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學案課 題:走近法律備課人:夏曉蓉學習目標:(1)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2)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學習重點:規則的重要性;法律的特征學習難點: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觀看視頻《醉酒駕車引發交通事故》思考:(1)案例中的主人公為什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自主學習,感知目標1.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社會生活中的規矩,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守的____。社會生活離不開____。2.(1)在社會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矩、規則有很多種,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類型:即____、____和____。(2)與道德、紀律等規矩相比較,法律具有三個最為顯著的特征。一是法律由______;二是法律靠____保證實施,具有____;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______。3.我國法律作為人民____和____的體現,它通過規定____和____,規范全體社會人員的行為。4.法律的規范作用突出表現為,它規定人們____做什么,____做什么,____做什么,____做什么。5.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日常____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____”;國家的____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____。6.學法、用法、護法,是我們應盡的____;愛法,是我們應采取的___。三、合作探究,理解目標1.活動一:“方” “圓”大賽請兩名同學到黑板前,分別徒手和用尺子和圓規畫一個方、一個圓。觀察比較他們的畫有什么差異?2.活動二:規則舉例(1)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在學校、家庭、社會上),列舉你所曾經歷或直接感受到的規則。(2)并說說這些規則哪些屬于道德,哪些屬于紀律,哪些屬于法律?3.觀看圖片和視頻《文強被判死刑》思考:(1)該案例最能體現法律的哪些特征 (2)這體現了法律哪方面作用 分析材料:思考:該案例體現了法律哪方面作用?四、回歸生活,升華目標實踐探究:(1)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在學校、家庭、社會上),請你列舉我們身邊有哪些不遵守規則的現象?有什么后果?(2)那你打算怎樣做一個守規則的人?五、收獲交流,檢測目標1.本節課你的學習收獲有哪些?2.你曾經有過不守規則的行為嗎?請你結合本課內容反思自己的行為(可以與同學、老師或者家長進行交流)。六、課堂檢驗 (一)判斷題1.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公民的生活可以沒有法律。( )2.法律為人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同時它還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 )3.只要大力普及道德教育,就一定能杜絕違法亂紀現象。( ) (二)選擇題1.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的,所以( )A.人們活動的動機、目的往往相同B.人們有自由行動的目的,有秩序最好,沒有秩序也沒有什么關系C.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D.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就是法律2.小全對小華說:“我一點都不喜歡法律,它對我們有太多的約束。”假如你是小華,你會告訴他( )A.是啊,約束力太強了,我也不喜歡 B.法律是冷酷無情的,誰都不喜歡C.除了約束,法律也是維護我們權益的基本依據和保障D.你不喜歡法律可以不理它3.下面關于法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靠大家自覺遵守,不具有強制性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現代社會生活中,沒有法律是難以想象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我國法律是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B.法律的規范作用表現為:它規定人們不應當做什么,但不規定人們應當做什么C.如果人們違反法律,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處理D.法律為人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