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新課程實驗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點思考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 陳慶廣2018.10.19 目錄※ 新課程實驗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點體會※ 本次培訓體會※ 課改在今后教學工作中的一點設想一、新課程實驗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的一點體會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來了“高中數學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理念。通過高中數學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提升數學素養,促進全面、可持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的關鍵能力與思維品質。 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數學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品質。 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有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摸、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組成,這些數學核心素養既有獨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數學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陣地,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呢?這是我們目前任課教師都要去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就近一個多月的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我就前期的教學實驗談一點概念教學中,感受數學抽象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數學概念是揭示事物的數量關系、結構關系、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數學抽象是指舍去事物在一切物理屬性,得到數學研究對象的思維過程。數學具有高度抽象的特點,要求我們能從具體事物中區分、抽取研究對象的本質特征,即抽象概括。數學概念的獲得離不開數學抽象的過程,因此,數學概念的教學就成為培養和提升學生數學抽象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此環節情景的創設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案例1 指數函數的概念教學片斷創設情境1.細胞分裂時,第一次由1個分裂成2個,第二次由2個分裂成4個,如此下去,如果第x次分裂得到y個細胞,那么細胞個數y與分裂次數x的對應關系是什么?2.引用莊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揭示什么現象?3.折紙問題:讓學生動手折紙,觀察對折次數x與所得層數y之間的關系?觀察對折次數x與折后紙張面積y之間的關系? 案例2 三角函數的周期性概念教學片段創設情景,感悟周期現象。1.自然界中的“周而復始”現象 白居易詩歌《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2.生活中的“周而復始”現象 今天是星期五,7天后是星期幾?14天后呢?3.數學中的“周而復始”現象 單位圓中角的終邊繞原點每旋轉一周,三角函數線怎樣變化?三角函數值怎樣變化?案例3 函數的零點 昨天三位老師都用數學問題創設情景,層次深入逐步抽象出函數零點的概念。以上這些案例都實現了讓學生經歷概念抽象的過程。讓學生經歷概念生成、公式的推導方法從特殊到一般的抽象過程,感受數學抽象過程及作用。有生活到數學,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用數學符號語言表達抽象形成數學概念。數學概念的學習包括概念的獲得、概念的應用、建立概念體系三個階段。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的根基,是代數運算、推理證明的依據。二、本次培訓體會通過本次兩天聆聽大師、專家的講座我收益非淺,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也逐步提升,新課程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昨天的聽課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課改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課改中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課堂上老師要重視積極評價,激勵學生數學積極體驗的良性發展。昨天三位老師對學生的發言與表現都有積極的評價,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促進發展。當學生回答不完善或不正確時,三位教師也多是積極誘導、正面啟發、肯定當中的合理成分。三位老師口中的“非常棒”、“挺好的”、“回答的很好”等這些肯定的話語,都給了學生積極的評價,促進學生繼續探究。實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全面參與。(二)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3、學生應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將知識點分化,增強對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需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不要老師取而代之;一些需要學生要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的,老師不要扼殺學生探究的機會。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三、課改設想1.在數學定理公式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據邏輯規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建構嚴謹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親自參與知識的建構過程;讓學生親自參與公式的推導過程,能夠掌握和運用公式,體會推導過程的嚴謹性以及數學公式的簡約性。2.在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的課例教學中,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在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學習過程中,畫圖、觀察、分析、猜想、定性把握“形”,是培養學生幾何直觀想象能力的過程;建立坐標系,寫出方程,聯系方程組,討論方程組的解,求點到直線距離等,量化把握“數”,是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處理代數問題,優化算理、精準運算是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過程。既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行”,也用數學的思維分析“數”,還用數學的語言刻畫“行”、描述“數”,這正是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所需要的。3.在實際應用問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和數據分析的核心素養數學建模是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知識與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數據分析是指針對研究現象獲得相關數據,運用統計方法對數據中的有用信息進行分析和推斷,形成知識的過程。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往往需要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建模),求得數學模型的解,最后將數學模型的解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總之,兩天半的培訓,我的腦海里充斥著新的教學理念及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關注全體學生,把學生當作朋友會是我今后工作的方向。教學資源共享成為本次培訓的一大收獲。通過培訓對新課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但對具體實施仍會有一定的困惑,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有機會還希望能向各位專家、同仁請教,本次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