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占據空間嗎》微課實錄背景說明空氣,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質。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及其他氣體和雜質組成。作為氣體的典型代表,空氣無氣味、無味道、透明,而且無固定形狀和體積,密度很小。同時,由于空氣無法直接觀察,學生對空氣的原有認識相對較少,這些造成“空氣”的教學有相當難度。通過本微課的系列活動,學生認同空氣和其他物質一樣,能夠占據空間,知道空氣像液體一樣,占據空間的位置會變化,知道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會變化,這為以后建立“空氣是由粒子組成的,粒子間有空隙”這個科學概念提供體驗基礎。策劃設計本微課以《科學》教材(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和空氣“單元第6課《空氣占據空間嗎》為基點,深入挖掘“占據空間”可以延伸的其他內涵,設計了3個科學活動,每個活動幫助學生構建起1條科學概念,試圖體現“一英里深,一英寸寬”這一教學睿智。內容分析該單元的1至4課研究的是水的流動性、表面張力、測量方法等,而這一課中,學生將探究空氣作為一種物質的基本屬性——能占據空間。這將是學生關于空氣概念發展的一次提升。經過這2個單元的研究,學生逐步認識了固體(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液體(本單元1至4課)、氣體(本單元5至7課)的基本特性,逐步建構起“三態”的概念框架。雖然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對于剛跨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但是經過該單元的第5課的探究,學生對于空氣已經有了一個感性認識,而且擁有了探究水的思考方法與操作經驗,所以,本微課設計的3個活動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適用對象教師研修/教師教學/學生自學/家長學習類型選擇 選擇的表現形式:課堂式 采用的技術手段:錄屏式/錄音式/軟件生成式組織構思 知識點思維導圖: 視頻過程流程圖:技術實現課件版本: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錄屏、錄音、視頻合成軟件:Camtasia Studio 8錄制時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均可,要求網絡通暢,有麥克風。有條件的在專門的錄播室內錄制,也可在安靜無噪音的室內錄制。過程實錄第一部分:片頭(0分0秒~0分11秒,共長11秒)動態呈現微課課題“空氣占據空間嗎”、主講教師姓名及工作單位,并配上片頭音樂,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第二部分:空氣占據空間(0分12秒~02分22秒,共長130秒) 活動材料(如圖1):透明且無花紋的花瓶、黃色乒乓球、裁掉底的無花紋透明的礦泉水瓶子、鉆個小孔的礦泉水瓶蓋、沒有鉆孔的礦泉水瓶蓋 師:我們進行的第一個活動是空氣占據空間嗎? 師:活動材料是花瓶1個、乒乓球1個、裁掉底的礦泉水瓶子1個、鉆了小孔的瓶蓋1個。 師邊示范邊引導:把乒乓球輕輕放入水中,可以發現它浮在水面上。現在用手掌堵住瓶蓋的小孔,并用瓶子下壓乒乓球,可以發現,乒乓球在瓶子的下端,思考:乒乓球為什么不浮上去呢?(停頓2秒)因為瓶子里有空氣。(如圖2) 師邊示范邊引導:我們繼續觀察,移開手掌,可以發現乒乓球浮到了瓶子的頂端,為什么乒乓球現在上浮了呢?(停頓2秒)因為空氣從瓶子里以氣泡形式逃逸,不再占據瓶子里的空間。(如圖3) 師:這個活動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空氣占據空間。 第三部分:空氣占據空間的位置會變化(2分23秒~4分28秒,共長125秒)活動材料(如圖4):透明且無花紋的花瓶、黃色乒乓球、裁掉底的無花紋透明的礦泉水瓶子、小塑料袋、橡皮筋 師:我們進行第二個活動:空氣占據空間的位置會變化嗎? 師:活動材料是花瓶1個、乒乓球1個、裁掉底用塑料袋封住瓶口的瓶子1個。 師邊示范邊引導:擠癟塑料袋,手掌抵住瓶口,用瓶子把乒乓球往下扣,前一個活動中我們知道空氣占據著瓶子里的空間,所以乒乓球在瓶子的下端。(如圖5)松開手掌,可以發現乒乓球上浮,說明空氣不再占據瓶內的空間。(如圖6)那么空氣到哪里去了呢?(停頓2秒)空氣到了塑料袋,使塑料袋鼓脹。 師邊示范邊引導: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乒乓球再次下沉?(停頓2秒)擠壓塑料袋,讓空氣再次占據瓶內的空間。(如圖7) 師:這個活動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空氣占據空間的位置會變化。第四部分: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會變化(4分29秒~5分45秒,共長76秒)活動材料(如圖8):透明且無花紋的花瓶、裁掉底的無花紋透明并用記號筆畫有圈的礦泉水瓶子、礦泉水瓶蓋 師:我們進行第三個活動,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會變化嗎? 師:活動三的材料是花瓶1個、裁掉底并用記號筆畫有圈的礦泉水瓶子1個,礦泉水瓶蓋1個。 師邊示范邊引導:下壓瓶子,可以發現,瓶子里面的水面在第3條線圈。(如圖9)我把瓶子逐漸往上提,現在瓶子里的水面在第1條線圈。(如圖10) 師: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停頓2秒)空氣可以被壓縮。也就是說,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會變化。 應用建議本微課的第一個活動為“空氣占據空間”,并延伸出了 “空氣占據空間的位置會變化”和“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會變化”這2個活動,建議在學習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空氣占據空間嗎》前自學或課后拓展時使用,也可以在學校科技類社團或家庭小實驗室里當做課外趣味實驗視頻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