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年級:八年級 內容:世界文化之旅課型:復習 時 間:2010年4月一、本節課體現的學習目標:1、了解文化的特點;2、理解不同的文化通過不同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3、理解面對不同文化的態度。4、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5、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我們民族的文化產生更強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揚民族精神的促進派。二、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難點:1理解面對不同文化的態度2、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三、預習導學:(通過自學完成有關知識點的練習)①第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在家庭中 和 如何交流、交往,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在學校里 和 以及 如何交流、交往,而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要步入社會,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學習著如何和社會上的人打交道;②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習俗,有著各自的 和 ;③ 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共同趨勢,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 、 ,呈現出 的發展局面;④而面對不同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面對不同文化,應采取 、 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 、 ;⑤我們學習外來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 ; ,是青少年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⑥面對文化差異,我們盡量消除誤解,盡量保持 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___ 能力;不采取 ,多關注他人的經驗和看法,避免妄下斷言;尋找能聯結雙方的相似點; ,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探索有效地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代表人物 標志 節日 語言中國 孔子、毛澤東 龍,大熊貓美國 自由女神像 感恩節(火雞)日本 明治天皇 端午節、男孩節四、知識拓寬延伸內容:(課外鏈接)1、文化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2、春節的由來與傳說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我國大江南北的城鎮鄉村,一般臘月過一半,就開始有年終的氣息了,人們開始籌辦“迎春”的年貨。各地年前的市場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年貨店攤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瑯滿目,有打上紅戳的“年糕”,還有年畫春聯、煙花香燭等喜慶用品。年前的市場是一年中最為豐富齊全的,男女老少都爭相購買一些稱心如意的商品。北京有一首歌唱年終的民謠: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作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滿香斗; 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來熱一熱。五、課堂鞏固聯系及講評:1、有一個國家一向熱情好客,大家圍在一張圓桌進餐,這樣似乎更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在席間,好客的主人會不斷地給客人夾菜,熱情之狀溢于言表,請問這個國家是( )A、日本 B、中國 C、美國 D、加拿大2、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一‘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話出自( )A、中國 魯迅 B、美國 德萊塞 C、前蘇聯 肖洛霍夫 D、前蘇聯 奧斯特洛夫斯基3、我們對待文化差異的正確態度應該是( )A、排斥外來文化,保護本土文化 B、既要排斥,又要溝通C、完全接受外來文化 D、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的民族文化4、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多地了解世界,怎樣與不同的文化和諧共處,已成為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跨出了國門,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了中國,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一起,和諧相處,應該( )A、各自遵守本民族、本國的習慣,互不往來 B、入鄉隨俗,丟掉自己的文化傳統C、客觀、平等地對待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差異D、指責別國文化的缺點,夸大自己文化的長處5、請將相關內容連起來:(1)七夕節 A、婦女乞求智慧、巧藝和美滿姻緣(2)元宵節 B、吃粽子,龍舟競渡(3)萬圣節 C、吃月餅,賞月(4)春節 D、掛花燈,猜燈謎,吃元宵(5)端午節 E、圣誕老人,圣誕樹,得到禮物(6)情人節 F、放爆竹,貼窗花,倒貼“福”字(7)中秋節 G、給孩子送糖果(8)圣誕節 H、送巧克力、鮮花及浪漫美好的祝福(9)母親節 I、舉家團聚,游行(10)感恩節 J、向母親送花或其他禮物及祝福致謝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