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學習法治人物 傳遞法治力量【熱點點擊】2009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由全國普法辦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 “12·4”特別節目《法治的力量——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揭曉暨頒獎晚會》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這十大年度法治人物是:微笑執法的北京交警孟昆玉,勇斗逃犯的老人唐景芳,對疑案不留瑕疵的檢察官楊竹芳,堅守良俗替父還債的老人鄭宜棟,見義勇為的湖北救人大學生團體,土苗山鄉的和諧使者易滿成,綠色家園的守護者馬勇,柔情執法的法官陳燕萍,憂天下傷痛父母之憂的“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張寶艷,推動中國法治理念進步的法學家王家福。【與教材知識的結合】1.教材知識: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結合思考: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建設治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開展法治人物評選及表彰活動,能夠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使法治的力量深入人心,從而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2.教材知識: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結合思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兩個方面,而思想道德建設體現了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開展法治人物評選及表彰活動,能夠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勵人們樹立正義感、責任感,弘揚社會正氣,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3.教材知識: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結合思考:社會是每個人的歸宿和依靠,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這就需要每個人都能多一點愛心和奉獻。奉獻有不同的表現,舍生為人是奉獻,大公無私是奉獻,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做好份內的事情也是奉獻。湖北救人大學生群體、“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張寶艷等正是通過不同的形式在奉獻社會。4.教材知識:積極承擔責任,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結合思考:人們只有各自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穩定和諧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唐景芳老人、檢察官楊竹芳和張寶艷的身上,我們即看到了見義勇為的法律精神,也看到了現代法治社會所提倡的公民責任。5.教材知識:誠信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結合思考:誠信是為人之本。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鄭宜棟老人用67年來還一筆本可不必還的債務,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誠信,看到了他對法律所提倡的社會公序良俗的一種自覺支持和遵守。6.教材知識:我們青少年應向法治人物學習。結合思考:我們青少年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責任意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誠實做人,誠信做事;認真學法、自覺守法、勇于護法,逐步培養法律意識,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貢獻。【經典演練】一、選擇題1、公安部日前作出部署,2010年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深化“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化“打黑除惡”專項斗爭( )①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③是化解社會的矛盾糾紛的唯一途徑 ④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新加坡《聯合早報》2009年12月8日刊文說,重慶近期高調全力打黑,廣東則選擇低調積極反腐,近月來有多名高官因貪污腐敗先后落馬。這體現了( )①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②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③國家工作人員知法犯法,一律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④我國正完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2010年1月9日,河北省政府通報了2008年發生的蔚縣李家洼煤礦瞞報事故查處情況,目前已有48名事故責任人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包括7名處級干部,17名科級以下干部。這警示我們( )①責任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②不負責任必將付出代價,對他人、對社會不負責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③一旦做出選擇,就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我們應付的責任④不承擔責任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漫畫《 “釣魚執法” 》中交通執法人員的行為( )A. 促進了我國法治的進步B. 是依法行政C. 體現了執法必嚴D. 不符合依法治國的要求5、2009年11月28日,我市召開調整自來水價格聽證會,聽證會代表由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職工、專家學者和普通居民等30名代表組成。參加聽證會的大部分代表表示調價可以接受,但建議居民生活用水價格調整幅度不宜過高。聽證會代表在行使 ( )A. 決定權 B.建議權 C.任免權 D.立法權6、看《漫畫:狼外婆與稻草人》,該漫畫反映了執法部門沒有做到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執法必嚴D、違法必究二、簡答題(一)【加強普法宣傳 樹立法制觀念】2009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九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為了培養同學們法制觀念,某校舉辦了手抄報比賽。九年級二班的同學設計了“高峰關注”、“以案說法”、“法治力量”3個欄目。【高層關注】2009年12月3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等部門共同舉辦的2009年“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講話中指出:“要把學習貫徹憲法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首要任務。”1.請談談為什么要把學習貫徹憲法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首要任務。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嚴格;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組織、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以案說法】2009年12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5起案件7名被告人,并當庭作出一審判決。海日妮薩·薩伍提、如則喀日·尼亞孜、李龍飛等4名罪行極其嚴重的被告人依法被判處死刑,另有1名被告人被判處無期徒刑,3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2.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這樣做有什么重要意義?(1)表明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2)有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保持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等等。【法治力量】勇斗逃犯的智慧老人唐景芳當選為“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2009年9月8日,犯罪嫌疑人王厚軍逃竄到黑龍江肇源縣肇源鎮的一個魚窩棚,73歲的唐景芳老人一眼認出此人正是通緝犯王厚軍,老人急中生智,與其周旋,拖延時間,將其穩住,伺機報案。王厚軍懷疑老人要報警,將他打昏,老人蘇醒后,立即再次報警,為警方成功擊斃王厚軍贏得了寶貴時間。10月21日,唐景芳老人被黑龍江省公安廳授予“優秀治安積極分子”稱號。3.這段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積極承擔責任、實施正義行為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會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贊揚和支持;不負責任、實施非正義行為必然會受到道德譴責或法律制裁;當遇到違法犯罪行為發生時要見義勇為、見義智為,相信法治力量;等等。4.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為此,我們青少年應如何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貢獻?我們青少年應認真學法,對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規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逐步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制觀念,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貢獻。(二)【打黑除惡 依法和諧】在重慶市今年打黑除惡風暴中,被批準逮捕的涉黑頭目——謝才萍及其黑社會團伙成員22人,其行為已觸犯刑法,應當應依法判處。重慶打黑運動得到了全社會的好評,打破了“保護傘”牢不可破的傳聞,還人們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材料體現了我國實施什么方略 實施這一方略有什么意義?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當家作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2)打黑除惡行動符合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哪些特征?(3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3)“打黑除惡、依法和諧、人人有責”,青少年在打黑除惡行動應承擔哪些責任?①增強主人翁意識,發現黑勢力不法行為敢于舉報;②積極主動宣傳法律法規,倡導文明守法③敢于善于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盡自己的能力為構建和諧、安定社會出一分力等。(三)【社會廣角】“躲貓貓”、“跨省追捕”、“天價煙”……在2009年上演的一系列熱門案件中,幾乎都有網絡輿情推動的影子。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在考察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絡信息工作時提出,要高度重視網絡舉報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1)網友們行使了什么權利?(1分)監督權(2)有人說,“公民的網絡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請你就如何行使該權利對網友幾點溫馨提示?(3分)①要出于公心、實事求是②理智行事,不可妨礙公務③必須合法、有序行使權利(四)【暢所欲言】2009年12月27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提出,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抓住農村穩定這個大局,完善農村管理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同學們對“制度的正義”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有以下幾種答案A.不受制度規則的約束,才能隨心所欲B.正義的制度保障少數社會成員的利益C.所有的制度規則都是社會生活的絕對權威D.每個人都能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1)你認為上面說法正確的是:( )選D ;(2)請說出你這樣選擇的理由:(1)在現代社會中,正義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基礎上的,這有效地保障了社會合作的公平性;(2)在社會生活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可以做的事情應該如何去做,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規則;(3)有了合理的制度和規則,社會合作才能順利進行,社會生活才能夠有序地運轉;(4)制度的正義在于它保障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每個人都能夠從制度規則的正常運行中受益,每個人也都受到制度規則的約束,正義的制度規則是社會生活的絕對權威。三、【活動探究設計】2009年是“五五”普法的第四年,又正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了配合今年的法制宣傳,大力宣傳憲法和法律,弘揚法治精神,全面落實“五五”普法規劃,深入推進法制宣傳教育,學校準備舉辦黑板報比賽。九年級(4)班的同學設計了一下幾個欄目,請你一起完成。(1)走進法律:上面圖標中的“12·4”指的是 全國法制宣傳日 。(2)以案說法:2008年11月17日,隴南市武都區發生“11·17”群體性事件。最初是上午有30余名東江鎮的群眾到隴南市委上訪,但當天晚上發生了數千人聚集,并有部分聚集人群打砸搶燒市委大樓。你如何評價這些參與打砸搶燒市委大樓人員的行為。公民行使政治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聚眾鬧事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刺猬找茬:請你在校園中找找,有哪些與“法”不合的行為?例答:破壞課桌椅;校園賭博;打架斗毆;考試舞弊等。(4)暢想未來: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生活在法治社會里的你有什么打算?學法、懂法、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養成依法辦事的觀念和習慣,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并同違反法律和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行為作斗爭。(或答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