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1課 成長在社會知識平臺:通過學習,感受社會的變化,能夠自覺關心社會的發展,遵守社會公德。努力養成親社會的行為。通過學習,要不斷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積極弘揚真、善、美,堅決抵制假、惡、丑,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自覺培養責任意識,樂于為社會、為他人奉獻愛心和力量。預習評估:1、跨入21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 ,加快推進 的新的發展階段。2、個人離不開社會。 ,是現代人應有的品格。3、親近社會,必須克服對社會的冷漠情緒和 心態,以天下興亡為己任。4、 是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它的主要內容是、 、 、 、5、 是親近社會的重要表現。6、承擔責任,有主有次,有輕有重。最重要的是 和 。7、親近社會、服務社會,不僅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還要樂于為社會、為他人。例題解析:例1、在校運動會的接力比賽中,劉力跑第一棒,接棒時,他把棒摔掉了,結果他們班得了最后一名。為此,他很傷心,跑第二棒的王朋說:“不怪劉力,只怪我沒把棒接好,下次我們一定要跑出好成績。”在這件事中,王朋的行為①是主動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表現。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有責任感的表現。③不可取,是不分是非、隨便承擔責任的表現。④是對自己,對班級負責任的表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④[解析] 這是一道組合式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責任意識。其中③是明顯的錯誤選項,據此我們可以排除A、C。B、D中都有②④,我們就看①,①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確定答案為B。[答案] B例2、某中學為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弘揚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準備開展一次社會公益活動。請你根據下面的提示嘗試完成活動設計。(1)為這次活動設計一條醒目的標語。(2)運用所學知識,闡述這次活動的意義。(3)你打算怎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奉獻社會。[解析] 本題為一道實踐探究題,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對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意義的理解以及如何將“知”落實到“行”上來。其中(2)問是(3)問的前提,學生只有真正認識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意義,才能真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奉獻社會。[答案](1)為人民服務;奉獻的人生最美麗;(2)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能夠促使我們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能增加我們的才干,獲得社會的承認和贊譽;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能夠促使我們成長為有愛心和道德感的人。(3)積極關心幫助孤寡老人;利用各種形式宣傳社會公益事業等。在線檢測:一、單選題1、武漢市頒布“三好學生”新標準,要求學生做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家庭的“好子女”。“新三好”標準的實施有利于 ( )A、保證學生的行動自由 B、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C、發展學生的特長 D、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2、廣東歌手叢飛,熱心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演出4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60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但叢飛的家儉樸得令人難以置信。叢飛不幸罹患胃癌,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拿出2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這告訴我們 ( )A、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更加需要勤奮學習B、只有不斷創造,不斷開拓,事業才能發展,才能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C、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D、學習是進步的根基3、"你不站崗,我不放哨,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這句歌詞告訴我們 ( )A、要有遠大的理想B、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C、人人都必須參軍,承擔起保衛祖國的責任D、只求奉獻,不求索取,這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4、武漢市中學生湯偉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撰寫了題為《武漢市禽流感成功阻擊戰背后的隱患》的調查報告,并把調查報告寄給了該市市長。湯偉同學的行為 ( )A、不值得提倡,因為會影響自己的學習B、不值得提倡,因為這是大人們的事情C、值得提倡,因為這是我們的主要任務D、值得提倡,因為這是公民積極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的表現5、小明有一本很有價值的參考書,其他同學想買都沒有買到,小明應該 ( )A、自己一個人使用,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績B、拿出來給幾個要好的朋友看C、拿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D、只給成績比自己差的人看,不能給成績比自己好的人看6、我們每一天都會面臨許多選擇,而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必須 ( )A、放棄個人的利益,維護國家的利益B、權衡利弊,選擇利于自己的行為C、堅持法律標準,背叛道德標準D、在是非面前堅持正確的標準7、"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A、人多力量大B、必須依靠小團體才能在社會上生存C、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人、集體的幫助D、靠集體的團結努力可以克服各種困難8、王小軍把自己的零花錢捐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小軍的行為 ( )A、體現了助人為樂的美德,是關心社會的行為,值得提倡B、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沒有必要這樣做C、是一種追求虛榮的表現D、是未成年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9、《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原則,堅持集體主義,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三者中,處于最高地位的是 ( )A、國家利益 B、集體利益C、個人利益 D、以上答案都不對10、一個有責任意識的人才會有美滿的家庭生活,才會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會有成功的事業。這啟示我們 ( )A、必須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B、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與責任心有關,與自己的努力無關C、有責任意識的人,事業一定成功D、有責任意識的人就是追求成功的人11、在社會生活中,心中要有"一把尺",這把"尺"包括 ( )A、心理標準和法律標準 B、道德標準和法律標準C、紀律標準和法律標準 D、思想標準和知識標準1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B、若掩蓋一次過失,可能會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付出更大的代價C、無論對自己是否負責、是否承擔責任,我們都能長大成人D、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13、11歲的美國男孩兒踢球時不小心損壞了鄰居家的東西,人家索賠12.5美元。闖了禍的孩子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有錢還人家。"父親說:"我先把錢借給你,一年后你還我。"從此,這位男孩兒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錢還給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這個故事說明 ( )① 敢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助于培養自己的優秀品德② 我做事我負責,才能不斷進步,快樂成長③ 對自己行為負責,就是對自己做錯了的事負責④ 經過磨難的人,都能成為大人物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14、體現真善美的現象有 ( )① 醫生救死扶傷 ② 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 張某將別人丟失的財物據為己有 ④ 用自來水冒充礦泉水出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我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必須 ( )① 明確正確的判斷標準② 不斷提高辨別能力③ 贊揚真善美,拋棄假惡丑④ 不管閑事,不做壞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小明今天因沒有按時起床而上學遲到了。他對媽媽大發脾氣,埋怨媽媽沒有叫醒他。小明的行為 ( )① 說明他是個遵守學校紀律的好學生② 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是缺乏責任意識的表現③ 說明他沒有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④ 說明自己做不好的事,與他人有一定的關系A、①②③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17、學會做人,學會辨別是非善惡,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負面效應。這是因為 ( )① 只有明辨是非善惡,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② 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惡,才能加強自我約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③ 一個是非不分、缺乏道德的人對社會的發展沒有任何影響④ 如果每個人都能辨別是非善惡,社會上就不會有邪惡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8、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 )① 愛心捐助 ② 無償獻血③ 關心地方建設 ④ 關心幫助孤寡老人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19、臺北一位男青年在捐獻骨髓救人后,第一句話就是:“救人的感覺真好!”這說明 ( )① 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從奉獻中我們體會到幸福感② 愛心體現在點點滴滴的真情實意之中③ 幫助別人是為了獲得別人的感激,這樣我們就會快樂④ 奉獻會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和價值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20、參與社會生活,就要 ( )① 正確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② 有一點自負也沒關系③ 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④ 養成親社會行為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好形式。我們中學生能做到的有( )① 開展回收廢舊電池活動② 積極參加社區科普知識宣傳③ 利用節假日幫助孤寡老人④ 幫助同學輔導功課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2、某縣公安局接到一家商店被盜的報警后不及時出警,導致盜賊攜贓款逃脫,該商店將該縣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縣公安局賠償該商店損失1萬多元。該縣公安局的行為告訴我們 ( )① 責任只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② 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對這種不負責所造成的后果負責③ 只有人人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④ 責任感和負責態度只是對職業人員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③ D、①④23、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履行社會責任,從來不言代價與回報。下面的事例符合這一品格的是 ( )①將自己的青春熱血撒播在偏遠山區,只為那里有孩子朗朗的讀書聲 ②在刺骨的寒風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卻悄然離去 ③行車途中撿到一筆巨款,向失主索要報酬 ④為保護珍貴的野生動物與偷獵者周旋,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二、簡答題24、作為中學生應該關心時事。你能說出在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過程中,人類面臨著哪些新的問題、新的挑戰嗎?25、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26、中學生經常了解國內外時事新聞,了解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有何意義?27、我們要學會親近社會,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做起?三、分析說明題28、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學生,毅然推遲了讀研的時間,來到貧困的山區支教,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不屬于他的責任;他的奉獻與愛心感動著我們每個人…… 李春燕,一位大山里的赤腳醫生,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由于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為了還藥店的錢,她變賣了家里一切能賣的東西,包括丈夫給她買的戒指、耳環……李春燕想到放棄、外出打工。但看到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李春燕選擇了留下。請回答:(1)結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內容,簡要說出你對當代青年社會責任感的認識。(2)為了將來更好地承擔責任和使命,你現在應該怎樣做 29、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1) 目前我國還存在哪些不和諧的現象 (至少寫出三點)(2) 針對上述問題或現象,任選一個,說說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四、實踐探究題30、偉偉是某校八年級學生,在他的成長記錄袋里,記錄了下面兩件他親自經歷的事情。成長記錄一 我在學校附近利民超市買東西,營業員多找給我30元錢。我沒有貪小便宜,當時就把錢退還了營業員。成長記錄二 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學校舉辦了圖片展、征文評比、歌詠比賽、觀看影片等一系列活動。我寫的電影《長征》觀后感獲得學校一等勻。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對偉偉“退錢”的行為進行評析。(2)我們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有何意義?第1課一、1 D2C3B4D5C 6 D7C8A9A10A 11 B12C13C14A15A 16C17C18D19B20D 21 C22C23D二、24、人口迅速增長、資源日益緊張、環境嚴重惡化、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懸殊擴大,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等。25、個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人的全面發展,是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的;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每個人應該為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促進社會全面發展。26、有助于我們了解社會、了解世界,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有助于我們增強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有助于我們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27、克服“看客” 心態;遵守社會公德;善于明辨是非;忠于職守;樂于奉獻三、28、(1)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任何年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對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從現在起到共同理想實現這段時間正是我們年富力強,為國效力的最佳人生階段,要擔負起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必須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2)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9、(1)人口迅速增長、資源日益緊張、環境嚴重惡化、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懸殊擴大、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看病難、住房難、就業難等。 (2)略四、30、(1)這是講誠信,不貪圖小便宜,是道德高尚的表現(2)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教育廣大干部群眾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有利于激發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