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從詩詞到作文》說課稿這一課的設計最初緣自于學校所參與的省級科研課題《創新寫作研究》的探索。參與這個課題兩年的時間,我們的創新寫作教育有了階段性的成果,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們的探索之路也愈發的艱難,如何開發出更加新穎,適合學生學習和實踐的寫作技巧呢?我們發現了《不朽的失眠》這篇文章。于是有了新的思路:可否向古人尋求智慧呢?我們開始了把中國古典詩詞引進到作文寫作的嘗試。這種訓練不是單純的翻譯,也不是憑空的捏造,而是利用詩詞的意境、技巧等構建作文的素材、框架、情節這一技巧的探討和實踐。與此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古典詩詞的喜愛,對文藝美學的情感體驗。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很注重的,語文的學習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民族的語文和文化的精髓。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古典詩詞在現代生活中的滲透,詩詞與流行音樂等藝術形式的結合。能力目標:對利用詩詞的意境、技巧等構建作文的素材、框架、情節有初步的認識和掌握。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古典詩詞的喜愛,對文藝美學的情感體驗。學情分析:關于學生情況的考慮,我們覺得好的方面是新的教學嘗試和新的寫作方法的探索,會激發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興趣。不足是受到年齡和思維的限制,對古典詩詞的理解不夠透徹。課堂設計:在課堂的設計上,我們構建了“實例分析――技巧研討――寫作實踐——習作研讀”的教學模式。實例分析部分,實例的選擇沒有停留在其它的改寫作品上,我們利用平時積累的素材豐富了課堂教學。靈活運用多種教育媒介,電子課件,音樂素材等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使學生主動的思考問題;注重學生的“體驗”教育。技巧探討部分,探討文章在利用《楓橋夜泊》的意境、人物、情節上的成功之處,嘗試歸納可以作為技巧的寫作手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注重學生經驗的總結和完善,技巧是靈活的、實用的。寫作實踐部分,先總結寫作注意的問題,然后提供借鑒篇目,進行簡單的點撥,隨時發現學生寫作的優缺。習作研讀的時候,發動學生自評與互評,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學生互評,談寫作時候的體會和疑難;教師做歸納和總結。這樣的課程,還是實踐,我們希望有理想的收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后反思:先說我認為很值得欣慰的感想。第一,我為我們這個民族有這么多優秀的民族遺產可供選擇而高興。備課的時候,所提供的可以借鑒和利用的詩詞并不多,可是學生們選擇的題材和素材卻豐富多彩,學生開始簡單的寫作實踐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最擅長的故事,最想表達的情感。這在語文的學習的興趣和責任上是很重要的。第二,我為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而激動。當我們付出了努力,讓學生意識到了我們民族最優秀的東西可以這樣的理解,我們民族最寶貴的詩詞文化可以這樣繼承的時候,他們是興奮和激動的,這一切,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古典詩詞的喜愛,對文藝美學的情感體驗。如果他們把這些美好的思想帶到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我們的語文教學就不是被動和艱難的了。第三,我為孩子們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而快樂。我們可能掌握更多的詩詞,可是我們的理解是成人的,程式化的,我們很多人的理解可能是一樣的。可是孩子不是,他們可以填加幻想的情節,豐富的體驗,他們更多的愿意把自己想象成為詩人本身,他們所表現的情感是最真實的,最自我的,他們可以用古人的外衣傳遞時尚的元素,用先人的生活,展示現代的情感。再來說說不足和遺憾。第一,孩子是有差異的,表達的水平是不同的,考試的成績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語文課設計和實踐,讓不同的孩子對民族文化的理解的差距更小一些,第二,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實踐。民族文化的傳承接力不是朝夕之功,今后的路還很長,我們的作文教學、詩詞教學和語文其他內容的教學,都擔負著這樣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第三,面對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想象力的作品,我覺得我的評價是單薄,沒有很好的給學生們更多的啟示,沒有最大限度的開掘學生的潛力,這一點是我需要努力和提高的地方。讓我們一同來努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創新寫作 想象與作文從詩詞到作文姓 名 崔廣輝 班 級 \教學設計 中國古典文化中詩詞的韻味厚重而久遠,其教學也實踐中的重點、是難點,但是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而言,也是最有意義和魅力的一點。把古典詩詞文化的內涵更廣泛的開發,成為現代作文教學的一個橋梁,使其意境、技巧等成為學生寫作可以借鑒的要素。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古典詩詞在現代生活中的滲透,詩詞與流行音樂等藝術形式的結合。能力 對利用詩詞的意境、技巧等構建作文的素材、框架、情節有初步的認識和掌握。情感 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古典詩詞的喜愛,對文藝美學的情感體驗。德育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意識到民族文化傳承的歷史責任。重點難點 利用詩詞的意境、技巧等構建作文的素材、框架、情節這一技巧的探討和實踐。學情分析 好的方面:新的教學嘗試和新的寫作方法的探索,會激發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興趣。不足:受到年齡和思維的限制,對古典詩詞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學模式 實例分析――技巧研討――寫作實踐——習作研讀。課堂教學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一.提出課題。 品讀詩詞《楓橋夜泊》。導出需要學生品讀的文章《不朽的失眠》。 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思考可以借鑒的因素。二.學生研究。 品讀文章《不朽的失眠》,提出問題:作者是怎樣實現從古典詩詞的理解到現代文學的創作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么?三.歌曲欣賞。 欣賞歌曲《濤聲依舊》,提出問題:歌曲是你聯想到我們學習過的哪一首詩詞。在歌曲中,《楓橋夜泊》的存在形式和《不朽的失眠》有什么不同?“ 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音樂素材進入教學。五.技巧探討。 探討文章在利用《楓橋夜泊》的意境、人物、情節上的成功之處,嘗試歸納可以作為技巧的寫作手法。教學注重學生經驗的總結和完善,技巧是靈活的、實用的。 1.學生發言,歸納。2.教師引導問題的深入開發,總結學生的發現。六.技巧探討。 1.欣賞歌曲《床前明月光》,簡單解析——意境的借鑒。2.品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情節的展開。 比較異同。總結不同題材的作品如何使用。教師幫助解決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五.寫作實踐。 1.總結寫作注意的問題。2.提供借鑒篇目。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簡單的寫作實踐。六.習作研讀。 1.請學生朗讀作品;2.學生互評,談寫作時候的體會和疑難。3.教師做歸納和總結。 師生研讀習作,比優查缺,討論深入。七.總結。 用你的脈搏讓唐詩如此的鮮活,用你的情感使宋詞有新鮮的顏色……讓歷史的厚重滋潤你作文的幼苗,讓文化的凝練豐富你生活的內涵……八.課后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后反思001這一節課的設計是為了向學生傳達一個理念——就是作文的創新可以從古人那里尋找智慧,利用古人的文化構建自己作文的骨架;訓練一種技能——把學到的古典詩詞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豐富成為有血有肉的作文;培養一種興趣——對于古典詩詞文化精華的熱愛和對作文“新”的寫作途徑的探索。而在課堂的實踐上,這些都是極為成功的。我們發現的不足是,多數學生對于古典詩詞的積累不夠豐富,僅僅停留在我們所接觸的語文教材里面;善于從中尋找寫作素材也是難點。而在寫作實踐中,部分學生的想象還不夠大膽,尤其對詩詞所處的背景和環境的猜想缺乏歷史的真實感。課后反思002 小崔的這節語文課給我們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做了很多的嘗試。我要談的內容是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是很強的,它的學習內容包羅萬象,一個語文老師的知識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我們發揮外物條件。“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我們的語文教學可以從網絡里尋求豐富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素材,來改變我們只有一本語文書的教學生涯。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可以聽到久違了的歌曲《濤聲依舊》,另外一首個性鮮明的《床前明月光》,了解了一下,是在音樂網站上下載的mp3,課前自讀的文章《不朽的失眠》也是提供給學生網址,回家自己查找,而文章本身是網絡上很有名氣的。再如課件的制作,背景圖片的選擇,網絡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圖文并貌、有聲有色起來。我們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能力。課后反思003 在背景介紹的時候,小崔提到了一點,我很欣慰,就是“注重一種理念或者追求的滲透——也就是語文的學習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民族的語文和文化的精髓。有了這種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孩子們會很熱愛自己的語文。”為什么這樣說,語文教學因為學科的特點,肩負著更多的德育內涵和使命。我們的愛國主義是什么?熱愛自己的語文啊……如果每一堂課,我們都這么去講,我們的語文教學很有很大的收益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2張PPT) 討論:作者是怎樣實現從古典詩詞的理解到現代文學的創作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在環境上渲染在人物上發展心理活動言行經歷人稱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在細節上刻畫故事“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流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的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意境線索情感的觸發點 在歌曲(歌詞)中,《楓橋夜泊》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你吧,高高掛在穹蒼千年啦。看盡了人世離與散,多少功名似塵埃。是我傻,總是在寂寞夜里望,你時圓時缺時迷惘,彷佛告訴我生命本無常。來吟一首老詩,喝一杯老酒,明月啊,別笑我我癡,別笑我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是我傻,總是在寂寞夜里望,你時圓時缺時迷惘,彷佛告訴我生命本無常。來吟一首老詩,喝一杯老酒,明月啊,讓我擁抱,帶我遨翔。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 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品味唐詩宋詞,揣摩故人心事,猜測古代生活,描摹言行風景……需要注意的問題:1.改寫的文章,主題要和原詩詞的主題一致;2.原詩的題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改寫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練習 品味唐詩宋詞,揣摩故人心事,猜測古代生活,描摹言行風景…… 用你的脈搏讓唐詩如此的鮮活,用你的情感使宋詞有新鮮的顏色…… 讓歷史的厚重滋潤你作文的幼苗,讓文化的凝練豐富你生活的內涵……課題:《從詩詞到作文》執教:崔廣輝老師wmv文件時長:33分22秒;課后名師點評:11分14秒青年教師值得借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從詩詞到作文》教案.doc 《從詩詞到作文》說課稿.doc 《從詩詞到作文》課件.ppt 《從詩詞到作文》課后反思.doc 專家點評.wmv 床前明月光.mp3 楓橋夜泊.mp3 濤聲依舊.mp3 點評001.doc 課堂實錄04.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