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霉菌生長情況的觀察與記錄》的微課介紹一.背景說明 《面包發(fā)霉了》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中的第5課。它是繼上一課“食物生熟變化”之后從另一個角度探究食物的變化。本課使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fā)現(xiàn)-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探究面包發(fā)霉的條件,換言之——實驗探究霉菌喜歡的生長環(huán)境是本課的重點,而實驗中對霉菌生長情況的觀察記錄卻是本課的難點。 實驗中霉菌生長情況的觀察記錄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四年級的學生對較長時間的實驗持久性不高,而且具體實驗中應該觀察什么、記錄什么,學生并不明確。所以本微課從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以“霉菌是否喜歡潮濕環(huán)境”的實驗為例,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觀察與記錄,并鍛煉進行長周期實驗的意志品質。二.策劃設計(1)內容分析 本微課的教學內容選擇水分——這個可能影響霉菌生長的因素,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很容易會想到:潮濕的地方東西很容易發(fā)霉,食物放進冰箱里就不容易發(fā)霉。所以選擇水分這個學生易于控制的因素進行實驗探究,既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又符合學生的思維。 要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與記錄,那么前期的實驗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微課中包含了“霉菌是否喜歡潮濕環(huán)境”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的觀察與記錄。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實驗的觀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還需要不斷指導,所以在本微課中對實驗的面包進行了每天觀察并做好記錄,使他們明確記什么,怎么記錄。并對某些情況進行了特寫,不僅是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更是為了增強他們課后自己進行觀察記錄的興趣。 (2)適用對象 本微課主要適用于教師教學,當然對學生的自學、關注食品安全的教育宣傳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3)類型選擇 本微課的表現(xiàn)形式:微影視 本微課的技術手段:錄屏軟件制作(4)組織構 本微課的思維導圖: 本微課的流程圖:(5)技術實現(xiàn) 本微課的拍攝主要由手機、單反相機完成,后期的制作利用PPT以及錄屏軟件完成。(6)制作環(huán)境 本微課視頻是利用PPT錄屏完成的,為MP4格式文件在普通的視頻播放器中均可以播放。三.過程與實錄第一部分:片頭(0分0秒—0分25秒,共25秒)微課課題“霉菌生長情況的觀察與記錄”,并配上片頭音樂,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第二部分:初步認識霉菌(0分26秒—2分24秒,共118秒) 出示一段視頻:用高倍攝像機拍攝到的霉菌在陰暗潮濕環(huán)境中的生長變化。這段視頻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看到霉菌的生長變化過程,這在平時的觀察中是無法看到的,在視覺上給了學生震撼,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從視頻中霉菌生長的旺盛,引出問題:霉菌真的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嗎?第三部分:霉菌生長環(huán)境的實驗探究(2分25秒—5分42秒,共196秒)1.實驗操作(2分25秒—2分50秒,共25秒)首先,出示實驗材料,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操作。這里,讓學生能夠清楚實驗中的注意點,尤其是對比實驗變量的控制,對學生自己的實驗具有指導作用。2.實驗的觀察與記錄(2分51秒—5分42秒,共171秒)按第一天至第八天里,面包上發(fā)霉的變化情況進行詳細地觀察,并會做好記錄,最后將實驗記錄匯集成一張記錄表呈現(xiàn)出來。由于四年級的孩子觀察記錄能力欠缺,課后較長時間的實驗觀察耐心不足,很多時候不知道怎么觀察記錄而導致記錄無效,所以為了是孩子們能觀察得更加詳細,指導他們一天一天地觀察,對觀察中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描述,對于某些時間段里面包發(fā)霉情況進行特寫,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的是能更好的觀察記錄,明確這個實驗應該觀察什么記錄什么?觀察與記錄指導:以表格的形式記錄觀察結果:四.應用建議 本微課視頻在《面包發(fā)霉了》這一課教學應用時,可以放在學生課堂實驗討論之后,實驗操作之前,進行播放。這樣既可以有效指導學生的科學實驗,對比實驗的公平性,尤其是后續(xù)的觀察記錄,因為四年級學生的實驗觀察記錄是欠缺的,尤其是課后的中長期觀察記錄,學生的持久性不高,目的性不強,本微課不僅能對實驗討論的內容進行“消化”和真正的“吸收”,還能提高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尤其能讓學生對后期的實驗記錄產(chǎn)生興趣,并明確觀察內容,記錄方式。這對學生更好地認識霉菌,產(chǎn)生探究興趣,尤其是霉菌的生長環(huán)境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這里還需要強調的是,不能用微課視頻中實驗,作為學生的實驗,得到最終的實驗結論。我們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明白視頻中實驗的結果只是別人的一個研究結果,并不能作為最終的實驗結論,要得到實驗結論,那就需要有更多個的實驗結果來提供支持的證據(jù)。要明白真理時能經(jīng)得住反復實踐的,而不是一次、兩次的實驗。所以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明確自己的每一次實驗都是重要的,都要認真對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