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元朝的統治》教學過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況、行省制度的實施;掌握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歷史實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機構?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元朝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統治的講解,啟發學生認識元朝擴大和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所作的貢獻,由此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來的強大的政權,元朝統一全國,疆域幅員遼闊,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對內地和邊疆實行有效的管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充分理解,中華文明是由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的真諦,感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教學重點: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響?教學難點:認識到元朝對于擴大和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作用。(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圖片:蒙古帝國疆域圖。教師:蒙古統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占領了除日本、東南亞、南印度和西歐以外的整個歐亞大陸,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元朝的疆域最為遼闊,元朝統治者是如何對它進行治理的呢?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樹和發展?(板書課題) 第11課: 元朝的統治設計意圖:讓創設情景,讓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好奇心。教師:出示學習目標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況。2.知道元朝在中央和地方采取的治國方略。3.掌握臺灣、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歷史史實。教師:依照學習目標,從四個版塊來學習本課知識 。(學生齊讀版塊名稱)(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版塊一:遼闊疆域促交融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1、元朝的疆域(多媒體出示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業……至元八年,始改稱元。摧滅弱宋,遂一天下。教師:元朝政權與以前相比有什么特點?學生: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教師:(多媒體出示元朝疆域圖、漢唐疆域圖)元朝的疆域怎樣?與漢唐相比有何拓展?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圖超越漢唐時期,包括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東北廣大地區,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范圍之內。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從地圖中獲得歷史信息的能力,形成歷史地理空間概念。2、民族融合教師: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其中形成了哪個新民族?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元朝疆域遼闊,民族眾多,交流頻繁,民族間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經同漢族沒有什么差別。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教師:思考并討論:出示蔡國慶、撒貝寧等照片討論民族融合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學生: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融合。(過渡)教師:元朝疆域遼闊,統治者忽必烈能否管理好自己的國家?小組內討論《忽必烈的煩惱》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如何解決忽必烈的煩惱?進入第二板塊的學習:版塊二:創立行省傳后世教師:回顧秦朝、唐朝管理國家的制度。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逐步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1、中央機構 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教師:你來畫一畫:精讀課本52頁倒數第2段,結合秦唐請嘗試將文字內容用圖示表達出來。(簡單的思維導圖)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歸納出答案(學生黑板上展示)教師:同時多媒體出示元中央機構圖示,并補充“腹里”(山東、山西和河北)直屬中書省;教師:(多媒體展示秦、唐、元中央機構圖)對比秦、唐、元三代中央機構,你能發現什么?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出元代政治制度是參照中原歷代制度而來。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歸納出元世祖參照中原歷代王朝政治制度(多媒體展示歷史史實: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2、地方機構教師:(多媒體展示“中書省相關史實”)元朝地方機構是什么樣的呢?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歸納“腹里”(山東、山西和河北)直屬中書省;設置10個行省;行省之下,繼承前代的制度,設置路、府、州、縣。教師:om(多媒體展示“元朝地方機構圖”)學生合作在《元朝疆域圖》找出10個行省。想一想: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義各是什么?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回答: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對明清及后來的政治制度影響深遠。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開始于元朝。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過渡)教師:元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行省制度,有效管理了大部分區域,但在邊疆地區實行統治中原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那元朝在邊疆地區采用什么方式進行管轄呢?版塊三:安定邊疆固統一學生閱讀課文53頁,解答大屏幕上問題:學生: 回顧元朝及以前大陸與臺灣交往的史實?元朝又是如何對臺灣進行有效管理的?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說出元朝管轄臺灣的措施及影響?(多媒體出示問題:閱讀課文小組內解答問題)學生:找出臺灣、西藏位置結合地圖說出管理措施答案提示:(措施: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影響: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措施: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朝廷還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影響: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學生:回顧史實明確臺灣、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教師:如此明確的事實卻有人公然反對(多媒體出示達賴喇嘛、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圖片)播放視頻《蔡英文亮出臺獨底牌》面對極少數的臺獨、藏獨分子我們如何有理有據的反駁?學生:結合所學回答,元朝時已設立宣政院、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和西藏表明臺、藏是我國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作為中學生面對臺獨、藏獨主張我們應該如何做?學生:反對臺獨藏獨言行,了解中華民族歷史、努力學習文化知識...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歷史聯系實際能力,升華學生情感、知古鑒今,明確立場。(過渡)教師:元朝在中華民族歷史過程中地位重要,我們應該敬禮元朝、感恩元朝,進入第四版塊版塊四:功秋千代耀華夏回眸歷史,感悟歷史,大國印象: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它的疆域空前遼闊,它創立了行省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元朝還在臺灣和西藏設立了管理機構,這表明臺灣和西藏自古就是祖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圖分割祖國領土的企圖都是逆人心而動,其陰謀都不會得逞。(共38張PPT)元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 元朝的疆域十分遼闊,元朝統治者是如何對它進行治理的呢?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樹和發展?歷史部編版 七年級下第11課 元朝的統治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汶上縣第一實驗中學孫建坤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況。2.知道元朝在中央和地方采取的治國方略。3.掌握臺灣、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的歷史史實。學習目標版塊一:遼闊疆域促交融版塊二:創立行省傳后世版塊三:安定邊疆固統一版塊四:功利千秋耀華夏 遼闊疆域促交融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業……至元八年,始改稱元。摧滅弱宋,遂一天下。1、元朝的疆域元朝的政權與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點?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一:遼闊疆域促交融北逾陰山西極流沙南越海表東盡遼左元一:遼闊疆域促交融*史料研讀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看《漢唐元疆域圖》,想一想:與漢唐時期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新疆西藏云南東北臺灣南海諸島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2、民族融合新民族形成:回族一:遼闊疆域促交融鄭和 白崇禧蔡國慶、馬天宇、 撒貝寧 作用: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融。一:遼闊疆域促交融 這么大塊地盤我要如何治理呢? 創立行省傳后世歷史回眸 (秦) (唐)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參照中原王朝統治方式,逐步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二:創立行省傳后世1.中央——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合作探究:你來畫一畫精讀課本52頁倒數第2段,結合秦唐請嘗試將文字內容用圖示表達出來。(簡單的思維導圖)二:創立行省傳后世皇帝樞密院(軍事)中書省(行政)御史臺(監察)1、中央機構 把山東、山西和河北稱作“腹里”,直屬于中央的中書省二:創立行省傳后世 中書省是中央的中樞機構,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務,就派高級官員到地方處理,這些官員帶有“行中書省”頭銜,簡稱“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這些行省不再帶有中書省的官銜,行省逐漸由臨時性的中央派出機構轉變為常設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二:創立行省傳后世2.地方——創立行省制度中書省行 省“腹里”(山東、山西和河北)其他地區(除吐蕃、畏兀爾)設10個行省路、府、州、縣元朝疆域中書省遼陽行省甘 肅 行 省嶺 北 行 省(北至北海)云南行省湖廣行省四川行省陜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元朝的行省幅員十分廣闊,行省長官又握有軍政大權,要防止出現地方割據,在行政區域的劃分上采用犬牙交錯原則,確保任何一個行省都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形勝之區,使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北向門戶洞開,形成以北制南的軍事控制局面。根據以下材料談談行省制度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樞密院轉發的詔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材料二: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設立……宗教事務管理機構設置等等大多為后代所承襲……史料研讀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權)為當今的省級行政區劃奠定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二:創立行省傳后世* 置身處地,感知歷史:你在哪兒?今天中國的省,從建制到名稱都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些名稱現在仍在使用。元朝行省制度,是我國省制的開端。二:創立行省傳后世 安定邊疆固統一1.管理方式:三:安定邊疆固統一(1)新設立機構:2.對臺灣地區的管轄(1)措施(新設立機構)(2)意義: 3.對西域地區的管轄4.對西藏地區的管轄(1)措施(新設立機構)(2)意義:閱讀53頁,解答下列問題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 盜版必究三國時期,吳國大將衛溫率船隊到達夷洲。回顧元朝及以前大陸與臺灣交往的史實?元朝又是如何對臺灣進行有效管理的?隋朝時期,臺灣稱作流求,大陸商人常到流求貿易。元朝時期,臺灣稱作琉球,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三:安定邊疆固統一宣政院西藏意義: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意義: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北庭都元帥府三:安定邊疆固統一 十四世達賴喇嘛藏獨 1959年3月17日,達賴喇嘛出逃印度。達賴集團叛逃國外后,始終沒有放棄“西藏獨立”的主張和分裂國家的活動,曾有組織、有預謀、精心策劃2008年西藏拉薩“3·14”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法分子縱火300余處,拉薩908戶商鋪、7所學校、120間民房,20處建筑物被燒成廢墟。鑒古知今李登輝 2013年10月,李登輝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揚言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國和國的關系”。臺獨陳水扁 任期內曾謀求臺灣獨立為“臺灣共和國”。蔡英文三:安定邊疆固統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宣政院,表明臺灣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圖分裂祖國領土的行徑都不能得逞,必將遭到失敗。我們用史實說話!面對當今少數藏獨、臺獨分子分裂祖國的卑鄙行徑。我們應該如何有理有據反駁? 三:安定邊疆固統一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勇于同藏獨、臺獨勢力做斗爭如何做? 功利千秋耀華夏回眸歷史,感悟歷史,大國印象:大國統一 疆域遼闊制度創新 臺灣西藏搶答速度真快,趕緊去答題!12恭喜該同學,請答題! 3 很好,同學們都很積極,繼續努力。 4 呦,被你搶到了,真棒!看你們組的表現。5 嗯,其他小組要加把勁了!62.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進步性的表現( )A、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B、加強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實行民族分化政策 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區劃方面的重大創新是( ) A.實行分封制 B.實行郡縣制 C.創立科舉制 D.實行行省制度 4.元朝增設的專門負責對全國佛教事務和藏族管理,同時也負責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是( ) A.中書省 B.行中書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檢司5、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政策籠子里。”在下列中國古代官職中,能夠體現元朝“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是( ) A.通判 B.御史臺 C.刺史 D.監察御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第11課元朝的統治》部編版.doc 七年級下冊歷史課件《第11課元朝的統治》部編版.ppt 蔡英文亮出“臺獨”底牌.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