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強侵略的加劇》【內容提要】十九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西方殖民國家也進一步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社會各階層隨之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抗爭。農民階級通過太平天國運動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雖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反映了農民階級的基本要求。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統治階級發生分化,其中的洋務派倡導了洋務運動希望利用“中體西用”的思想挽救統治危機。十九世紀中期以后,俄英法日等國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的西北邊疆和西南邊疆相繼出現危機。特別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失敗更使中國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機之中,隨后列強又掀起了對中國的瓜分狂潮。【時空定位】 太平天國運動 洋務運動1851 1856-1860 1864 1894- 1895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瓜分狂潮【知識提綱】太平天國運動:背景: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巨額戰爭賠款分攤到地方,各級官吏乘機搜刮百姓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中國社會固有的矛盾,農民暴動此伏彼起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重要事件:金田起義:1851年1月,太平天國運動正式爆發永安建制:分封諸王,初步建立了政權定都天京:1853年,攻下南京改為天京,定為國都,正式建立了政權鞏固政權:北伐,孤軍深入,雖敗但為西征和東征奠定基礎;西征與東征的成功使太平天國進入全盛時期(1856年)天京變亂:1856年,領導集團內訌,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后期斗爭:洪仁?⒊掠癯傘⒗钚慍勺槌尚碌牧斕己誦模?菔蔽榷ň質?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最終失敗行動綱領:《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 目的:建立“四有兩無”的社會 內容:①絕對平均分配土地(生產資料私有) ②圣庫制度分配產品(勞動產品公有) 評價: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體現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絕對平均主義成為無法實現的空想(戰爭環境,未能實施)《資政新篇》:(1859年) 內容:①向西方學習,以法治國,官吏由公眾選舉 ②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 ③開設新式學堂 評價: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迫于形勢未能實施影響: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了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漢族官僚 地位上升,中央權力下移。洋務運動:背景:內有太平天國運動;外有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內憂外患)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挽救國家頹勢(剿發捻,勤遠略)代表: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內容:“求強”旗號下,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官辦企業)“求富”旗號下,創辦近代民用工業(官督商辦)興辦新式教育: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京師同文館等) 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籌劃海防,創辦三支海軍(北洋、南洋、福建)影響: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提高了國防特別是海防實力;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一種嘗試。結局:隨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而破產。洋務派希望洋務新政可以保障國家安全,抵抗外敵侵略的目的未能達到。列強侵略的加劇:邊疆危機:英國支持阿古柏在新疆叛亂:19世紀60-70年代 左宗棠率軍平定叛亂,收復新疆;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中法戰爭:(1883-1885) 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 鎮南關大捷——馮子材率軍大敗法軍,法國內閣因此倒臺。 結果:中法簽訂《越南條約》,承認法國占領越南;中國西南門戶洞開。1885年臺灣建省,清政府加強了對臺灣的統治。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背景:日本在“大陸政策”指引下,擴大對朝鮮的侵略;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出兵重要戰役:豐島海戰(爆發標志);平壤戰役,清軍大敗;黃海海戰,之后李鴻章“避戰保船”,北洋海軍失去了制海權遼東半島戰役,日軍進占遼東,制造“旅順慘案”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結果: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白銀兩億兩;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制造)影響:進一步將中國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1895年) 劉永福率黑旗軍與臺灣義勇軍一起,掀起了反抗日軍占領臺灣的武裝斗爭,顯示了臺灣人民不屈的堅強意志。瓜分中國狂潮:三國干涉還遼:俄德法三國為各自在華利益,聯合干涉日本,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日本趁機向清政府勒索3000萬兩“贖遼費”列強掌控中國經濟命脈:《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使列強看到掌控中國的時機,迅速組成法俄銀行團和英德銀行團,迫使清政府分三次以高額利息共借款三億兩白銀。劃分勢力范圍: 俄國:強租旅大,將長城以北作為勢力范圍 英國:強租威海衛、香港新界,將長江流域作為勢力范圍 德國:強租膠州灣,將山東作為勢力范圍 法國:強租廣州灣,將云南和兩廣作為勢力范圍列強加緊了對中國路礦權的爭奪【本課小結】鴉片戰爭門洞開,農民階級抗爭來。太平天國雖失敗,漢族官僚受關懷洋務運動學器物,地主階級開近代。邊疆危機是考驗,西北東南兩重天甲午戰爭陷深淵,資本輸出民企難。三國還遼非善意,瓜分狂潮危機陷【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