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任巖松中學九年級科學(上)問學單 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生姓名: 使用時間: 3.4《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地殼的變動的主要表現形式。能夠對照地圖說出全球火山的分布特點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觀察,認識地殼的變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觀察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重點: 火山的發生和分布規律。難點: 火山的發生和分布規律。【基礎預學】自學課本,完成預學部分1、火山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火山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組成,其噴發物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山噴出的巖漿主要來自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是怎樣沖出地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參考P101圖3-33、圖3-34、圖3-35,根據火山的外部形態和活動特點,火山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類。【自學生問】圍繞課本活動、實驗及文字,進行提問。【解問展學】 1、近幾十年來,科學工作者在有“世界的屋脊”之稱的的喜馬拉雅山區發現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這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殼自形成以來,其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就在不斷發生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 ________,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你能舉例哪些自然現象可以證明過去所發生的地殼變動?3、①活動:取一本書,先讓其展平,然后握住兩端向中間用力,反復幾次,記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思考:是否所有的巖層在受力后都會彎曲?如果不是,那將如何?4、根據地殼變動的現象,推測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主要來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鞏固提升】7、思考與討論:火山活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8、全球火山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P101圖3-36中,用鉛筆勾勒出我國地圖的輪廓。看一看我國的哪些地區曾經有過火山活動?【思學再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還存在什么疑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