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自然的聲音》四格漫畫連環畫同學甲:我們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珍惜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同學乙:是呀,我們的家園已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沙塵、污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同學丙: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啊!同學丁: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創建美好家園盡一份力吧!第一課《人類的朋友》【芝麻開門】趣味園——情境導入: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3351&cl=2&cm=1&sc=0&lm=-1&pn=0&rn=1&di=1264021208&ln=2000&fr=ala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1./it/u=4009346526,3068827315&fm=0&gp=8.jpg" \* MERGEFORMATINET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21146&cl=2&cm=1&sc=0&lm=-1&pn=2&rn=1&di=839020404&ln=2000&fr=ala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3./it/u=312060459,4271790363&fm=0&gp=4.jpg" \* MERGEFORMATINET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29131&cl=2&cm=1&sc=0&lm=-1&pn=47&rn=1&di=794877804&ln=2000&fr=ala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3./it/u=3764869112,4047186958&fm=0&gp=4.jpg" \* MERGEFORMATINET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22478&cl=2&cm=1&sc=0&lm=-1&pn=266&rn=1&di=791726688&ln=2000&fr=ala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3./it/u=3819326130,2529000399&fm=0&gp=38.jpg" \* MERGEFORMATINET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15617&cl=2&cm=1&sc=0&lm=-1&pn=357&rn=1&di=655422220&ln=2000&fr=ala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t2./it/u=3013073432,3478560087&fm=0&gp=20.jpg" \* MERGEFORMATINET圖中描繪了青山綠水、蟲魚鳥獸等各種各樣的資源,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慷慨饋贈,人類要生存更離不開自然資源,那么人類是怎樣對待大自然的呢?提示欄——溫故知新精彩回放 啟動思維生活離不開水電及其它生物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動植物園里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異彩紛呈 生物的多樣性綠水環繞空氣清新的山莊使人怡然自得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人類的亂捕濫殺導致了環境惡化、農作物減產 食物鏈保持生態平衡步步高——目標展現: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能力目標:培養愛護自然、鑒賞自然、保護環境的能力;了解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的道德規范。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親近自然,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珍惜資源。引導學生樹立節約意識和環保觀念,激發學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書中探寶】探寶路——問題線索:百寶箱——精要概括::一、 生活的必需1、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兩類。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C8%BB%D7%CA%D4%B4%CD%BC%C6%AC%CD%BC%C6%AC&in=31503&cl=2&cm=1&sc=0&lm=-1&pn=79&rn=1&di=695775000&ln=2000&fr=ala0" \t "_blank"自由討論:(1)上述圖畫中我們都看到了哪些自然資源;(2)將這些資源分類,哪些是可以再生的,哪些是不可再生的;(3)在剛才的視頻中看到的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植物,它們給予人類什么?小知識自然資源的分類 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 ( http: / / baike. / view / 18480.htm" \t "_blank )的重要依據之一。自然資源可劃分為: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1)環境資源,如太陽光,地熱,空氣和天然水等。這類資源比較穩定,的利用而明顯減少。如能合理開采發展,精心保護,就能水續為人類利用。 2)生物資源,如動物、森林、草場等。這類資源人類使用之后可以通過本身的生產繁殖再生產出來,如能合理開發利用,科學經營管理,也能為人類水續利用。 3)土地資源,包括農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勞動對象 ( http: / / baike. / view / 427076.htm" \t "_blank )和勞動資料。4)礦藏資源,包括能源、各種礦物等。它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其儲量有限,開發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估竭。中國資源情況一覽表上列圖表說明了什么?資源種類 數量國土 居世界第三位水 居世界第一位太陽能 居世界第二位煤炭 居世界第三位礦產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種。其中,銅、鋁、鎳、煤、石油等80多種礦產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鋅、鎢、錫、稀土以及黃鐵礦、重晶石等非金屬礦藏儲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國的總和還要多得多。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2.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各種生物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都意味著自然界永久性地丟失了一種獨特而珍貴的資源。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27288&cl=2&cm=1&sc=0&lm=-1&pn=212&rn=1&di=43989681&ln=2000&fr=ala0" \t "_blank"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32179&cl=2&cm=1&sc=0&lm=-1&pn=257&rn=1&di=197680533&ln=2000&fr=ala0" \t "_blank"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7%D4%C8%BB%D7%CA%D4%B4%CD%BC%C6%AC%CD%BC%C6%AC&in=23419&cl=2&cm=1&sc=0&lm=-1&pn=128&rn=1&di=2228737144&ln=2000&fr=ala0" \t "_blank"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E%EF%B6%E0%D1%F9%D0%D4%CD%BC%C6%AC&in=441&cl=2&cm=1&sc=0&lm=-1&pn=318&rn=1&di=211700168&ln=2000&fr=ala0" \t "_blank"知識鏈接生物多樣性與健康生物多樣性同樣關系到我們的健康和這個星球的健康。實際上,你的健康和這個星球的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依賴自然環境去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多少年以來,人們從自然世界中尋找對于傷病的治療方法。植物為現代醫藥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林的成分。順勢療法的醫藥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從金錢的角度看,入藥的植物的價值是無法算清的。世界上這些以植物作為基礎的藥物的總價值大約是6千億。 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是多數人并不了解的,但在醫藥公司的科學家們正在忙著從植物中尋找治療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藥物成分。就在不久以前,專家們在太平洋紫杉樹 ( http: / / baike. / view / 1594838.htm" \t "_blank )和馬達加斯加 ( http: / / baike. / view / 22009.htm" \t "_blank )長春花中發現了用于治療癌癥 ( http: / / baike. / view / 3942.htm" \t "_blank )的植物成分。也許,某一天我們能夠從一株植物上發現殺死艾滋病 ( http: / / baike. / view / 9070.htm" \t "_blank )病毒的植物成分。 傳統醫學的醫生依賴植物和藥草治療疾病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現代,人們也十分欣賞傳統醫學的療效。比如說,東部非洲的Maasai人以他們的傳統方式做肉、牛奶或血制品時,他們會加入一些樹皮 ( http: / / baike. / view / 331785.htm" \t "_blank ),這樣的方法做出來可以減少膽固醇 ( http: / / baike. / view / 24827.htm" \t "_blank )。 然而,對入藥植物和動物的收獲也并不都是好事。實際上,對這些植物、動物的需求導致這些物種瀕危。傳統藥物用烏龜 ( http: / / baike. / view / 18484.htm" \t "_blank )入藥導致這個物種的極度衰落。 我們反復地從地球的藥柜中搜尋藥物。我們需要保護生物多樣性,以便大自然的藥柜能夠儲有現存醫藥的成分,和未來我們需要抵制新的疾病時制造新藥的所需成分。二、 生存的空間1.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人類生存與自然環境中,自然環境包括地質環境、水環境、生態環境、大氣環境、空間環境等。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空間和物質條件,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知識鏈接地球環境需要人類珍惜的資源主要有以下四類: 1) 三大生命要素:空氣、水和土壤; 2) 六種自然資源:礦產、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種、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 3) 兩類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如森林、草原、荒野、灌叢等)與水生生態系統(如濕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4) 多樣景觀資源:如山勢、水流、本土動植物種類、自然與文化歷史遺跡等。2.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1)人類是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并從中獲取各種自然資源,以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因此,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2)在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和陽光、空氣、水及氣候組成了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各種生物之間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保持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3)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因此,人類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E%EF%C1%B4%CD%BC%C6%AC&in=25948&cl=2&cm=1&sc=0&lm=-1&pn=0&rn=1&di=1827850024&ln=1248&fr=ala0" \t "_blank"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E%EF%C1%B4%CD%BC%C6%AC&in=5498&cl=2&cm=1&sc=0&lm=-1&pn=9&rn=1&di=1420274640&ln=1248&fr=ala0" \t "_blank"相關鏈接食物鏈生物鏈是不能根據自己的愿望來改變的,如果改變不當,則會對生物產生極大的影響。食物鏈又稱為“營養鏈”。指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以食物聯系起來的鏈鎖關系。例如池塘中的藻類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魚類的食物,魚類又是人類和水鳥的食物。于是,藻類一水蚤一魚類一人或水鳥之間便形成了一種食物鏈。根據生物間的食物關系,將食物鏈分為三類;(1)捕食性食物鏈。它是以植物為基礎,后者捕食前者。如青草一野兔一狐貍一狼。(2)碎食性食物鏈。指以碎食物為基礎形成的食物鏈。如樹葉碎片及小藻類一蝦(蟹)一魚一食魚的鳥類。(3)寄生性食物鏈。以大動物為基礎,小動物寄生到大動物上形成的食物鏈。如哺乳類--跳蚤--原生動物--一原生動物--細菌--過濾性病毒。 金手指——探究實例:【例1】下列資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的( )①森林②石油③土地④煤炭⑤氣候⑥天然氣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④⑥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對自然資源的理解。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兩類。題肢①③⑤屬于可再生資源。②④⑥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解題流程:答案:A方法技巧:解答選擇題應做到,首先,審好題,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前提和關鍵,審清題干要求,準確理解題意,審清楚“體現”、“說明”、“表明”、“結果”、“原因”等,要仔細分析后才能選出正確的選項。其次,分析備選答案,這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分析備選答案和題干之間的關系,對其關系要結合具體的材料、情景作進一步分析,在答題時,有意識地將題干和備選答案聯系起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否正確。找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同時,還要掌握排除法、篩選法等不同將解題技巧。【例2】近年來,各地的蛇、貓頭鷹被大量捕殺,造成鼠害橫行,糧食大量減產。僅以我國消耗野生動物最多的城市之一南方某大城市為例,每年都有約1000噸野生蛇類、50余噸野生蛙類、5萬余只鳥類,成為該市酒樓餐館里的野味“賣點”或市民的盤中美餐。這種行為( )①破壞生態平衡 ②破壞了各種生物之間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 ③說明人類置身于食物鏈之外 ④破壞了自然界的和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對自然環境中生物之間關系的理解。在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和陽光、空氣、水及氣候組成了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各種生物之間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保持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上述材料的亂捕濫殺行為就是對自然環境的極大破壞,根據題意,選項③不符合要求。解題流程:解題方法:此題可用排除法選擇,首先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③。排除法,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方法: 排謬法。即運用已學知識,判斷題肢的正誤性,從而加以排除的方法。這種方法常用于題干要求是正向 的,且題肢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句子的題目之中。 對比法。即通過對相近題肢進行對比,或者把已知的知識與題肢中出現的未知的知識進行對比,從而確定選項方法。 實證法。即把未知正確與否的題肢與客觀實際相對照。從而確定是否排除。題肢中的結論不可能全部來自于課本,有的是對客觀現象的總結概括或者是對社會上一些觀點的概括。因此就可以運用實證法來確定。 聯系法。即把題干與題肢相連從而確定選項的方法,它是解決選擇題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選擇題中,經 常在題肢中單獨地看是正確的,但有的與題干有直接聯系,有的有間接聯系,甚至沒有聯系。因此必須把題干 與題肢聯系起來,排除沒有直接聯系或者沒有聯系的。警示牌——錯例分析【例題】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個“世界地球日”。之所以要確立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是因為 ( )①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環境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關 ③我們地球的生態環境惡化,需要保護④地球環境是無法改變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錯解1: B 正確:A 錯解原因:“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環境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是一致的,“球環境是無法改變”說法錯誤。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保護地球,就要保護地球上的環境,根據選項,首先排除題肢④,很容易得出答案A。錯解2:D錯解原因:誤解了“地球的生態環境惡化,需要保護”的正確性。【大顯身手】一、單項選擇題1.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滿足這些需要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車船等,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 )A.自然資源 B.可再生資源 C.生物資源 D.不可再生資源2.人類之所以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是因為()①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和其中的一部分 ②離開了大自然,人類將無法生存和發展 ③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④人類是自然界的奴隸,必須敬重大自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從辛棄疾的筆下,我們可以感受到( )A.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和改造 B.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關系C.人對自然的無能為力 D.人類與大自然的對立4.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150多萬種動物,50多萬種植物,另外還有大量的微生物資源。這說明()A.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 B.人類在自然界是萬物的主宰C.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地球上的物種資源太復雜5.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 )①適宜的溫度 ②液態水和氧 ③原料和能源 ④豐富的精神食糧 ⑤衣食住行的物質保證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6.在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和他們周圍的陽光、空氣、水、土壤及氣候等一起,組成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在其中,各種生物之間( )A.互相孤立 B.互相矛盾 C.互相競爭蠶食 D.相互作用、互相依存二、非選擇題7.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可以無限索取。反饋矯正卡1 2 3 4 5 6 7所涉及的雙基點 生活必須 √ √生存空間 √ √ √ √ √對應例題 例1 例2 例3 例1 例4 例2 例2【綜合探究】聚寶盆——歸納與升華:我探究:.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請問:我國開展節能減排的做法與什么戰略有關?談談你對這個戰略的認識(從含義和原因兩反面說明)。 答案提示:可持續發展戰略。 認識:可持續發展是指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原因: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的過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斷膨脹、自然資源環境被破壞,使得自然已經很難滿足人類的需要,為了子子孫孫都能夠生存和發展,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實踐:自古以來,人們逐水而居.水是生命的源頭,人們把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河流尊稱為“母親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對于蘭州這個干旱地區的城市具有特殊的意義,它從西到東穿過城區45公里,是200多萬市民日常飲用水的唯一來源。黃河甘肅段是甘肅省經濟和人口的主要聚集區域,全省46%的國內生產總值和58%的工業生產總值集中在黃河沿岸地區。近20年來,黃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幾條重要支流成為“排污溝”,僅甘肅境內年入黃量在500至100萬立方米的排污口就有26個。現在,我們要進行一次拯救“母親河”的活動:(1)請你為本次活動擬寫兩條宣傳標語。(2)請你提出三條切實可行的整治措施。(3)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和本次活動主題,給沿河人民群眾做宣講,請說出至少三個主要觀點。答案提示:只要圍繞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回答即可。糖果屋——課外資料包:名言欣賞名言警句:一粥一飯當恩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名人簡介:朱柏廬 (1627~1698年 )。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諸生。居鄉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并進,躬行實踐。他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了《輟講語》,反躬自責,語頗痛切。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于教學。生平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堅辭不應博學鴻儒科,后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康熙三十七年染疾,臨終前囑弟子:"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 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春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哲理領悟: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資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我們要保護好自然資源。名言警句: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爾 名人簡介: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羅倫薩,后隨父母遷居英國。曾就讀于法國巴黎大學,懂英、法、意、德諸國語言。1856年,南丁格爾任陸軍醫院婦女護理部總監。戰后回國,被尊為民族英雄,1857年,她促成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的建立,同年還開辦了陸軍軍醫學校。1907年,英國國王頒發敕令,授予南丁格爾一枚功績勛章,使她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婦女。她逝世后,遵照她的遺囑,未舉行國葬。但世人為了表示對她的崇敬與敬仰,把她5月12日的生日作為國際護士節哲理領悟:人類的生存空間,應以安全的自然環境為依托。保護好環境與資源,對本民族和世界發展有以下重要的連鎖關系 沒有污染,才有生理健康; 有資源,才有生存和就業基礎; 有就業,才有教育; 有教育,才有社會的遵紀守法; 有守法,才有社會安全; 有安全,才有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互助; 有互助,才有社會友愛,老人和孤兒不孤獨; 有友愛,才有民族和睦; 有和睦,才有長久的和平; 有和平,才能杜絕戰爭;沒有戰爭,才能最好地保護地球,使全人類實現持續發展。相關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第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規定了環境與資源保護。具體的法律法規: 一、環境保護方面: 包括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 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 二、資源保護方面: 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農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 水土保持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煤炭管理法。 三、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 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防治陸源污染 物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自然保護區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線保護條例、化學危險品安全管 理條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條例、陸生 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二課《哭泣的自然》【芝麻開門】趣味園——情境導入:某校學生來到一展覽館看瀕危動物展覽,當他們看到地球上許多珍稀動物因人類濫捕濫殺、生態環境惡化而瀕臨滅絕時,心情十分沉重。在一扇木門前,導游告訴同學們,這里面關著世界上最需要拯救的瀕危動物,并請大家猜猜是什么。同學們你一言我一是言,猜什么的都有,而導游卻頻頻搖搖頭。究竟什么呢?木門打開,對著同學們的是一面鏡子。同學們看到鏡子里的自己而陷入沉思……他們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為什么瀕危動物會是人類自己?此后果能否避免?你有何感想?提示欄——溫故知新精彩回放 啟動思維老爺爺發出疑問:怎么小時候常見的鳥兒現在不見了 物種減少某鎮發展經濟建設的企業每天發出刺鼻的氣味 空氣污染北方某些地方很難看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了 土地荒漠化我國人口的增長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能源匱乏步步高——目標展現: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力目標:培養愛護自然、鑒賞自然、保護環境的能力;了解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的道德規范。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 學生能夠結合實際充分認識合理開發利用自然的好處與不合理利用自然的危害,學會用書中的知識去指導生活實踐,培育愛心,珍惜生命,盡自己最大能力去保護大自然,確立一個積極的、正確的環境觀。【書中探寶】探寶路——問題線索:百寶箱——精要概括::一、 資源在枯竭由于人類的過度消耗,自然資源日趨枯竭,環境日益惡化。資源在枯竭表現為物種減少,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能源匱乏。環境被破壞表現為人類在耗費更多的資源的同時,也嚴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氣,破壞了自然環境。黃河沙漠化 北京沙塵暴 人口負擔 水資源匱乏 水土流失1.物種減少(1)原因:①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亂捕和環境污染,全世界的物種正在每天幾十種的速度消失。②因為一個物種滅絕之后,就永不再生,而由于食物鏈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個物種,往往就有10—30種依附于這個物種的其他物種也隨之消失。(2) 后果: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必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限制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甚至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3)生物多樣性作用:作用: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①生物多樣性具有很高的價值,最為寶貴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資源庫;②生物多樣性是生命支持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維持著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③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必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限制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甚至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動物的滅絕檔案”1781年,渡渡鳥滅絕,原產于印尼洋。1799年,藍馬羚滅絕,原產于南非。1844年,大海雀滅絕,原產于大西洋北部島嶼。1876年,歐洲野馬滅絕,原產于歐洲。1883年,斑驢滅絕,野生滅絕在1860年,原產于南非。1893年,白臀葉猴中國境內滅絕,原產于亞洲。1914年,旅鴿滅絕,野生滅絕在1900年,原產于北美。1917年,佛羅里達狼滅絕,原產于北美。1918年,卡羅萊納鸚鵡滅絕,野生滅絕在1904年。1922年,犀牛中國境內滅絕。1925年,高加索野牛滅絕,原產于歐洲。1937年,巴厘虎滅絕,原產于印尼巴厘島。1942年,紅鴨滅絕,野生滅絕在1942年,原產于印度。1947年,普氏野馬中國境內野生滅絕。1948年,袋狼滅絕,原產于澳洲。1964年,冠麻鴨滅絕,原產于亞洲。1972年,爪哇虎滅絕。麋鹿:1900年野生滅絕,全世界不超過3000頭,因為是18頭鹿的后裔而存在遺傳缺陷。華南虎:僅存 50只在動物園中。雪豹:野外生存有 1000~2000只。白鰭豚:不超過 100只。揚子鱷:不超過 1500只。大熊貓:野外生存有 1000只左右。黑犀牛:從 1970年的6萬頭銳減至3500頭。指猴:1966年曾有9只,后來命運不詳。絨毛蛛猴:僅余 100只左右。滇金絲猴:野外僅存 1000只左右。黔金絲猴:現存 700只。白眉長臂猿:中國野生量僅 50~70只。2.土地荒漠化(1)原因: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如對森林的過度砍伐、對草原的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2)后果:土地荒漠化給人類帶來的典型環境災難就是沙塵暴。何杜絕沙塵暴 小常識 增強人們防沙治沙的自覺性; 退耕還林,退耕還牧,植樹造林,防風固沙; 嚴懲破壞森林或草場的行為; 加大資金投入治理風沙。3.水資源短缺(1)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嚴重后果原因:人類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2)后果:淡水資源危機可能使人類以后面臨的最大的生存危機。4.能源匱乏(1)原因:不合理開發和利用,過度消耗。(2)后果:阻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影響可持續發展。牛刀小試目前,由于人類的濫捕濫殺,許多珍稀動物瀕臨滅絕。(1)這種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 (2)如果你遇見這種行為,你會采取哪些辦法? (3)從這些動物的命運變遷中,我們應當得到哪此啟示? 溫馨提示:《野生動物保護法》;制止他,說明這種行為的危害性;或打電話報警。①目前,人類的濫捕濫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動物的生存和發展,這樣下去必然也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這些做法是極其危險的,值得我們警惕。②我們應該樹立珍愛生命的思想,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與自然和諧共處。二、環境被破壞水污染 生活污染 大氣污染1.水污染(1)原因:由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水資源遭到了嚴重的污染。(2)后果:影響生物生長和人體健康。2.土壤污染(1)原因:人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渣和垃圾越來越多。(2)后果:不僅嚴重損害農作物的生長,也直接或間接的損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3.大氣污染(1)原因:由于人類生活和生產中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斷增加,工廠、居民區和汽車等將越來越多的廢氣排放到空氣中,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2)后果:大氣污染不僅會嚴重影響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也嚴重損害著人類的健康。知識鏈接2008年我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其中,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862.8億元,占總成本的55.9%,大氣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198.0億元,占總成本的42.9%;固體廢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57.4億元,占總成本的1.2%。古詩“新”賞這四幅圖共同反映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溫馨提示:反映了我國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①威脅生態平衡。②危害人類健康。③直接制約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金手指——探究實例:【例1】2007-2008年,由于加油站缺油,許多地方出現排隊加油現象,有些地方需要加油的汽車長龍達一公里以上,這嚴重影響了生產運輸。這說明( )A.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B.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能源C.我國出現能源危機 D.石油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對資源枯竭知識的理解。資源在枯竭表現為物種減少,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能源匱乏。由于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能源,而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隨著人口的增多,面臨能源匱乏,材料中的加油站缺油,就說明了我國我國出現能源危機。解題流程: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要掌握一定技巧和正確思想。第一步是要讀懂題,要審好題,準確把握題干的規定性,即題干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問題,在什么范圍、方面、角度和條件下回答這一問題。第二步是鑒別和判斷選擇題肢項。要注意將題肢和題干逐一比較,舍去不屬于題干的原因的題肢,如果是最 佳選擇題,只能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一個題肢。答案:C?【例2】地球環境受到破壞,主要表現在( )①水資源遭到污染 ②土壤遭到污染 ③大氣遭到污染 ④能源消耗增加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對環境被破壞的理解,環境被破壞表現為人類在耗費更多的資源的同時,也嚴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氣,破壞了自然環境。選項①②③符合題意,選項④不符合題意。解題流程:SHAPE \* MERGEFORMAT解題方法:此題可用直選法。 這類題目一般以相關、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識組成干擾題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 解和辨析能力。解答這類題目一定要根據所學理論和題干的規定性,對相關題肢逐一辨析,謹防被似是而非的題肢所干擾。答案:C警示牌——錯例分析【例題】地球說:“唉!我的氣喘不過來了。”其語意是指()A.水土流失嚴重 B.生態平衡失調 C.大氣污染嚴重 D.水土污染嚴重錯解1: B、C 正確:C錯解原因:生態平衡失調不符合“唉!我的氣喘不過來了。”意義。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環境被破壞。環境被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嚴重、大氣污染嚴重及水土污染嚴重。分析“唉!我的氣喘不過來了。”很容易得出此題的正確答案是C。錯解2:D錯解原因:這個選項的說法是正確,但與地球訴說的寓意不相符合。【大顯身手】一、單項選擇題1.地球上的萬物之母是( C )A.水 B.空氣 C.土地 D.礦產2.人類呀,醒悟吧,我們的地球在“哭泣”!地球之所以“哭泣”是因為( A )①資源日趨枯竭 ②環境日益惡化 ③土地荒漠化嚴重 ④大自然在報復人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土壤污染危害很大,表現在( )①嚴重損害農作物的生長 ②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③導致土地大面積荒漠化 ④影響土壤成份,土質惡化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4.古生物學家大衛拉普在《滅絕:是基因不好還是運氣太差?》中寫到:“地球上生存著數百萬種不同的動植物物種,數量可能在4000萬種左右。過去某個時候的數量可能在50億到100億種之間。也就是說,只有大約千分之一的物種仍然存活在這個世界上——顯然,這是一個極為糟糕的幸存記錄;99.9%的物種走向了滅絕之路。”這種結果的延續( )①是地球資源的巨大損失 ②必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③將限制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 ④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如果還不珍惜,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與血等價!”這句話的意思是()A.水與血價值相等 B.必須保護水資源C.人類面臨著生存危機 D.水污染越來越嚴重6.漫畫《污染》反映了( )A.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B.人類活動必然帶來污染C.人類生存環境遭到破壞D.環境破壞就是空氣、水和噪聲受到污染二、非選擇題7.據調查分析,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是以前的100到10000倍,因為人們破壞森林,污染空氣、水和土壤等,每一天就有100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專家分析,地球上有1000萬物鐘,而我們每年令3萬種滅絕,這一步伐正在加快。如長此下去,50年內,所有的物種都將滅絕。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當前人類面臨的嚴峻問題是什么? (2)物種的不斷減少給人類帶來什么影響? (3)面對材料中所述的嚴峻問題,請你提出三條以上的改進措施。反饋矯正卡1 2 3 4 5 6 7資源在枯竭 我愛我家 √ √ √ √環境被破壞 √ √ √ √ √對應例題 例1 例1.例2 例2 例1 例2 例2 例1例2【綜合探究】聚寶盆——歸納與升華:我探究:一個公共牧場,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個牧民有兩種選擇,一是適當的控制自己的牲畜頭數,盡量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二是盡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頭數。……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啟示?答案提示:只要圍繞節約合理利用資源回答即可。我實踐:漫畫對你有何啟示?只要圍繞水污染及怎樣治理回答即可。糖果屋——課外資料包:名言警句:多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得很大;多么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很小。——溫家寶名人簡介:溫家寶,男,漢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構造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程師。2003—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哲理領悟:人口問題已經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實行計劃生育勢在必行名言警句:● 天地為父母、父母為天地 ——王陽明名人簡介:王陽明 (1472-1529)漢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 ( http: / / www. / wiki / %E6%B5%99%E6%B1%9F" \o "浙江 )余姚人,因被貶貴州 ( http: / / www. / wiki / %E8%B4%B5%E5%B7%9E" \o "貴州 )時曾居住于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中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 ( http: / / www. / wiki / %E5%93%B2%E5%AD%A6%E5%AE%B6" \o "哲學家 )、教育家 ( http: / / www. / wiki / %E6%95%99%E8%82%B2%E5%AE%B6" \o "教育家 )、政治家 ( http: / / www. / wiki / %E6%94%BF%E6%B2%BB%E5%AE%B6" \o "政治家 )和軍事家,是朱熹 ( http: / / www. / wiki / %E6%9C%B1%E7%86%B9" \o "朱熹 )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創始人。哲理領悟: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世界環境日簡介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環境日 ( http: / / baike. / view / 22254.htm" \t "_blank ),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并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書。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在這期間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地球的遺書地球的遺書:今年我已經46億歲了。我在反思,或許我真的老了,或許我真的病了。我知道人類總在抱怨:抱怨我周身溫度升高,抱怨我身上的營養不足難以養活所有的人口,抱怨各地旱的旱,澇的澇,抱怨空氣越來越污濁,環境不如以前那樣好。我很苦惱。看看被石油弄臟的海水,那是我的血液;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那是我的皮膚;可憐可憐失去了家園的動物,它們本與你們同源;可憐可憐因戰爭和污染終身殘疾的孩子,他們是你們的子孫。救救我吧,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們自已。為什么要救地球?為什么說“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們自已”?第三課《做大自然的朋友》【芝麻開門】趣味園——情境導入:《地球的嘆息》第一聲嘆息:“唉,我的頭發!”第二聲嘆息:“唉,我已不堪重負!”第三聲嘆息:“咳,咳!唉,我喘不過氣來!”地球的三聲嘆息分別反映了什么問題?展開你的想象,你認為地球的第四聲嘆息將是什么?提示欄——溫故知新精彩回放 啟動思維實行計劃生育就是好 控制人口增長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碧水藍天 發展經濟別忘保護環境某校順利通過“市級綠色學校”驗收 保護環境某校中學生爭做環保小公民 少年在行動步步高——目標展現: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力目標: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此過程中培養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初步懂得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及其要求,進而引導學生樹立節約意識和環保觀念,激發學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共同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書中探寶】探寶路——問題線索:百寶箱——精要概括::一、 人類的責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付的責任。1.控制人口增長知識拓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到2000年11月,我國總人口已達到12.9533億,世界上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若將這些人排成一隊,可以繞地球赤道26圈.1949年建國時, 我國人口已達54545萬, 是當時的人口大國, 到1995 年已增加到11.6億多,近幾年, 我國每年凈增人 口 平 均1500萬左右,相當于每年 增 加 一個澳大利亞的人口數。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男女性別比達100:119.92,江西、廣東、河南等省超過100:130;最為嚴重的是海南省和廣東省,分別達到100:135.6和100:130.3。全國15 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約6.5%。我國100萬人口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人數,是美國的1/15,日本的1/60.據統計,在136個國家中,每13人中的大學生數,我國排第135位.從我國的吃、穿、住等生活資料來看,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約1200萬,若: ①每人每年消費200公斤糧食,新增人口每年消耗多少糧食?②每人每年用布3米,新增人口每年消耗多少布? ③每人居住面積5平方米,全國每年要增建多少住房?結果:糧食24億公斤;布3600萬米;住房6000萬平方米2.節約資源知識拓展中國與世界人均資源占有量的比較資源 中國 世界平均水平 美國國土(公頃/人) 0.9 2.75 3.87耕地(公頃/人) 0.09 0.28 0.78森林面積(公頃/人) 0.11 0.83 1.1森林覆蓋率(%) 12 30.2 28.9林木儲積量(米3/人) 9.6 62.8 83.4草原面積(公頃/人) 0.21 0.65 0.99水資源(米3/人) 2700 10000 18000中國每創造1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其能耗相當于德國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國的2.97倍,美國的2.1倍,印度的1.65倍。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 造成巨大損失和浪費3.保護環境。我國沙漠化防治總體上仍是治理速度趕不上沙化速度,形勢非常嚴峻。據統計,目前我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68.9萬平方公里,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積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相當于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國土面積。土地沙漠化以危及1億多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我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1、天然林保護2、“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3、退耕還林還草4、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5、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6、重點地區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基地建設二、少年在行動人類不僅從祖先那里繼承了地球。也是從子孫那里借用了地球,作為青少年,我們承擔的是承上啟下的責任:向前人負責,為后人造福。我們不僅應該親近自然,感激自然,更應以實際行動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人類要生存,就得與自然環境打交道,節約資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人類應該學會遵守這些規范。1.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2.在學校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活動。3.在家庭和社區做種植花草樹木、節約用水、回收廢棄電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力所能及的活動。4.參與并推動社區環境保護,關注并投身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義務植樹 廢棄電池回收小知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為保護環境和資源做些什么?(1)自備購物袋盡量不用塑料袋;(2)儲存足夠的衣物才開洗衣機,既省水省電又省時間;(3)少用面巾紙,多用手絹,不同或少用一次性木筷;(4)出門盡量坐公交車,少用私家車;(5)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龍頭;(6)節約用電,隨手關閉電燈,提倡使用節能燈。牛刀小試:一天,一只喜鵲被纏在十幾米高的樹枝上,警車調來升降機將鳥兒救下來。有人說:為了一只鳥,這樣興師動眾不值得。你認為這個做值得嗎?你認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應怎樣相處?如果不是這樣相處,會怎么樣?請舉一例。 溫馨提示: 值得。因為這種行為是一種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行為。人應善待生命、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將會破壞環境,最終使人類與自然界共同毀滅。如: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出現沙塵暴,影響人類生產生活。金手指——探究實例:【例1】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污染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幾年夏季在全世界頻繁爆發的極端天氣現象,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告。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 )①經濟發展,必須以犧牲自然資源和損害環境為代價 ②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 ③人類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負責 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付的責任,包括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選項①不符合題意.解題流程:方法技巧:解答此類組合式選擇題時,要認真辨別選項,注重把握以下兩點,一是選項本身的說法是錯誤的,直接排除,如本題中在“經濟發展,必須以犧牲自然資源和損害環境為代價”;二是選項本身說法雖然正確,但與題干要求不相符,也不能入選。本題選答案: B【例2】如果我們青少年是奧運會觀眾之一,下列有利于節能和環保的是( )①在觀眾席上不亂丟雜物 ②將喝完的礦泉水瓶藏在座椅下 ③有秩序迅速退場,減少場內電器使用時間④多乘公交車和地鐵,少乘私家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題眼直擊:此題考查了在實施可持續發展中的少年在行動.我們青少年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在家庭和社區做種植花草樹木、節約用水、回收廢棄電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力所能及的活動,關注并投身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選項②不符合題意.解題流程:SHAPE \* MERGEFORMAT解題方法:審查題干,確定題干的規定性,明確題干對題肢的要求是什么。例如題干的說法是全對的還是全錯的,或者是正誤混雜的;它對題肢選擇的要求是相關的還是無關的。一定要注意理解題干的意思;審查題肢,注意題肢的迷惑性,明確題肢本身是對的還是錯的;審查題肢與題干之間的關系,按題干的要求選出題肢。解答此題必須對相關、相近、易混、易錯的知識進行比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擾準確作答。? 答案:B警示牌——錯例分析【例題】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相信同學們一定記憶猶新,其中“迎迎”的原型就是我國的珍稀動物——被譽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你是否知道,由于不法分子的瘋狂盜獵,藏羚羊已有10多年前的10萬余只急劇降至幾萬只,而且每年以兩萬只的速度在減少。看到可愛的“迎迎”我們應當( ) ①為盜獵者的不法行為而憤怒 ②為藏羚羊的明天而憂心 ③為殘酷的現實而無奈 ④為保護藏羚羊而盡心盡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錯解1:A 正確:C錯解原因:誤解了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為殘酷的現實而無奈”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思路分析:本題考查了對保護生物資源的理解.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過度消耗、人口的增長及環境的破壞,使的自然已很難滿足人類的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人類的責任。材料中對藏羚羊的損害,已經引起人類的關注,選項①②④ 符合題意。錯解2:D錯解原因:選項③說法不正確,選項②是一種關愛自然的表現,符合題意。【大顯身手】一、單項選擇題1.美國:學生課本重復利用,一本教科書平均使用5年;韓國:一次性臺布、洗刷用品早已絕跡;日本;發明了一次性筷子但嚴禁砍伐本國樹木制成筷子。以上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必須節約資源 ②必須發展生產力 ③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 ④必須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頻頻出現沙塵暴天氣帶給我們的警示是 ( )A.自然界的變化是不受人的活動影響的B.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我們必須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C.不改善環境,就能發展經濟D.我國應先治理環境后發展經濟3.下列行為屬于保護環境的是( )A.在風景區亂寫亂畫 B.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C.、捕捉、販賣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 D.積極參加植樹造林4.俗話說“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這句話表明()A.正確處理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B.要以環境保護為中心,才能發展經濟C.要使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治理環境 D.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5.藍天、碧水、青山、綠地是現代人時刻向往的夢中家園。為了建設這樣的家園,我們應該()①關愛大自然,從我做起 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③美化大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④從人類自身需要出發決定其他生物的命運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二者不能兼顧②對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③要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④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7.材料一:美國,一本教材至少要8個學生使用。德國等國,均實行教材循環使用。我國部分地區也開始實行教材循環使用。材料二:目前,我國在校生2。2億人,如果實行循環使用教材,將節省教材費近2200億人民幣,大大減小人們的負擔。(1)請談談教材循環使用會產生哪些積極意義?(2)你認為將會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國的教材循環使用?反饋矯正卡1 2 3 4 5 6 7所涉及的雙基點 人類的責任 √ √ √ √ √少年在行動 √ √對應例題 例1 例1 例2 例1 例1 例1 例2【綜合探究】聚寶盆——歸納與升華:我探究:1.材料一:我國人均占有淡水為世界的24%,城市衛生間水箱漏水每年浪費水上億立方米,生產每公斤糧食耗水量為發達國家的2~3倍。 材料二:我國每年僅生產一次性筷子就要砍伐2500萬棵樹。(1)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1)上述材料反映 (2)有同學認為,現在生活水平高了,為一張紙,一杯水計較,太小氣,你認為呢?答案提示:我國淡水和森林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破壞浪費現象嚴重,使用效率低。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不能因為生活水平提高就不注意節約,否則將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加劇我國資源緊缺的形勢,嚴重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存和發展。所以,我們要樹立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平時注意節約,珍惜每一滴水,一張紙,合理的利用資源,不浪費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材料一:我國是世界是資源大國,水能、太陽能和煤炭分別列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材料二:我國各種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資源是世界的1/4,人均森林為世界(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 (2)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國應該實施什么戰略?什么國策?堅持什么樣的發展觀?(3)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提示: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資源種類多,種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面臨嚴峻的資源、人口形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生育、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科學的發展觀。①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重視環境保護的立法;②加強管理,加大打擊力度,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③加大環保宣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落實具體環保行動;④加大環保的資金投入,加強環境的治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我實踐:1.討論:(1)這兩幅漫畫要告訴我們什么?(2)對此,我們應選擇走怎樣的道路?(3)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道路呢?答案提示:圍繞可持續發展回答即可。2.為了配合全國資源節約活動,某校決定組織一次以“節約資源”為主題的課外活動,請你幫助完成下列任務:(1)為這次活動擬出至少兩條宣傳標語。(2)設計幾種活動形式(3)談談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重要意義?(4)請你從科技的角度, 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出幾個金點子”答案提示(1):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等等。(2)召開“開展資源節約”動員大會;張貼有關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小冊子;辦一期《節約資源》為主題的黑板報; ④開展《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演講比賽。(3)開展資源節約活動,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保護資源基本國策的具體體現;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緩解我國資源緊缺,實現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措施;是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必然要求。(4)倡導節省用電、科學用電,降低能耗;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發電;推進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加大節水設備和管具的推廣力度;啟動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等工程。3.2008年6月15日至21日,是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主辦“2008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的日子,主題是“依法節能,全民行動”。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必須進一步強化全民節能環保意識,堅持開源節流并舉、節約有先的方針,以節能為重點,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1)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與我國實施的什么戰略有關? (2) 把節能措施落實到每個家庭至關重要,請你為你家如何節能出主意。(二個以上)。 (3)請你為開展節能宣傳活動擬訂二條宣傳標語。 答案提示:(1)可持續發展戰略。(2)節約用電,使用節能燈具;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一水多用;多使用太陽能等。(3)節約能源,人人有責;珍惜能源,就等于珍惜人類的前途與命運;節約現在,把握未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糖果屋——課外資料包: 名言欣賞名言警句:● 沒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再優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 ——曲格平 名人簡介:曲格平,教授,世界著名環境科學專家,現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名譽院長。哲理領悟: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環境問題制約經濟發展,影響人的健康,人類要保護環境。名言警句:●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啟錄的經驗來生活。 ——叔本華 HYPERLINK "http://imgsrc./baike/pic/item/d57e9994209b450dd21b70c9.jpg"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d57e9994209b450dd21b70c9.jpg" \* MERGEFORMATINET名人簡介: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762.htm" \t "_blank )哲學家。他繼承了康德 ( http: / / baike. / view / 3899.htm" \t "_blank )對于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費希特 ( http: / / baike. / view / 51436.htm" \t "_blank )、謝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51439.htm" \t "_blank )、黑格爾 ( http: / / baike. / view / 3861.htm" \t "_blank )等取消物自體 ( http: / / baike. / view / 44283.htm" \t "_blank )的做法,他堅持物自體,并認為它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將其確定為意志 ( http: / / baike. / view / 17823.htm" \t "_blank )。意志獨立于時間、空間,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于它。人們只有在審美的沉思時逃離其中。叔本華將它著名的極端悲觀主義和此學說聯系在一起,認為意志的支配最終只能導致虛無 ( http: / / baike. / view / 485845.htm" \t "_blank )和痛苦 ( http: / / baike. / view / 169945.htm" \t "_blank )。他對心靈屈從于器官、欲望和沖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預言了精神分析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283972.htm" \t "_blank )和心理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4268.htm" \t "_blank )。他文筆流暢,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論述對后來哲學著作的詩意化產生了較大影響。哲理領悟:自然養育了人類,人類要善待自然名言警句: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名人簡介: 維克多·雨果[1](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他是19世紀浪漫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7785.htm" \t "_blank )文學運動領袖 ( http: / / baike. / view / 51151.htm" \t "_blank ),人道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80813.htm" \t "_blank )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哲理領悟:破壞大自然必受懲罰,不保護好周圍的環境,必將帶來災難,人類必須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環境保護典范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青藏鐵路建設單位通過移植草皮、設施工便道、建立珍稀動物觀察站和環保監理等措施?設法保護青藏高原的植被、動物、水質和自然景觀。據介紹,青藏鐵路建設用于環保方面的投資達到20億元人民幣,約占工程總投資的8%。 綠色環保歷年主題● 1974年 只有一個地球 ● 1975年 人類居住重要源泉● 1977年 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 ● 1978年 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 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 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 保護地下水和人類的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 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十周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 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 1985年 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 環境與和平 ● 1987年 環境與居住● 1988年 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 1989年 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 兒童與環境 ● 1991年 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 只有一個地球--一齊關心,共同分享● 1993年 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 1994年 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年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1996年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 1997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 2000年 2000環境千年 - 行動起來吧!● 2001年 世間萬物 生命之網 ● 2002年 使地球充滿生機● 2003年 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 ● 2004年 海洋存亡,匹夫有責● 2005年 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 2006年 莫使旱地變荒漠● 2007年 冰川消融,是個熱點話題嗎? ● 2008年 戒除嗜好! 面向低碳經濟● 2009年 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人類夠朋友嗎 動物是我們的朋友,可問題是:人類夠朋友嗎 下面是一份動物的死亡檔案。有些動物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再見到了。而另一些動物也正在死亡的邊緣掙扎!1799年藍馬羚滅絕。原生活于南非1876年歐洲野馬滅絕,原生活于歐洲1942年紅鴨滅絕。原生活于印度1948年袋狼滅絕。原生活于澳洲華南虎僅余50只在動物園中白鰭豚不超過100只大熊貓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指猴1966年曾有9只,后來命運不詳閱讀上述材料,聯系所學知識,是什么原因使這些動物不斷走向死亡 為了使人類與動物的“友誼”地久天長,我們該做些什么 【單元盤點】智慧樹——思維導圖: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生活的必須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生存的空間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人類 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資源在枯竭 物種減少 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 能源匱乏環境被破壞 水污染 原因及危害土壤污染 原因及危害大氣污染 原因及危害人類的責任 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少年在行動 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在學校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在家庭和社區做力所能及的活動。`考點庫——中考聚焦:考點: 善待自然 保護環境點評: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土地是萬物之母。水、土壤、空氣是生命之源,面對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人類唯一的選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本考點在中考時常常涉及,或選擇、或材料分析等形式來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1:(2009臨沂模擬中考)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年每月,甚至每時每刻,都有某個特種在滅絕,而且滅絕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是( )①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和自然災害的因素②人為的因素③人類對野生動物資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④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人類的肆意行為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給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必然會危及人類本身。應次我們應珍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一切生命。答案:A例2:(2009臨沂模擬中考)2008年2月22日,甘肅敦煌、玉門曾出現2008年當地第一場沙塵暴天氣。沙塵暴出現的原因是()A.土地大面積荒漠化 B.水資源短缺C.生物滅絕 D.過度開采能源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土地荒漠化的理解。土地是萬物之母,隨著人類對森林的過度砍伐,對草原的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土地荒漠化日益嚴重。沙塵暴是土地荒漠化帶給人類的典型環境災難。答案:A例3:(2009日照模擬中考)“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草原風光多么令人神往,但這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里了,昔日的草原有許多今日已經變成了戈壁,沒有變成戈壁的也成了“老鼠跑過見脊梁”。回答下列兩題。(1)這說明當地( )A.物種減少 B.土地荒漠化C.水資源短缺 D.能源匱乏(2)從人類角度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A.當地氣候干燥 B.過度放牧C.當地降水降水減少 D.草種質量太差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土地荒漠化產生原因的理解,隨著人類對森林的過度砍伐,對草原的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土地荒漠化日益嚴重。沙塵暴是土地荒漠化帶給人類的典型環境災難。題干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現象是人類對過去自然環境的留戀,“老鼠跑過見脊梁”是土地荒漠化的寫照,答案:B、B例4:(2009山東泰安中考)據報道,一些地方野味餐廳隨處可見,某市一天的蛇肉交易就高達十噸。把野生動物作為餐桌上的佳肴,能吃上野生動物甚至曾經是一些人身份的象征。對此你的態度是( )①吃野生動物是個人的事,別人無權干涉 ②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們要善待它們 ③生命需要互相關愛,吃野生動物是不關愛地球生命的行為 ④隨意踐踏地球上的生命,最終受傷害的是人類自己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此題考查了對保護自然資源的理解。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類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選項①是對生物資源的破壞,對生命的不尊重,不符合題意。答案:A例5:(2009河南中考) 我國古代有在正月初八這天舉行“放生”活動的習俗,就是把家里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如漫畫所示)對這種習俗( ))A.要堅決批判,因為這是封建迷信活動B.可以繼承,這是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的需要C.沒有必要繼承,這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沒有實際意義D.有必要繼承,我國的生態環境已經嚴重惡化且不可逆轉解析:此題考查了對保護自然資源理解。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類應該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漫畫中的“放生”就是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寫照。答案:B例6(2009江蘇南京模擬中考):如果說人類不僅是從祖先那里繼承了地球,也是從子孫那里借用了地球,那么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承擔的責任是( )A.從前輩手里接過地球,加大開發力B.將地球保護起來,不能開發 C對前人負責,后人有自己負責 D.承前啟后,既對前人負責,也要對后人負責解析:此題考查了保護環境少年在行動。人類不僅從祖先那里繼承了地球。也是從子孫那里借用了地球,作為青少年,我們承擔的是承上啟下的責任:向前人負責,為后人造福。我們不僅應該親近自然,感激自然,更應以實際行動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答案:D例7:(2009臨沂模擬中考)以“綠色課程、綠色管理、綠色生活、綠色校園”為基本目標的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目前正在我國廣泛展開,創建綠色學校能夠( )①有助于師生認識環境問題的重要性②營造優美校園環境,有助于師生身體健康③能有效節能節水節電 提高資源利用率④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此題考查了保護環境少年在行動.人類要生存,就得與自然環境打交道,節約資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人類應該學會遵守學校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等規范。選項都符合創建綠色學校意義.答案:D例8:(2008年棗莊市)分析右邊的漫畫《獎品》,可以看出(D)①我國還存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②明星企業可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③任何企業都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④提高企業效益,必然造成環境污染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解析:做漫畫類題目首先要讀懂漫畫反映出的信息,而本題的漫畫《獎品》反映出的信息就是一些企業不注重環境保護,只顧眼前,沒有長遠的環保意識等,據此可分析出②④項說法錯誤,①③項說法正確,且與題意相符,答案選D。例9:(2008年益陽市)材料一: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塑料袋已經“誕生”一百多年了,塑料袋的發明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但它在某次評選活動中卻被評為二十世紀最糟糕的發明。材料二:國務院《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中指出,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否則,將受到最高1萬元的罰款。(1)你認為,塑料袋為什么會被評為二十世紀最糟糕的發明?(2)據報道,在“限塑令”正式實施之日,有些商場為了招攬生意,仍然在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請你從法律角度來分析商場的這一行為。(3)為了使國務院的“限塑令”得到有效實施,請你提出兩點以上好建議。答案:(1)人們隨意丟棄塑料袋,浪費了資源,嚴重破壞了環境。(2)商場的這一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我國法律規定要加強環境保護,公民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國務院《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中指出,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商場為了招攬生意,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行為,違反了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作為銷售者,要在銷售過程中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事,堅決不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3)有關媒體要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使“限塑令”深入人心;相關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監督的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倡人們拎菜籃、用布袋購物等。解析:本題圍繞“限塑令”來考查有關資源環境的問題,做好本題首先要分析好材料,并熟記課本有關資源、環境的基礎知識。第一問,關鍵在于搞清實際上是在問塑料袋的危害,本問題就簡單了。第二問,一方面要指出這些人行為的違法性,另一方面應從更深層次上來分析問題,實際上反映了這些人的環保意識的淡薄等即可。第三問,實際上是對第二問的進一步的深化,要求提出解決措施,自然措施之一就是要加大執法力度,之二就是要進一步想出疏通的渠道等互動網——星火論壇:樓主 主題:各位,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可是我們的家園正遭受破壞,威脅到我們的生存,那么你能做些什么?小巴哥 發表意見: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小黃鶯 發表意見:保護環境,那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長大了再說吧!小燕子 發表意見:我同意2樓觀點。不同意3樓說法,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是人類的責任,我們從小就應該樹立環保意識,從日常行為做起,爭做環衛小公民。回復 電子郵箱:huangyinggezi@ 交流論壇:http://www.huangyinggezi ( http: / / www.huangyinggezi ).cn標題內容鑒寶站——自我測評:(時間:40分鐘 ,滿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滿足這些需要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車船等,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 )A.自然資源 B.可再生資源C.不可再生資源D.生物資源2.如今,全世界的物種正在以每天幾十種的速度消失。據專家估計,在今后的20-30年中將有1/4的物種滅絕。造成物種滅絕的人為原因是( )①人類的亂砍濫伐 ②環境污染 ③自然界之間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④人類的亂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恩格斯的這段話告訴我們( )A.我們不能戰勝大自然,否則會遭到報復B.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合理利用并與它保持和諧關系C.大自然有報復的心態 D.人類只能被動利用大自然4.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的口號。在奧運會場館建設中,資源節約成為最醒目的綠色理念之一。國家體育館“鳥巢”采用太陽能來補充照明,利用地熱資源來制冷采暖;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泡泡裝”,白天最高可以減少照明能耗的50%,專門的雨水回收系統一年可回收水一萬噸。奧運會工程建設中心,把節約和環保落實到每一項工程,這反映了( )①辦綠色環保奧運,是中國承辦2008奧運會確定的新理念之一 ②節能和環保,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話題,也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 ③在奧運會上展示中國在節能環保領域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 ④北京在作秀,在搞形象工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在美國,學生的課本重復使用,一本教科書平均使用5年。在韓國,一次性臺布和洗漱品早已絕跡。日本發明了一次性筷子,但嚴禁砍伐本國的樹木做一次性木筷。以上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中國地大物博,沒有必要節約不重要的資源 ②必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約有限的資源 ④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這樣的順口溜:“一年開荒,二年打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沙梁指沙地),這告訴我們( )A.要想有糧食,就要開荒B.人類不合理的開墾是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C.要想經濟得到發展,環境就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D.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必然導致生態的破壞7.《沙塵暴印象》:走路蒙著眼,吃飯捂住碗,對面看不見,衣服不用染。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目前我國環境問題仍十分嚴重,應加大治理力度 ②沙塵暴給人們帶來嚴重的危害 ③環境問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④我國應先退耕還林、還草,然后再去發展經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人類要生存,就得與自然環境打交道。和自然環境打交道,就應該遵守一定的規范。人類首先應該學會遵守的規范是( )①先污染后治理 ②保護環境 ③保護自然 ④節約資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下列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是既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B.它是一條只注重經濟發展速度的戰略C.它要求人類在選擇生活方式時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D.它的要義之一是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澤而漁10.右面漫畫啟示我們 ( )A.人口增長很難與資源環境相適應B.我們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形勢C.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數量D.人口過多過快增長必然給資源帶來沉重的壓力二、非選擇題(每題15分,共20分)11.材料一、國務院溫家寶2007年 3月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 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 大力抓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要引導各方面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材料二、2007年 3月22日是第十五屆“世界水日”,2007年 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應對水短缺”。2007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水利發展與和諧社會”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人類與大自然的不和諧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2)面對“大自然的不和諧”,我們人類應該怎么辦?(4分) (3)我國面臨 嚴峻的水資源形勢,請你為 我國實現 “人水和諧”出幾個金點子。(7分) 12.2008年元旦前夕,校園內的賀卡像雪花般飛向四面八方,面對此景,鳳山二中 八年級(5)班提出倡議:“少寫一章賀卡,多植一棵樹;放眼未來世界,共創美好家園。”并希望全校學生在課余時間留心一下,伸一伸手,彎一彎腰,見到廢紙、酒瓶、塑料袋就撿起 來,賣給廢品收購站,然后將所有的錢捐給希望工程資助失學兒童。僅半個月時間,他們就捐款1000多元。 (1)上述材料主要說明了什么?(7分) (2)為了創造美好的家園,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能做些什么?(8分)統計情況 共做 題,做錯 題,成功率 %,差錯率 %錯誤點題目 審題有誤 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解題思路不清 表述不準確 粗心大意答案專區第一課《人類的朋友》1.解析:A 此題考查了對自然資源的理解.2.解析:A 此題考查了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選項④不符合題意.3.解析:B 選項ACD不符合詩意.4.解析:A 此題考查了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選項BCD不符合題意.5.解析:D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題肢④不符合題意。6.解析:D 在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和陽光、空氣、水及氣候組成了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各種生物之間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保持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7.答案提示::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②因為大自然孕育了人類的生命,是人類的母親,但更是人類的朋友。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只會越用越少,不能無限索取,過度的索取,只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最終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③因此,人類在索取大自然的同時,也要盡到對大自然奉獻的義務,應該親近自然,感激自然,尊重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做大自然的朋友。第二課《哭泣的自然》1.C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土地重要性的理解。2.A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地球資源及環境的破壞,選項①②③ 符合題意。3.C解析:此題考查了土壤污染的危害性。題肢①②符合題意。4. D解析:此題考查了資源枯竭的危害性。材料從物種在減少反映地球資源的危機,所有選項符合資源枯竭的危害性。5. B解析: 成員考查了水資源的珍貴,題肢B與名言寓意相符。6. C解析: 此題考查了環境被破壞,環境被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嚴重、大氣污染嚴重及水土污染嚴重。漫畫污染僅是環境被破壞的一個方面。故答案選C。7.答案提示:(1)資源、環境問題,即資源在枯竭,環境被破壞。 (2)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必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限制人類生存發展的機會,甚至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因為一個物種滅絕后,就不再生,而由于食物鏈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個物種,往往就有10至30種依附于這個物種的其它物種也隨之消失。 (3)我們應該正確處理好人與資源的關系,做到人與資源的和諧相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同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言之有理適當給分。)第三課《做大自然的朋友》1. D 解析:此題考查了對節約資源的理解.選項②不符合題意.2.B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理解.選項B符合題意.3.D 解析:此題考查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的行為.選項D符合題意.4. D 解析:此題考查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選項D符合題意.5. A 解析:此題考查了如何做大自然的朋友,選項④不符合題意.6. B解析:此題考查了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選項①不符合故事內容.7.答案提示:(1)對國家而言,可以節約資源,有利于環保;對家庭而言,可以減少開支,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對學生而言,可以培養其珍惜資源的環保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你認為,哪些因素會阻礙教材循環使用?(2)我國教材的印刷質量普遍不高;教材破損較為嚴重;教材內容變動較大,不太穩定;學生在教材上做筆記的習慣及愛護書本的意識不太強等。鑒寶站——自我測評1. A解析:此題考查了對自然資源的理解。2. C 解析:此題考查了物種減少的原因,選項①②④ 符合題意。3.B 解析: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是人類必然的選擇。4.A 此題考查了對環境保護的理解。題干中的綠色奧運體現了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選項①②③符合題意。 5.B 解析:此題考查了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選項②③④ 符合題意。6.B 解析:此題考查了土地沙漠化產生的原因。7.A 解析:此題考查了土地沙漠化帶來的危害,選項①②③ 符合題意。8.B 解析:人類要生存,就得與自然環境打交道,應該學會遵守一些規范,節約資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符合規范。9.B 解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付的責任。10. D 解析:此題考查了人口的過度增長帶來的資源危機。選項D符合漫畫寓意。 11.答案提示:(1)人與自然的不和諧之處主要有: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危機。已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 (2)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3)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水資源意識,使人們自覺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嚴格以法制水; 運用科技手段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加強水資源的治理,嚴厲打擊浪費,破壞水資源的行為.12.答案提示:(1)說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也有保護環境的義務(2)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在學校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在家庭和社區做種植花草樹木、節約用水、回收廢棄電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力所能及的活動;參與并推動社區環境保護,關注并投身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做大自然的朋友自然的聲音不哭泣的自然人類的朋友選項②不符合題意青少年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在家庭和社區做種植花草樹木、節約用水、回收廢棄電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力所能及的活動,關注并投身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去。實施可持續發展故本題正確答案是B①在觀眾席上不亂丟雜物 ③有秩序迅速退場,減少場內電器使用時間④多乘公交車和地鐵,少乘私家車符合題意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B故排除①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它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付的責任,包括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經濟發展,必須以犧牲自然資源和損害環境為代價違背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消費階段消費、生產階段消費階段0歲———15歲————60歲————在家庭和社區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在學校參加“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家園。人類的責任把地球完好的交給后代啊!少年在行動參與環保真光榮啊!做大自然的朋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和控制人口增長故答案為A環境被破壞①水資源遭到污染 ②土壤遭到污染 ③大氣遭到污染故選項④不符合題意能源消耗增加不屬于環境被破壞內容選項ABD不符合選項C符合題意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隨著人口的增多,面臨能源匱乏。物種減少,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能源匱乏。資源枯竭哭泣的自然資源在枯竭地球在流淚!環境被破壞我們的家園真可怕!!大氣污染 原因及危害土壤污染 原因及危害水資源短缺 能源匱乏水污染 原因及危害物種減少 土地荒漠化材料的亂捕濫殺行為就是對自然環境的極大破壞選項①②④ 符合題意,故選C選項③不符合題意各種生物之間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鏈關系,保持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自然環境生存空間①③⑤符合②④⑥符合,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煤炭天然氣可再生資源,生物、土地氣候資源對自然資源的理解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生存的空間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物質條件。人類的朋友資源豐富真好!生活的必須優美環境就是好!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的主要特征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0 頁 (共 4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