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以美國為例1、美國聯邦制的特點(1)聯邦與州分享政治權力(2)聯邦與州在各自權力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均享有對人民的直接管轄權,互不干涉。(3)聯邦地位高于州2、聯邦制的利弊(1)美國聯邦制最大優點在于,在保持聯邦是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的同時,確保州的靈活性和創造性(2)美國聯邦制最大問題是效率不高,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相互扯皮、推諉,各自為政3、美國是實行資產階級兩黨制的典型國家4、美國兩黨制主要表現:兩大政黨通過競爭爭奪執政地位(1)在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共和黨分別提名本黨的總統候選人,最終獲勝的黨為執政黨,敗北的黨為在野黨,執政黨組織政府行使國家權力(2)在國會選舉中,兩黨競爭議會席位。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為多數黨,主導國會事務。5、美國政黨的特征(1)美國政黨主要職能:就是組織選舉,包括組織初選、提名候選人、籌集競選資金等。(2)兩黨輪流執政,一般來說,一黨擁有總統位置,另一黨則掌控國會(3)獲得競選勝利是兩黨的奮斗目標和存在價值(4)兩黨的組織機構呈現金字塔形,上下級沒有領導關系,黨員沒有固定黨綱黨紀約束,來去自由6、美國兩黨制的實質(1)美國兩黨制實質上是為資本主義服務的政黨制度,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一項政治制度(2)美國兩黨在階級本質、意識形態方面沒有本質區別。兩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分岐和對立,這是兩黨制運行的基礎,兩黨相互牽制,從而保證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實現,保證權力不被濫用。(3)兩黨制的運行離不開金錢,美國競選是“有錢人的政治游戲”(4)為了爭奪選票,兩黨也競相采取符合民眾意愿的政策,這在客觀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眾參與政治的渠道。美國兩黨制實質上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間的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機制保障。7、美國的三權分立制(1)含義: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別由議會、政府、法院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證權力均衡,按照這種權力分立和權力制衡原則來組織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2)原因: 是由美國的歷史條件、具體國情、國家階級本質決定的8、三權分立的核心內容: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1)立法權屬于國會,國會負責制定法律。國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2)行政權屬于總統,總統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總統組織政府,政府對總統負責,總統對選民負責(3)司法權屬于聯邦各級法院,法院負責審查法律。9、三種權力相互制衡(1)國會行使立法權,又受總統和法院的制約。總統可以否決國會立法;法院可以判處國會立法違憲(2)總統行使行政權,又受國會和法院的制約。國會掌握政府經費撥款,監督政府行為;法院可以宣布政府違憲(3)法院行使司法權,又受國會和總統的制約。總統掌握法官任命;法院經費和機構設置由國會批準10、三權分立的利弊:(1)積極作用:三權分立有利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利益,維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2)階級局限性和消極作用:A、三權分立制下,由于廣大勞動人民不居于主導地位,因而無權分享政治權利B、三權分立導致三大權力機關相互扯皮、行政效率低下C、即使在美國政治實踐中,三權分立也沒有真正貫徹實施D、三權分立在本質上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維護了資產階級統治。而廣大勞動人民并沒有真正享有民主。四、美國的利益集團1、含義:擁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組織組成的團體2、成立利益集團目的:影響政府決策,維護自身利益3、利益集團活動方式:主要有直接或間接游說、游行示威、影響選舉和承擔法庭等,但最終依靠金錢、人數和知識4、利益集團政治作用:(1)積極作用: 美國利益集團是隨著美國政治體制的建立而產生的。充當美國公民與政府的橋梁。資產階級通過利益集團競爭和分享國家權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維護資本主義制度。(2)階級局限性: 只有少數利益集團能對政府決策產生決定性作用;利益集團壟斷了公眾參與接近政府權力的途徑;利益集團內部缺少民主機制,為少數人所控制;利益集團為政府腐敗提供了肥沃土壤5、利益集團實質: 美國利益集團機制是資產階級控制國家機器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相當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表面上看,利益集團是所謂的“民意代表”,向政府反映各階層群眾的觀點和利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國家權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