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積極行動起來 應對氣候變化【熱點點擊】1. 2009年8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并審議了發展改革委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的報告,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草案)》。會議強調,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人類社會生存和各國發展。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又是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充分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張通過切實有效的國際合作,攜手努力,共同應對。2. 2009年11月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3、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經過13天馬拉松式的艱難的談判,以大會決定的形式發表了《哥本哈根協議》。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與教材知識的結合】1.教材知識:我國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結合思考: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環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環境惡化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積極采取行動,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正是基于我國上述國情作出的正確選擇。2.教材知識: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結合思考:隨著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參與。遏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中國在發展的進程中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從中國人民和人類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3.教材知識: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思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國政府這次出臺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計劃及其相應的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減輕環境壓力,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4.教材知識:善于合作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有助于事業的成功。結合思考: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只有加強合作,才能應對各種挑戰,實現共贏。氣候變化深刻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是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攜手應對。5.教材知識:青少年應承擔的責任。結合思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應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觀念;學法、守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做污染環境的事,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為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作貢獻。【重要知識點解析】一、我國為什么要積極行動起來,應對氣候變化?1.這是由我國的現實國情決定的。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又是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增長過快、資源與環境形勢嚴峻、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茖W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它要求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3.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隨著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當今世界樹立起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我們從國情和實際出發,承擔與我國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稱的國際義務,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再次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二、我國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健全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機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步提高全社會參與的意識與能力;等等。三、我們青少年如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們青少年要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增強環保意識,大力宣傳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知識和法律法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公益活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典型試題】一、選擇題1、(泉港區八年級)2009年9月10日,溫家寶總理出席達沃斯年會時說,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每個國家、企業和個人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這說明了( )①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相互依存度整體②人類的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變得息息相關③解決氣候變化這樣的問題需要世界各國、各民族攜手共同應對④達沃斯論壇能獨立解決氣候變化這樣的世界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泉港區九年級)2009年6月5日是第38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①周末和朋友們一起去露天烤點吃燒烤②騎自行車或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③某工廠夜間向外排放廢棄物④小明向有關部門舉報排污未達標工廠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①②③④3、200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四屆黃河國際論壇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本屆中心議題為“生態文明與河流倫理”,呼吁社會強化保護河流的措施,實現人與河流的( )A.和諧相處 B.共存共生C.和諧相處、共存共生 D.循環利用、協調共生4、.近年來,我國氣候持續異常,“南澇北旱”“北寒南酷”現象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同時,在世界各地,暴雨、暴風雪、熱浪、寒流等重大災害性天氣事件頻頻發生。這警示我們( )①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是一切自然災害的罪魁禍首②必須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放在首位③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④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二、簡答題1、【全球氣候變暖,我們共同關注】材料一:見右圖漫畫材料二:我國已把“低碳化”作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前夕,中國向世界做出了負責任的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該減排目標遠高于美國白宮在前一天所提出的“17%”的減排承諾。材料三:在哥本哈根大會的會場之外,活躍著一批中國的志愿者,他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改變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踐行“低碳”生活方式。(1)、我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不懈的努力體現了教材中哪些觀點?①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世界所公認②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保護環境、資源的基本國策④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結合材料,出之教材的觀點即可。(2)、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應繼續采取哪些措施?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應對氣候變化奠定物質基礎;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3)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本著對各自國家和人類社會負責任的態度,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就能為子孫后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請問: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積極宣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出行主動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經過13天馬拉松式的艱難的談判,以大會決定的形式發表了《哥本哈根協議》。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材料二、出席本次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說,中國推動本次會議取得進展的一個最重要舉措,就是提出了控制單位國內 ( http: / / news. / guonei" \t "_blank )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行動目標。中國政府宣布了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標。溫家寶總理在出席哥本哈根會議會見有關國家領導人時指出,中國歷來言必信、行必果,我們將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中國愿在信息公開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對話與合作。(1).大會上的中國聲音說明了什么?我國是一個合作、負責任的大國。(2)除了全球氣候變化外,人類還面臨哪些共同問題?人口壓力、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安全威脅、發展失衡等。(3)為了實現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標,我國必須怎么做?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依法治國方略,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鼓勵科技創新,開發綠色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全民參與節能減排活動;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等。(4)我們中學生可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些什么?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應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觀念;學法、守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做污染環境的事,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為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作貢獻。三、活動探究設計(一)、【島國的眼淚】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會上,一名斐濟代表在談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臨消失危險的太平洋島國時淚灑會場。南太平洋島國圖盧瓦氣候問題代表弗里說:“今天早上醒來時,我哭了。作為一個成年人,這很難啟齒,但我的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各位的手中,謝謝!”1.是什么導致這些島國將遭受滅頂之災?全球氣候變暖。2.這和人類的什么活動有關?人類生產、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人們過量砍伐森林、破壞植被等。(二)【中國的言行】出席本次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說,中國推動本次會議取得進展的一個最重要舉措,就是提出了控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行動目標。中國政府宣布了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標。溫家寶總理在出席哥本哈根會議會見有關國家領導人時指出,中國歷來言必信、行必果,我們將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中國愿在信息公開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對話與合作。3.大會上的中國聲音說明了什么?我國是一個合作、負責任的大國。4.為了實現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標,我們必須怎么做?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依法治國方略,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鼓勵科技創新,開發綠色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全民參與節能減排活動;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等等。(三)【學生的宣言】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一份由14~17歲學生起草的“學生氣候宣言”已經遞交到組委會。宣言起草者之一來自北京八中的高二學生李楚珩說:“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前,來自44個國家的165位學生代表分小組討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與另外39名學生代表將大家的意見歸納起來,起草了‘學生氣候宣言’”。5.李楚珩的言行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應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自己的努力。6.我們中學生可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些什么?我們青少年要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增強環保意識,大力宣傳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知識和法律法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公益活動,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二、【環保行動】近日,重慶電視臺《天天630》欄目在全市尋找“節能市民、征集節能妙招”活動。同時,市教委、各區縣教育局也積極倡導各學校開展“節約型校園”的活動。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巴川中學團委決定舉辦一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宣傳活動,假如你也報名參加這一公益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我當策劃員】:假如學校團委請你策劃這次宣傳活動,你應做好哪些方面準備?(至少2個方面 2分)①做好思想準備,培養不拍困難,戰勝困難的進取精神;②做好知識儲備,了解掌握相關知識;③做好物質準備,做好所需的材料、工具等。【我當節能衛士】:校團委準備向全體學生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具體做法。請你推薦兩種切實可行的做法。示例:①使用節能環保家電;②夏天使用空調溫度設定不低于26°C;③使用無磷洗衣粉;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我當宣傳員】小明對參加這次活動的意義不太理解。請你給他講一講。①提高人們的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意識。②知道節能、環保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③參加公益活動可以鍛煉我們的能力,也是我們的責任等。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