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多少年來,航母建設一直承載著國人百年強國強軍的夢想,“著艦”和“起飛”是航母建設的兩道坎,其中著艦是世界公認的高風險難題,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2012年11月23日,備受矚目的中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著艦進入最關鍵時刻,這艘舉世期待的航母就是中國首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遼寧艦。情境導入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 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改裝后中國將其稱為001型航空母艦。 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號于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于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 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制造,及將其用于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簡介 根據官方報道:全長300多米、寬70多米、高60多米,相當于20層樓的高度。航母上人員編制數千人,其中5%是女兵。 艦長 304.5米,吃水線長270米 舷寬 75米,吃水線寬38米 編制人數 船員1,960人,飛行員626人,參謀40人,房間3,857個 艦載機 未有實際配置,原為26架固定翼飛機、24架直升機。? 遼寧艦殲-15起飛訓練高素質的遼寧艦官兵遼寧艦內部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它和消息一樣,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內容比消息更具體更系統。(1)嚴格的真實性。(2)報道的客觀性。(3)較弱的時間性。(相對新聞消息而言)(4)描寫的形象性。(5)議論色彩較濃。通訊的定義通訊的特點文體知識通訊的分類通訊一般分人物通訊事件通訊概貌通訊工作通訊通訊還可分為一般記事通訊、訪問記(專訪、人物專訪)小故事、集納、巡禮、紀實見聞、特寫、速寫、側記、散記、采訪札記。通訊和消息的區別相同點:都是新聞體裁,都有真實性和時效性要求。不同點:(1)從內容上看,消息內容廣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報道,不求細節反映;通訊報道的是有影響有特點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選擇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報道失誤的來龍去脈,反映事物本質,并容許細節描寫。 (2)從表達上看,消息多用敘述,語言簡潔明快;通訊雖也以敘述為主,可以靈活運用描寫及抒情、議論,并可使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提高語言表現力; (3)以時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應該比通訊來得更快。字詞注音澎湃( ) 呼嘯( ) 鐫刻( )一絲不茍( ) 桅桿( ) 默契( )驚心動魄( ) 浩瀚( ) 嫻熟( ) 凜冽( ) 咆哮( )殫精竭慮( )pénɡ pàixiàojuānɡǒulǐn lièwéipòhànxiánqìpáo xiàodān jié識文辯詞◆詞語解釋艦島:現代航空母艦常把艦橋、煙囪等集中建造在飛行甲板的一側,形似小島,稱為艦島。戰位:“艦艇戰斗部位”的簡稱。船員進行戰斗活動的位置。艦艇戰斗組織系統的最低一級組織,一般都設有專門的標識。阻攔索:橫向設置在航空母艦飛行甲板降落跑道上的特制鋼索,用于吸收著艦飛機的前沖能量,以縮短其滑行距離,一般設置4~6道。白手起家:比喻原來沒有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立起一番事業。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鐫刻:雕刻。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桅桿:船上掛帆的桿子;輪船上懸掛信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臺的高桿。凜冽:刺骨地寒冷。浩瀚:水勢盛大;形容廣大或繁多。一絲不茍:連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劃分文章層次并概括大意:按照時間順序文章可以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1-4):開端。寫殲-15艦載機做好了首次著艦飛行的準備工作。第二部分(5-17):發展。寫“刀尖上的舞蹈”——艦載機著艦飛行——開幕了。第三部分(18-20):高潮。寫“刀尖上的舞蹈”——艦載機著艦飛行——成功了。……第四部分(21-26):結局。寫現場的人們歡慶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著艦。感知文章默讀課文,把握敘述順序,概括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的主要環節。時間順序,著艦前檢查準備 指揮調整戰機的著艦姿態 成功著艦 歡呼慶祝等環節生動地再現了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的過程。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有何意義? 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和海軍官兵強軍的夢想,破解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性的難題,標志著我國海軍真正進入航母時代。 環境描寫。一方面,交代活動的場景,照應標題中“海天”這一內容;另一方面,這樣一個全景式描寫,使航母、海洋、風浪交織出 一種壯美的意境,為下文作鋪墊。1.文章開頭是什么描寫,并說明其作用。課文解析 2.這段寫到“海風呼嘯”“斬浪向前”“艦島的主桅桿上,艷紅的八一軍旗迎風招展”,這樣的內容安排有何好處? “海風嘯”“斬浪向前”“軍旗迎風招展”等詞語,一下子把整體布好了局,很容易在讀者心里蕩起漣漪,仿如一位畫家已將畫布底色定格。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斗機上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3.讀一讀,說說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揭示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和海軍官兵強軍的夢想,為下文寫艦載機成功著艦后人們的喜悅作鋪墊。緊迫性 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從高速飛行的艦載戰斗機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樹葉,在海上起伏行進,飛機每次著艦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 比喻,突出艦載機著艦難度很高。4.這一句運用了什么手法? 據統計,航母大國艦載機80%的事故發生在著艦過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某大國海軍已經墜毀了1000多架飛機,700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絕大部分事故是發生在著艦的時候。80%1000700 運用具體數字舉例說明寫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的危險性。5.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 6.“塔臺內,時鐘指針的每一次跳動,都在揪著人心。”一句蘊含著人物怎樣的情感? 作者筆端情感流露的自然表達,寥寥數字雖無聲,卻將個人情緒融入著艦過程,渲染了著艦工作人員緊張、激動的心情。 飛行塔臺內,一雙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監視屏幕上不斷跳動的參數和曲線,密切跟蹤正在空中調整飛行姿態的艦載機。神態描寫 7.文段賞析:突出航天人工作的極其____和________。辛苦一絲不茍 發動機的咆哮聲越來越大,艦載機越來越近了。繞艦一轉彎,二轉彎,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鉤,殲-15艦載機像凌波海燕,輕巧靈活地調整好姿態飛至艦艉后上方,對準甲板跑道,以幾近完美的軌跡迅速下滑。 8.文段賞析: 形象地寫出了艦載機著艦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動作嫻熟謹慎態度比喻 9.艦載機首次著艦飛行是一項復雜、系統的現代工程,檢查、指揮、滑行、著艦……作者在報道時是如何兼顧的? 在一些關鍵環節,作者將能夠體現稿件主題的情節準確無誤地大寫特寫,對不相干的“邊角料”則果斷舍棄。如寫到“飛行塔臺內的廣播響了……”,就把口令聲翔實地做了呈現;描寫關鍵的著艦環節, “咆哮聲” “一轉彎”“主輪觸到航母甲板上”“機腹后方的尾鉤”等一系列緊湊的動作細節,作者都不惜筆墨地做了詳細描述,把讀者的眼睛死死地吸引在著艦過程中。縱觀全文,構成了一幀幀戰鷹著航母的動作畫面,精湛而又全面。 10.“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試分析這句話的表達作用。 運用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文章氣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戰斗機著艦時的浩大聲勢,富有感染力。 11.細讀第18自然段描寫殲-15著艦時“驚心動魄的一幕”,體會該段描寫的生動性。 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戰斗機著艦的情形。“震耳欲聾”“轟鳴”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巨大的聲音;“眨眼之間”“剎那間”“疾如閃電”等詞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穩穩地”表現了戰斗機著艦的安全和平衡。 12.“眼前的飛行甲板上,定格了一個象征勝利的巨大‘V’字”,作者把艦載機成功著艦后阻攔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個巨大的“V”字,合理嗎? 既形象展示了阻攔索的實際形態,又給新聞帶來了非常強烈的感情宣泄,使作品具有了更強的閱讀震撼力。這樣的想象可圈可點。 1.有人說,第③、④兩個自然段插敘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的特殊性,與這次報道殲-15艦載機著艦的關系不大,可以刪除。你認為呢? 這兩段將新聞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增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其中描述的危險性也讓讀者不由自主地擔心起來。讀者會想,首次著艦能不能成功?首次著艦的過程是怎樣的?讀者有了這樣的品讀胃口,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雖屬插敘,卻很有必要。深入探究2.這是一篇振奮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訊。請結合文章內容和現實,談談你的理解。 鴉片戰爭以來,由于落后于人,中華民族先后遭受到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經歷了百年屈辱。慘痛的歷史教訓讓中國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國強兵,一直是中國人民的夢想。 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遼寧艦”艦載機首次著艦并獲得成功的過程,這是中國人民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勝利,所以振奮人心。 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我國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進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增強了中國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寫作特色1.結構美。 文章對我國航母艦載機首架次著艦試驗這一重大事件,作了記敘。記敘緊緊圍繞著檢查 設備、塔臺廣播、著艦指揮員引導、戰斗機降落這一套程序來展開,條理清晰,毫無雜亂之感。2.情感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閱讀此文,一股家 國情油然而生。3.語言美。 語言是新聞稿件美的傳播載體。 本文抓住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這一最具歷史意義的時刻,采用現場特寫的寫法,生動再現了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次成功著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表現了英雄飛行員鎮定自若、獻身國防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課文總結一著驚海天開端——著陸準備(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的起因)發展——著陸經過場景壯觀振奮人心艦機配合默契高潮——著艦成功 穩穩 驚心動魄結局——圓滿 歡呼 激動飛機臨空從容航母前行嫻熟板書設計拓展提升1.關注中國海軍的發展,了解我國航母的發展歷程。 2.學習課文點面結合,營造濃厚的感情氛圍、突顯事件重大意義的敘寫方法,培養熱愛科學、獻身國防的愛國情感。 拓展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pptx 首架艦載機成功著艦.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