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4張PPT。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撒滿珍珠的土地草原風情1、內蒙古大草原在哪里(地理位置)?了解內蒙古:自然環境2、氣候、地形氣候:溫帶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1、地形以高原主,地勢平坦。2、降水量幾乎都在400毫米以下,降水自東向西減少原因:海陸因素造成 內蒙古東部地區降水較一,水草豐美,越往西 降水越,越不利牧草生長,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沙漠。走進內蒙古:暢談我所知道的草原風情大家可以從衣、食、住、行、樂、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暢談或展示你所知道的草原風情。可以是一兩句話、一首詩或一一幅畫、一句諺語或格言、甚至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衣食住行樂草原上的白帆:蒙古包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1.蒙古族在探尋自己的生活住所時,為什 么會選擇蒙古包呢?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中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民族服飾: 蒙古袍1.蒙古袍有什么特點?2.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傳統飲食:牛羊肉、奶制品手把肉奶 茶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1、為什么草原上許多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為主食?2 、為什么那里適合放牧,而我們這里適合種水稻呢?飲食文化主 食副 食飲 品特色小吃牛羊肉和奶制品糧食、蔬菜奶茶、奶酒奶皮子、奶酪、 奶豆腐、手抓羊肉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牧民的翅膀:馬草原之舟:勒勒車傳統交通工具:馬、勒勒車1.勒勒車與我們見過的一般馬車有什么不同?你能不能嘗試著解釋一下勒勒車這樣的設計的好處?草 原 盛 會: 那 達 慕解讀內蒙古:探尋草原風情形成的原因1、在那達慕大會上人們開展哪些活動?2、有哪三項被蒙古人民稱為“好漢三藝”或“男兒三技”?好漢三藝1、從“好漢三藝”中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具有哪些精神?2、這種精神與其生活的環境有什么聯系? 內蒙古,有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場,橫亙東西的五大草原歷來讓人稱道。據資料統計:內蒙古在60年代曾有草原12.3億畝,但如今可利用的牧場只剩下5.8億畝。僅30年的時間,草場驚人地萎縮了56%!今天的內蒙古,荒漠化土地已占其總面積的60%以上。有關專家曾多次告誡:一旦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沒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沒了!——關于中國土地荒漠化問題的報告反思內蒙古: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過度放牧、過度開墾、自然災害……你有什么辦法幫助擺脫這兩難境地?草原的出路在哪里呢? 面對草原的日益退化,有一位生于斯,長與斯的老人。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看一看這位老人的心里話吧:“唉!如果不多養牛羊,我們靠什么來改善生活,靠什么來攢錢娶兒媳婦?” 1、因地制宜2、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環境(草原)畜牧業草原沙漠化退耕還草造林種草輪牧、圈養氣候惡化過度放牧過度開墾自然災害草原風情衣食住行樂原 因因地制宜 可持續發展題后記 千百年來,草原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開創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歷史;今天他們正以嶄新的姿態譜寫著草原新歌。看誰答得快,老師相信你會成功的。1.草原上的許多牧民以 為主食,以 為副食,喜喝 ,傳統服裝是袍身寬大的 ,住的是便于拆裝和搬的 。2.每年的 月草豐畜肥時,牧民們開始籌辦一年中最盛大的娛樂活動—— 大會。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是 牧區的景觀 A.澳大利亞大草原 B.內蒙古草原 C天山山地牧場 D.青藏高原 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們是十分好客的,當你到牧民們家里去做客,他們會熱情招待你。據此回答第4—5題。4.牧民們會端出好茶、好酒、好肉款待客人。這茶、酒、肉很有可能是A.西湖龍井茶、紹興老酒、豬頭肉 B.鐵觀音、茅臺酒、牛肉C、奶茶、奶酒、羊肉 D.烏龍茶、汾酒、羊肉5.席間,他們會唱起悠揚的民歌,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他們唱的民歌可能是 A、《梁祝》 B、《高山流水》 C、《賽馬》 D、《劉三姐》6.用“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來表示內蒙古草原是最恰當不過了。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 A.熱帶草原 B.溫帶草原 C.高山草甸草原 D.亞熱帶草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