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明體達用:常熟外國語學校 陳志江新課標下對課堂教學建設之思考二〇一八年十月十八日1.新課標下課堂教學需要改革,建設素養導向課堂;思考:2.課堂教學建設應保留精華,大膽創新,勇于實踐。1.“新理念”到底是什么?想清楚三個問題:2.與“舊理念” 有關系嗎?3.“新理念”下課堂如何建設,能否用具體例子解釋?1.順應時代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黨的十九大)一、背景2.促進學科教育(學科育人)3.改變教學現狀(課堂革命)為什么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立德樹人……承載體現發揮育人導向全程人才培養的主渠道 核心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修訂的四個原則:2.堅持反映時代要求3.堅持科學論證4.堅持繼承發展(傳承與創新)1.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四基)二、數學課程目標: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四能)3.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六素養)4.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三會)5.科學形態和人文形態的數學精神(兩精神)數學核心素養體系:從哪里出發到哪里去的路徑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四基”的繼承和發展。“四基”是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沃土,是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載體。所以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感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2.情境問題更合適,建設自然課堂1.教學目標更明確,建設學力課堂3.數學文化更豐富,建設融趣課堂4.學會學習更重要,建設意遠課堂三、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建設(老內容—新內涵—新立意—新設計)1.教學目標更明確,建設學力課堂 要充分關注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的達成;要深入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價值、表現、水平及其相互關系;要結合特定的教學任務,思考相應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孕育點、生長點;要注意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具體教學內容的關聯;要關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在教學中的可實現性,研究其融入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具體方式及載體,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1.教學目標更明確,建設學力課堂案例1:《函數單調性》概念的出場:感性的具體出發——直觀想象概念的定義:抽取出本質屬性——數學抽象(概念)概念的應用:證明函數單調性——邏輯推理變化:結果+過程—結果+過程(明線)+內涵(暗線)1.教學目標更明確,建設學力課堂核心素養2.情境問題更合適,建設自然課堂 教學情境包括:現實情境、數學情境、科學情境,每種情境可以分為熟悉的、關聯的、綜合的。數學問題是指在情境中提出的問題,分為簡單問題、較復雜問題、復雜問題。 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活動應該把握數學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提出合適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交流與思考,形成和發展數學學科核心素養。2.情境問題更合適,建設自然課堂案例2:《函數的零點》情境: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引”(源自哪)定義:從數與形兩個角度——“識”(是什么)定理:證明零點的存在性——“找”(在哪里)后續:用二分法求解零點——“求”(怎么求) 實現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再到“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的跨越。2.情境問題更合適,建設自然課堂案例3:《函數的概念》—“數學抽象” 素養的落實(1)每一個問題中所包含的量分別有哪些?(2)在每一個問題中,量與量之間有什么關系?(3)哪個量的變化決定了另一個量的變化?(4)如何用數學的方式表示的?(公式、圖、表)(5)能對上述問題的共性進行再抽象嗎?(概念的 概括過程)(6)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給出抽象定義及其符號 f(x)等。合適的問題——思維爬升的臺階3.數學文化更豐富,建設融趣課堂 數學文化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語言、方法、觀點,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還包括數學在人類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貢獻和意義,以及與數學相關的人文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將數學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程,認識數學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感悟數學的價值,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應用意識和人文素養;將數學文化融入教學,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3.數學文化更豐富,建設融趣課堂案例4:《對數的概念》發明:蘇格蘭數學家——納皮爾(1550-1617)計算特殊多位數之間乘積的方法:(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2)1,2,4,8,16,32,64,126,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 納皮爾男爵于1614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奇妙對數定律說明書》,向世人公布了他的這項發明。客觀規律的發現3.數學文化更豐富,建設融趣課堂案例5:《數據擬合》——數學建模、數據分析 數據擬合是研究變量之間關系,并給出近似的數學表達式的一種方法。根據擬合模型,我們可以對某變量進行預測或控制。·人口變化·車速與剎車距離的關系·可樂瓶中液體高度與體積的關系(數學實驗)播下科學研究的種子4.學會學習更重要,建設意遠課堂自然人——社會人——未來人案例6:模仿函數單調性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提出一個關于函數奇偶性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生:有沒有既奇又偶的函數?奇、偶函數運算后得到函數的奇偶性怎樣?函數單調性與奇偶性有關系嗎?分段函數奇偶性怎么看?常數函數的奇偶性如何判斷?等等把如何發現和提出問題作為教學的關鍵任務4.學會學習更重要,建設意遠課堂案例7:探究函數 圖像與性質(1)(2)(3)(4)(5)?????從“學會”到“會學” 張奠宙先生說:“一線教師的教育研究是一種直接指向實踐,重在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研究。所研究的問題,應是源自自己課堂、教學和學生中的。” 讓我們為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課程目標而不懈努力!結語:教師“明”走到學生“達”祝各位專家、同仁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