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⒈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⒉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⒊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包括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偉大民族精神。(1)創造精神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我國產生了聞名于世的偉大思想巨匠,發明了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創作了偉大文藝作品,傳承了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氣勢恢弘的偉大工程。今天,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2)奮斗精神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開墾了物產豐富的廣袤糧田,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千百條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清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3)團結精神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交織交融的融洽民族關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特別是近代以后,在外來侵略寇急禍重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各族人民手挽著手,肩并著肩,英勇奮斗,浴血奮戰,打敗了一切窮兇極惡的侵略者,捍衛了民族獨立和自由,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御外辱的壯麗史詩。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4)夢想精神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進行了l70多年的持續奮斗。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⑸愛國主義①地位: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②作用:無論什么時期,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二)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⒈含義: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⒉表現: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例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這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②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一個新水平。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搶險和載人航天精神等,都是這個時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⒈原因:⑴作用: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⑵地位: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⑶必要性: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⑷實質: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⒉措施:⑴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應對世界范圍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想文化的主心骨。⑵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⑶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⑷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既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斷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⑸必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人人都要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考向一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含義作用成語或典故創造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別出機杼;不拘一格奮斗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革故鼎新新、自強不息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團結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御外辱的壯麗史詩;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舟共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夢想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克服險阻而堅毅前行的精神支撐盤古開天、伏羲畫卦、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典例1】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這片改革創新的熱土再次成為焦點。回顧深圳建設發展的各個時期,在各種困難和挑戰面前,深圳人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深圳因而變成今天的深圳。這表明中華民族具有①創造精神 ②奮斗精神 ③團結精神 ④夢想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在各種困難和挑戰面前,深圳人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體現的是一種創造精神、奮斗精神,①②符合題意。③①在材料中未體現。故選A。考向二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相輔相成,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2)無論什么時期,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3)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4)愛國主義在實際行動中的具體表現:辛勤勞動,建設祖國;反對侵略,保衛祖國;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尊嚴,展現民族風采;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等。【典例2】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下列對愛國主義認識正確的是①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②愛國主義集中表現為英勇戰斗、為國捐軀③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講是一致的④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正確說明了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地位,符合題意;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其具體內涵是不一樣的,②主要是革命戰爭年代的要求,③主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要求,②③不符合題意;④說法正確。故選C。考向三 中華文化、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文化民族文化中華民族精神區別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區別于其他民族而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現為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狀態、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民族這一共同體在歷史和現今所共同創造的能夠代表其共同特點的文明成果的總和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偉大創造、偉大奮斗、偉大團結、偉大夢想的民族精神聯系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所創造的共同的民族文化;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植根于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典例3】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一個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在其形成和演變過程中,不斷吸取儒家傳統文化精髓,同時也豐富了儒家文化的內涵。中秋文化與儒家精神,互為表里,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祈求和諧、團圓等永恒不變的民族主旋律。這表明中華民族精神A.集中表現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力量B.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C.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D.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答案】B 【解析】中秋節“在形成和演變過程中,不斷吸取儒家傳統文化精髓,逐漸形成了祈求和諧、團圓等民族主旋律”,中秋文化與儒家精神“逐漸形成了祈求和諧、團圓等永恒不變的民族主旋律”,表明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B符合題意。A、C、D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考向四 正確理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途徑途徑內容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應對世界范圍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想文化的“主心骨”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既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必須立足實踐民族精神產生于社會實踐,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必須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每個公民都要積極投身文化建設的實踐,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典例4】中國國家博物館要更好地發揮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領文博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示范作用。為此,國家博物館和文博界要始終牢記傳承歷史文明、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使命,要充分發揮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走出去”的獨特作用。材料體現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要①將其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②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③促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對外宣傳推介④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 【解析】材料中“要始終牢記傳承歷史文明、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使命”體現了②;“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走出去’”體現了③;①強調了民族精神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不符合題意;④強調了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不符合題意。故選B。考向五 從文化創新角度把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文化創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當前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作用基本途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主體人民群眾每個人都應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典例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蕩中,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保持長盛不衰的命運。這表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A.珍惜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B.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C.與時代精神相結合 D.發揮“主心骨”作用【答案】B【解析】“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蕩中,才能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保持長盛不衰的命運。”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借鑒世界其他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B符合題意;A、C、D都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不符合題意。考向六 正確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1)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性是指民族精神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2)當今時代,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經濟全球化趨勢愈加明顯,知識經濟和信息革命撲面而來,大國之間的科技、經濟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多元化方興未艾。這些新特點都為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時代素材。(3)聯系當今時代的新特點,培育開放精神、競爭精神、兼容精神、科學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會使民族精神更富有時代氣息,從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典例6】從民主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在追尋民族復興夢想的不同時期,民族精神都演奏出激昂的樂章。這表明①中華民族精神隨著時代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②中國共產黨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時代內容③中華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基礎④中華民族精神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體現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精神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時代內容,①②符合題意。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③觀點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一種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④觀點錯誤。1.“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黃大年把自己變成“科研瘋子”,只愿“中國由大國變成強國”;李保國把自己變成農民,只想果農早日脫貧致富;南仁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20年做一件事,只為打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巨型射電望遠鏡;鐘揚一生追尋高原種子,只求守護祖國植物基因寶庫。從材料可以看出①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質②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③愛國主義鞭策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④愛國主義貫穿中華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近年來,互聯網上惡搞、惡毒攻擊、詆毀、丑化戰斗英雄的光輝形象以及歪曲、編造歷史事實的現象時有出現。為了加強對英雄烈士的保護,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英雄烈土保護法》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這一法律的實施①有利于弘揚受國主義精神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②加強了對英雄烈士的保護,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③有利于弘揚英烈高尚品格,繼承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要義④提升全民族科學文化修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造出精神支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這是我們的驕傲。弘揚這四種“偉大精神”是①因為這“四種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突出體現②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③因為這“四種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的精神基因④因為這“四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綜合素質的集中表現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4.高鐵跑出“中國速度”;發達的電商平臺把優質商品傳遞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手中;掃碼支付引領消費時尚;共享單車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決方案。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A.創造精神 B.奮斗精神 C.團結精神 D.夢想精神5.中央電視臺的《信中國》欄目,深情朗讀詮釋了近50組共產黨人的書信。錢學森踴躍回國的壯志豪情,黃繼光“不立功不下戰場”的誓言封封家書透露出來的是堅定的信仰、不屈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這些書信所折射的共產黨員的優秀精神①是對民族精神的繼承、豐富、弘揚與發展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④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回望過去一年極不平凡的追夢之旅,熱情禮贊每一位奮斗者的艱辛付出,滿懷信心寄語億萬人民勇敢踏上追尋夢想的新征程,激勵每一個人發揚夢想精神,在奔跑中擁抱夢想、成就夢想。這啟示我們,弘揚夢想精神①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動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②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永恒不變的精神品質③能夠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④能夠為不斷奪取中國建設和改革新勝利提供強大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從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到“嫦娥”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世界總能從中國人身上得到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的發展與創新。這表明①中華民族精神彰顯于社會實踐中②中華民族精神具有時代性,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③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④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8.“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百年前的鏗鏘誓言,依然讓人熱血沸騰。在民族危難之際,五四運動如閃電驚雷,劈開舊中國如磐鐵幕,喚醒暗夜中沉睡的靈魂,以磅磚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紀念五四運動①可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②能使五四精神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③激勵中國青年勇做新時代的奮進者④能夠厚植家國情懷,催生社會變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中華民族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人民在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中,在千百年來持續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不同宗教傳統、文化習俗、語言特征的各族人民,消弭沖突、化解隔閡,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各族人民的稟賦氣質熔鑄為中華民族精神。這表明①偉大漢族人民創造偉大民族精神 ②悠久民族歷史孕育偉大民族精神③艱辛奮進歷程砥礪偉大民族精神 ④偉大的奮斗目標鑄就偉大民族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精神①是新時代我們前行的強大的精神動力②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在經濟政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④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共同抵御外敵的基礎上形成的優秀文化的結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個大黨,一條小船。1927年嘉興湖的小小紅船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遠航,成為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源泉。從深山翠竹中孕育井岡山精神,到雪山草地上熔煉長征精神,從寶塔窯洞中生發延安精神,到“進京趕考”路上錘煉西柏坡精神,從建設時期的干勁豪情,到改革歲月的激情壯志,共產黨人的昂揚斗志和革命精神成為支撐民族精氣神的主心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尚未解決,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黨的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實現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奮斗目標,需要將紅色火種播進一代代年輕人的心中,鼓起信仰風帆,聚起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激活紅色基因,讓紅船精神綻放時代光芒,用偉大精神去推動偉大實踐,使革命精神成為奮進新時代的不竭動力。(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簡述紅船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2)分析為什么要弘揚紅船精神,用偉大的精神去推動偉大實踐。1.(2017·天津文綜)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通過大量珍貴的圖片和實物,全景式展現了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下列表述與該展覽主題最為貼切的是A.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B.營造文化氛圍,促進文化創新C.傳承歷史文化,展現時代精神 D.堅定理想信念,推動文藝繁榮2.(2019·新課標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說:“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這個時候,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還在辛勤工作,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條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它是溝通藏區與內地的郵政主動脈,黨中央的聲音和各種郵件通過郵車送上雪域高原。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郵件在!”的敬業精神,憑借精湛的駕駛技術和豐富的出車經驗,克服缺氧、“風攪雪”、孤寂等困難,駕駛郵車奔馳在白雪皚皚的“生命禁區”,服務藏區30年,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給雪域高原的人們帶去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郵車駕駛員,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樣子,心里就開心。”2018年,其美多吉帶領班組的康巴漢子們安全行駛62.49萬公里,向西藏運送郵件41萬件,運送省內郵件37萬件。他們用奉獻、忠誠與生命鑄就了愛崗敬業、頑強拼搏的雪線郵路精神。2018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郵路被交通部命名為“其美多吉雪線郵路”。其美多吉被評為“時代楷模”和“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其美多吉先進事跡對我們培育和踐行愛崗敬業精神的啟示。(3)新中國成立70年來,千千萬萬的勞動者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請寫出其中兩種精神的名稱。3.(2019·新課標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歷史上,風沙、鹽堿、內澇肆虐,蘭考民生艱難、百姓貧苦。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依靠群眾,開啟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蘭考自然環境,形成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2014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選擇蘭考作為聯系點,叮囑當地干部要切實關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改變蘭考貧困的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蘭考縣委牢記總書記囑托,把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奮斗目標。蘭考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找到了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人民團結奮斗,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建立“公司+貧困戶”“經營大戶+貧困戶”等模式,發展溫室大棚種植、畜牧業、民族樂器制作等產業,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2017年,蘭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2018年,蘭考入選中國“幸福百縣榜”。(2)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并結合材料加以分析。(3)班級學習園地“如何學習焦裕祿艱苦奮斗精神”欄目征稿,請列舉兩個寫作要點。4.(2018·全國3卷文綜)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開國將軍甘祖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五次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榮獲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長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戰友約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設,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革命勝利后,曾經的誓言讓他心中的鄉愁越釀越濃。1957年8月,他主動辭去軍隊領導職務,秉持“共產黨人不能享清福,要艱苦奮斗一輩子”的信念,舉家回到家鄉沿背村務農。他把70%的工資捐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有關部門按照規定要給他蓋房配車,被他一一拒絕。他領著鄉親們修水利,建電站,架橋梁,綠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項項利民工程幫助村民擺脫貧窮、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給妻子和兒女的唯一遺產是三枚勛章。將軍農民的事跡被編入小學課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習近平高度評價甘祖昌將軍的艱苦奮斗精神,強調不僅我們這代人要傳承,下一代也要弘揚,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2)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什么意義?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加以分析。5.(2016·新課標I文綜)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近年來,有的人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旗號顛覆英雄、歪曲歷史、消解崇高,如胡謅“黃繼光堵槍眼不合情理”“‘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董存瑞炸碉堡為虛構”等。凡此種種混淆是非的謠言借助網絡等傳媒隨意傳播,一些網民盲目跟風、隨手轉發。這種抹黑英雄形象的謠傳引起了一些人歷史認知混亂和價值觀迷失。還原歷史、守護英雄、捍衛崇高,就是守護良知、正義和精神家園。戰場上多次負傷的志愿軍老戰士李繼德動情地說:“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當年的老排長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燒彈點燃偽裝草,“大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分鐘,邱少云始終一動不動”。董存瑞的生前戰友郅順義多次口述力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護之下……(2)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識,探究如何守護英雄、弘揚中華民族精神。(3)班級召開“我為英雄點個贊”主題班會,請就如何學習英雄列出發言要點。(兩條。每條10~30個字)【參考答案與解析】【考點沖關】1.D【解析】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質,①說法錯誤;題干沒有體現中國人民的團結精神,②與題意無關;“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的精神,說明愛國主義鞭策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愛國主義貫穿中華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③④符合題意。本題選D。2.A【解析】此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應用知識能力,難度一般。《英雄烈土保護法》的實施有利于弘揚受國主義精神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了對英雄烈士的保護,有利于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故①②正確;③④夸大了《英雄烈士保護法》的作用,錯誤。故選A。3.D【解析】這“四種精神”不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體現,排除①。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弘揚這四種“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綜合素質的集中表現,能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②④選項正確。愛國主義是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的精神基因,③錯誤。故本題選D。4.A【解析】高鐵跑出“中國速度”;發達的電商平臺把優質商品傳遞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手中;掃碼支付引領消費時尚;共享單車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決方案。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創造精神,A選項正確。題目中的表述沒有體現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排除B。題目中的表述沒有體現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排除C。題目中的表述沒有體現中華民族的夢想精神,排除D。故本題選A。5.A【解析】中央電視臺的《信中國》欄目,深情朗讀詮釋了近50組共產黨人的書信。這些書信所折射的共產黨員的優秀精神是對民族精神的繼承、豐富、弘揚與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①④符合題意。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說法錯誤。這些書信所折射的共產黨員的優秀精神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而非智力支持,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B【解析】激勵每一個人發揚夢想精神,在奔跑中擁抱夢想、成就夢想。這啟示我們,弘揚夢想精神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動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能夠為不斷奪取中國建設和改革新勝利提供強大精神力量,①④符合題意。中華民族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并不是永恒不變的,②錯誤。弘揚夢想精神能夠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而不是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③錯誤。故本題選B。7.A【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從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到“嫦娥”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新挑戰,中國人身上都能體現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彰顯于社會實踐中,①符合題意。從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到“嫦娥”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總能從中國人身上得到一個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礎上不斷超越自我的發展與創新,這說明中華民族精神具有時代性,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②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反映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8.B【解析】五四運動孕育了五四精神,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紀念五四運動可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激勵中國青年勇做新時代的奮進者,①③符合題意。五四精神要在實踐中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②錯誤。紀念五四運動并不是為了催生社會變革,④錯誤。故本題選B。9.B【解析】中華民族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千百年來持續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不同宗教傳統、文化習俗、語言特征的各族人民,消弭沖突、化解隔閡,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各族人民的稟賦氣質熔鑄為中華民族精神。這表明悠久民族歷史孕育偉大民族精神,艱辛奮進歷程砥礪偉大民族精神,②③符合題意。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①說法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中華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偉大的奮斗目標并不能鑄就偉大民族精神,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0.C【解析】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是新時代我們前行的強大的精神動力,①③符合題意。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在經濟政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動力,不是基礎,②說法錯誤。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的結晶,而不是在長期共同抵御外敵的基礎上形成的優秀文化的結晶,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1.【答案】(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以紅船精神為起點和基礎,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源泉。紅船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內容,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2)中華民族精神是支持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弘揚紅船精神,能夠振奮民族精神,凝聚精神力量,發揮先進的革命文化在新時代的精神引領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解析】此題以“紅船精神”為背景材料,考查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設問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簡述紅船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并說明為什么要弘揚紅船精神,用偉大的精神去推動偉大的實踐。”設置有兩個問題,即“簡述紅船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說明為什么要弘揚紅船精神,用偉大的精神去推動偉大的實踐。”分別屬于反映類試題和原因類試題。學生在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此題的知識范圍“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屬于微觀考查。然后結合材料分別對兩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要根據民族精神的時代性特征回答出“紅船精神”作為革命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發展和豐富即可。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可分別從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兩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即可。【直通高考】1.A【解析】本題是以“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主題展覽”為背景材料,根據關鍵詞“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可知,符合該展覽主題的是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A符合題意。2.【答案】(2)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愛崗敬業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熱愛工作、忠于職守;要苦練本領、精益求精;要心系人民、甘于奉獻。(3)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解析】第(2)問要求“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其美多吉先進事跡對我們培育和踐行愛崗敬業精神的啟示”屬于啟示類試題。考生在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此題的知識范圍為“文化生活”的知識,屬宏觀考查。然后結合材料中“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郵件在’的敬業精神”“服務藏區30年,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給雪域高原的人們帶動美好生活的希望”“他們用奉獻、忠誠與生命鑄就了愛崗敬業、頑強拼搏的雪線郵路精神”等信息分別從熱愛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苦練本領、精益求精;心系人民、甘于奉獻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即可。第(3)問要求“新中國成立70年來,千千萬萬的勞動者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請寫出其中兩種精神的名稱”屬于開放性探究類試題。此類試題答案具有開放性,考生只需圍繞主題任寫兩個新中國成立后鑄就的民族精神名稱即可。3.【答案】(2)民族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焦裕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弘揚焦裕祿精神,能夠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勵斗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因地制宜,精準扶貧脫貧。(3)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困難,頑強拼搏;勇于探索,創新創造。【解析】(2)解答本題,首先要審設問,本題知識限定明確,中華民族精神,題目類型意義類,問題指向分析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解讀設問和材料,焦裕祿精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民族精神,分析其重要意義,首先要表述清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即中華民族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然后實現焦裕祿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簡單對接后,結合材料具體分析焦裕祿精神的現實意義。具體包括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動力、樹牢人民思想、激勵斗志、因地制宜等方面。(3)本題屬于開放型題目,但此類型題目并不是無止境開放,需要圍繞主題進行分析,本題必須圍繞學習焦裕祿艱苦奮斗精神,數量要求兩個。4.【答案】艱苦奮斗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華,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資源。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有利于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解析】第(2)問,要求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艱苦奮斗精神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意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關鍵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有利于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華民族精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新時代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5.【答案】(2)尊重歷史事實,增強辨別信息真偽、抵御落后文化和錯誤言論的能力。利用網絡等大眾傳媒傳播英雄事跡,抵制和批駁肆意抹黑英雄、歪曲歷史的言行。大力宣傳英雄精神,使群眾懂得英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繼承和弘揚英雄精神。(3)樹立崇高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勤奮學習,掌握為國家、社會、人民作貢獻的本領;深入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解析】第(2)問,屬于措施類試題,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教材上有明確的答案,但本題不能僅僅從弘揚民族精神的措施來答,而是要結合大眾傳媒抹黑英雄的材料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措施,如辨別信息真偽、抵制錯誤言論和落后文化,宣傳、繼承和弘揚英雄精神等。第(3)問,屬于開放型試題,考查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發言要積極向上、堅持正面積極的理念,每條不要超過30個字。可從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勇于實踐等方面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