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說對教育的重要作用理解正確的是( )①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位目的②教育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傳承活動和催化活動,是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中介③教育能為人們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基④對于民族、國家來說,教育成就未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4條規定:“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這表明( ) A.受教育是公民的義務B.任何開除學生的決定都是違法行為C.學生可以自己退學 D.國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不受非法侵犯3.七年級學生王虎的家長,在新學年開學時拒不繳納王虎的學雜費,他說“義務教育是免費教育,我憑什么繳納?”假如你是王虎的老師,你會說的是( ) A.義務教育也應該繳學費,不繳就讓王虎回去 B.義務教育不等于免費教育,學校向學生收取少量的雜費是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 C.義務教育是小學使用的,初中不是義務教育 D.義務教育是以后的事,現在還不是4.在舊中國,只有20%的學齡兒童能夠入學讀書,貧困的放牛娃走過學堂時,對少數富家子弟上學讀書羨慕至極。這告訴我們( )A.我國公民今天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當代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B.父母辛勤勞動供子女讀書不容易 C.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 D.法律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權利5.調查表明,當前人們的就業、事業發展和收入狀況與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腦袋滿才能錢袋滿”已成為普遍現象。因此,從個人自身的發展來看,受教育應是公民的( )A.一項基本權利 B.一項基本義務 C.一件個人私事 D.一種興趣愛好6.從國家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公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盛衰興亡。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口素質的競爭,從國家、民族的未來這一角度看,受教育應是公民的( ) A.一項基本權利 B.一種自由選擇 C.一項基本義務 D.提高和革新自己的途徑7.某校14歲的八年級學生小英家在農村,看到村里有些年齡稍大的孩子讀完小學后,就到外面打工,小英很羨慕。于是,她不辭而別,跟朋友一起外出打工去了。這表明小英沒有履行( )A.接受高等教育的義務 B.遵守社會秩序的義務C.尊敬師長的義務 D.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義務8.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務工,獨自留在農村,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4周歲以下的兒童,由于與父母分居兩地,他們的教育很難得到保障。從保障子女受教育的角度,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 ( )A.外出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值得提倡B.外出打工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值得贊揚C.侵犯了子女的生命權D.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規定,侵犯了子女的受教育權9. 2006年和2008年,漳州市先后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和課本費。這些措施( )①體現教育公平②不利于學生培養自強品質③體現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④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小軍父親的加工廠招收了幾個家境貧困、尚在讀初中的孩子。小軍知道后,勸說爸爸不能這樣做,因為招收童工違反了( )A.《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D.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1.改革開放30年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祖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的綜合國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今年6月13日,我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建設教育強市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市,牽動全局,關乎長遠。全市上下必須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發展的思想,樹立“教育優先發展”與“適度超前發展”的思想,充分認識建設教育強市的重大意義,全面落實建設教育強市的工作舉措,形成建設教育強市的強大合力。請問:教育對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能為“教育強市”做點什么?12. 有位72歲的老人,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在國家放寬對考生報考大學年齡限制的情況下,于2001年、2002年兩次參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錄取。這種渴求知識的精神感動了他所報考學校的師生。經過研究,學校特許他作為旁聽生上學。某校八年級4班學習了上述材料后,準備召開一個主題班會。(1)請你為這次班會擬定一個主題。(2)假如你是班會的一員,請圍繞主題發表你的看法。13.雷蕾是我市某中學九年級學生,在她的“成長記錄袋”中,有以下三則成長記錄:成長記錄一:七年級下學期。下午,在放學路上,我被一個流里流氣的男青年截住,他讓我“贊助”點兒錢。我見跑不掉又敵不過他,就故意對他說跟我回家取錢,便三轉兩轉把那人帶到派出所后門……(1)你從雷蕾同學的行為中得到哪些啟示?成長記錄二:八年級下學期。有段時間,我不及時完成作業,還經常逃學,幸好同班的甜甜同學用法律知識耐心疏導我,我才“改邪歸正”。我真感謝她!(2)你認為甜甜同學是怎樣勸說雷蕾的?成長記錄三:九年級下學期。今天,為慶祝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一周年,校團委、學生會聯合舉辦演講比賽,我的演講《特殊的保護 特殊的愛》獲一等獎。(3)請你推測,雷蕾同學在演講中會選用哪些方面法律知識?14.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國務院決定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基礎上,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1)“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體現了義務教育的什么特征?維護了公民的什么權利?(2)假如父母讓你輟學到工廠上班,你會怎么辦?15.正在讀八年級的曉玲家住農村。村里有些年齡稍大的孩子讀完小學后,就到外地去打工了。曉玲看著她們花錢大方的樣子,很羨慕,也想到城里見識見識,于是,她不辭而別,離家跟朋友到外面打工去了。對此,村里的人議論紛紛。曉玲的父親:“我們家里窮,孩子到外面打工掙點錢,幫補家里也好。”村干部:“年齡這么小就輟學,曉玲的前途就毀了。”(1)請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對曉玲的行為加以評析。(2)曉玲的父親和村干部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16.案例分析:分析下面的兩幅漫畫,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爸爸的做法違反了什么法,侵犯了兒子的什么權利?(2)兒子一定要行使這項權利嗎?為什么?(3)面對這種情況兒子應該怎么辦?參考答案選擇題:1.C2.D3.B4.A5.B6.A7.D8.D9.C10.B非選擇題:11.①教育的作用:教育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促進科技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物質力量(教育是關系國家、民族發展的根本);教育是知識生產、傳播和應用的先決條件(教育是人們在知識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②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向人們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同破壞、擾亂教育秩序的行為作斗爭;主動輔導在學習生活中需要幫助的成人或兒童;等等。(答出3點即可)12.(1)答案示例:①倡導終身學習,爭做“四有”新人。②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評分說明:只要圍繞“終身學習”的主題均可。(2)①在當今社會,終身學習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終身學習既是個人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②在當代,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接受教育、勤于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③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為祖國繁榮富強建功立業。13.(1)我們在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時,既要勇敢,又要機智,力求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將不法分子抓獲。(從機智方面作答也給滿分。)(2)珍惜受教育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或從受教育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角度作答亦給滿分)(3)建議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等四方面作答,答對三方面也給滿分。14.(1)①公益性;②受教育權(2)①與父親溝通,向其宣傳法律知識,要求父親送自己上學接受義務教育;②求助 于學校 老師或向有關部門請求幫助;③可求助法律,如直接向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注:做法確實可行,符合中學生實際即可。)15.(1)曉玲的行為是違法的。她離家出走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規定的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義務。曉玲應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應拒絕不良誘惑等。( 2)曉玲父親的說法是錯誤的。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父母或監護人不得使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子女中途輟學的規定。(4分)村干部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干,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16.(1)父親的做法違反了義務教育法、教育法等,侵犯了兒子的受教育權以及人身權利。(2)兒子一定要行使這項權利,因為受教育不僅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是必須要履行的。學生也可從受教育的重要性角度來講。(3)兒子應A珍惜愛教育權,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學習,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B同家長講理講法,使家長認識到打人是違法的C如果家長繼續打他,小男孩可以運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