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10年時政熱點專題十二:聚焦兩會 關注民生一、熱點材料2010年3月5日9時,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財政收入6.85萬億元,增長11.7%;糧食產量5.31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6年增產;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實際增長9.8%和8.5%。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9243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5038億元,其中,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社會事業投資占44%,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占16%,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占23%,災后恢復重建占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1%,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7253億元,增長21.8%。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啟動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使6069萬農民受益,新增510萬沼氣用戶,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38萬公里、農村電網線路26.6萬公里,又有80萬戶農村危房得到改造,9.2萬戶游牧民實現了定居。我們加大扶貧力度,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困難情況下,我們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開展系列就業服務活動,多渠道開辟公益性就業崗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應征入伍和到企事業單位就業見習。全年組織2100萬城鄉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這些措施促進了就業的基本穩定。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普遍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出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在320個縣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推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邁出歷史性步伐。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大幅度增加全國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財政支出1981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全面落實城鄉義務教育政策,中央下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666億元,提前一年實現農村中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500元和300元的目標。中央財政安排429億元,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問題。基本藥物制度在3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中央財政支持建設了一批縣級醫院、鄉鎮中心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9年4月6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2009年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處在關鍵時期。我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決不可掉以輕心。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繼續毫不松懈地做好防控工作。 2009年6月22日,新華社報道,民政部、財政部等4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意見》。2009年6月2日,新華社報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制定的《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規劃》已出臺,總體目標是從2009年起到2011年,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747萬戶現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2009年7月23日,中國政府網報道,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8月3日,新華社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衛生部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的指導意見》,要求根據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能力,在重點保障參保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支出的基礎上,逐步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基金支付范圍。2009年8月5日,新華社報道,《關于妥善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等醫療保障有關問題的通知》發出。2009年9月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2009年8月18日~19日,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會議在京舉行。二、相關問題1、中央連續7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關注“三農”問題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2、為什么說解決好“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好“三農”問題,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確保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實現全而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3、為解決好“三農”問題,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消農業稅,對農民進行糧農補貼;全國城鄉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4、為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黨和政府應該做些什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根本原則,通過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縮小貧富差距;依法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維護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公共醫療衛生體系,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斷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政府依法行政,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5、黨和國家為什么要重視民生問題?答:(1)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體現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體現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4)體現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5)有利于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6)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7)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8)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6、怎樣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答:(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2)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3)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4)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共服務,努力解決好物價、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問題。7、黨和政府大力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有什么重大意義?答:(1)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有利于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3)有利于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4)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5)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6)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等。(7)是黨和政府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舉措。8、談談在全國范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體現了思想政治課中的哪些觀點?答:(1)是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綜合國力日漸增強。(3)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4)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5)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6)是加強“三農”工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7)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9、在解決民生問題方面,我們青少年能做些什么?答:我們青少年應奮發向上、立志成才,讓自己承擔起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斷追求學習、追求創造、追求奉獻,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共建共享出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的價值.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