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一句話必背第一單元 歷史啟示錄1、 中華民族發展史不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創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長史,更是一部民族發展的探索史。2、 中華民族鑄就的民族之魂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3、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4、 舊民主主義革命(探索救國之路)失敗歸根到底:沒有先進的、正確的理論指導;沒有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正確道路。5、 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我國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6、 青少年要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就必須:樹立憂患意識;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第二單元 財富論壇1、 到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達到總體小康水平,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 全面小康是較高標準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與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統一。(或五個綜合目標,七個“更加”)3、 當前全國人民的歷史使命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一個尊重財富、鼓勵創造的時代。5、 財富基于勤勞。——或:辛勤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基礎。6、 在現代社會,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創造財富的重要途徑。7、 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有:勞動、科學技術、智慧與開拓精神、資本、管理等。8、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它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9、 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它是由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10、 獲得財富,必須走合法的生財之道。致富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國家的法),還要符合道德規范(心中的法)。11、 在社會生活中,“義”是我們心中的“法”,法律對人的約束是外在的,“義”則是內在的,才是最有效的。12、 我國的富民政策: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 共富)13、 正確的財富觀是——致富前我們要懂得要通過勞動、科學技術、智慧與開拓精神、資本、管理等途徑獲得財富;致富中,必須走合法的生財之道,即致富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還要受到道德規范的約束,不見利忘義,要見利思義,獲得財富的同時,我們必須依法納稅;致富后,我們要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勤儉節約,文明消費。第三單元 同在陽光下1、 平等是指——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它以生命的平等為基礎,還包括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尊嚴。2、 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3、 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4、 我國為維護社會的平等提供了:政治保證;法律保障;制度保障。5、 平等總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平等總是相對的,任何社會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我國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我國實現平等任重而道遠。6、 關心幫助弱勢群體既是政府的職責,也是全社會的責任。7、 我國政府重視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為弱勢群體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8、 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維護他們的基本權益,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第四單元 又到兩會時1、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在中國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的新時代。2、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力)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全體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的根本途徑和有效形式。4、 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運作過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5、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運作過程是——在我國,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集中行使國家權力,再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并授予它們分別行使行政權、審判權和檢察權。政府、法院、檢察院必須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受它監督。6、 人民政協的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7、 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團結、民主。8、 人民政協為中國共產黨和我國政府進行民主、科學的決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政協的重要作用)。9、 依法有序地參與選舉,既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徑。10、 憲法賦予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11、 我們要選出具有公心、熱心、真心的代表,能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的代表。(我們應選出什么樣的代表?)12、 村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最基層的群眾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是我國城市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13、 健全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內容。14、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它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辦法是實行法治。15、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16、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執法必嚴是依法治國的關鍵;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有力保障。17、 作為一名現代法制社會中合格公民,需要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18、 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眾,他們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是人民權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達者;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實代表。第五單元 國策經緯1、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 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4、 我國生產力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生產力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現。5、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6、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國的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7、 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石。8、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點,是我們黨、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9、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證明,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社會主義制度經受嚴峻考驗,顯示強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證。10、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2、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11、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地位和作用)12、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13、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優先發展教育與科學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基礎工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14、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5、 我們黨和政府檢驗各項工作成敗的最高標準是: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16、 科學發展觀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17、 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18、 我國在人口方面的重要國情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9、 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1、人口基數大;2、新增人口多;3、人口素質偏低。20、 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在目前條件下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正確性)21、 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22、 計劃生育的主要內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23、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重要性)24、 我國資源方面的重要國情——1、從總量看: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資源類型齊,是一個資源大國;2、從相對數看: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個資源小國。25、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重要性)26、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就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27、 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求我們樹立生態文明觀:1、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人類要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28、 我國實施的戰略有: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29、 我國的基本國策有哪些?—— 1、對外開放 2、計劃生育 3、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第六單元 漫步地球村1、 青少年要樹立國際意識,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寧與發展,建設人類共同的家園而努力。2、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的代價是慘痛的,我們渴望和平。3、 和平,是人類最美好的愿望,是人類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標。4、 當今世界的局勢是——二戰后,世界局勢趨向緩和,總體上維持了和平的局面,但局部戰爭一直沒有停止,威脅和破壞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5、 我們要建立(穩定、公正、合理)國際政治新秩序。我們要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6、 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消除貧困是全人類共同的任務。7、 努力加強與世界各國經濟的聯系,謀求國際經濟合作,這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自身經濟的重要手段。8、 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9、 對待文化交流的正確態度——1、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態度進行交流與對話,是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2、我們應以一種世界的、開放的眼光,尊重每個民族文化的傳統和個性,促進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榮和發展。10、 今日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今日中國,綜合國力逐步增強, 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11、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我國高舉和平、合作和發展的大旗,在國際社會履行大國責任。12、 我國發展對外關系的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3、 我們要學會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矛盾與爭端。第七單元 新的旅程1、 在做出職業或升學的選擇時,既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要根據自己的優勢特長,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還要考慮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客觀的社會需要,從實際出發,直面差別,作出理性的選擇。2、 興趣是成功的起點;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興趣愛好常常成為我們做出升學和就業選擇的依據。3、 理想與現實的關系:1、是對立的:①理想來源于現實,是現實的升華;②現實是向目標進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③理想不等于現實,理想高于現實。2、是統一的:①現實孕育著理想,是理想的基礎;②在一定條件下,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