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2020學年度一年級上冊科學學科教學計劃教材分析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小學科學,內容立足于學生,是一套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的、充分體現新的教學理念的、與世界小學科學教育相接軌的、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目的的新型教科書。教材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基本落實了新的國家課程標準。第一單元走進科學,通過了解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使孩子們對科學形成一個具體的概念,能夠分辨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工作區別。培養他們正確的科學觀念,即科學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科學家,拉近科學與孩子們的距離,讓孩子們不再認為科學是虛無縹緲的詞語。第二單元用感官觀察,培養孩子們科學觀察的習慣。讓孩子們能夠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提高了科學素養,也增加了他們感知周圍世界的能力。第三單元用大腦思考,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規范他們的思維方向,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思考。第四單元用雙手創造,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二、三、四這三個單元,相輔相成,從學生的感官、大腦和雙手出發,培養他們基本的科學素養,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一個單元像工程師那樣,更是拉近了孩子們與科學的距離,增強他們的科學認同感和參與感,對科學兩個字不再是遠遠地觀望,而是切身參與體會。二、學情分析1、整體學習狀況: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進校門,年齡小、愛說、愛動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學習習慣也未養成。2、已有知識、經驗:參差不齊,少部分學生有豐富的課外知識積累,平時注意對各類事物的觀察,表現出對大自然、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但課外書閱讀貧乏,無法建立起必要的學習聯系;部分學生對大自然、對科學陌生,無法適應。3、兒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科學學習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動手做小實驗,這種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必將成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科學學習強大內驅力和學習動力。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引領學生認識自己身邊的各種各樣的科學,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觀察科學,學生在親身觀察和動手測量中,感知物體有大小及形狀的不同。認識一些測量工具,體驗不同工具的測量方法以及準確性,讓學生學會運用感官獲取事實證據,區分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了解人造物。過程與方法: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運用已有知識作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能用自己擅自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欲望。珍愛并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客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和交流。教學重點四個內容:走進科學、用感官觀察、用大腦思考、用雙手創造。教學難點學生怎樣觀察、怎樣思考、如何發現、協調的動手操作。教學措施首先加強我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創設科學探究的情景,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充分利用課程和校本資源,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充分運用教具、現代媒體、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教學進度安排表:周次 教學內容 教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重點與難點 教前 準備 1 \ 4周 第一單元 1、小小科學家 2、小小工程師 3、上好科學課 3 1、做滾小球實驗并能有所發現。2、認識到不僅科學家能做科學研究,我們也能做科學。3、通過交流工程師的杰作,意識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程師的發明創造。4、能夠說出科學教室與一般教室的不同。5、通過比較水的多少的活動,認識到科學課上要遵守規則。 1、認識科學家的工作,知道科學家是發現大自然奧秘的人。2、知道工程師是做什么的,經歷制作一件物品的過程。3、能夠在活動中有規則意識并主動遵守。 軌道,鋼珠,絨布,鉛筆,吸管,小木棒,瓶子,顏料等 5 \ 8 周 第二單元 4、認識感官 5、感官總動員6、借助工具觀察 3 1、識別感覺器官,運用某種感官觀察并描述事物的特點。2、通過做動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的活動,獲得關于事物的更多信息。3、使用簡單的工具幫助感官觀察事物,發現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4、與同學共同完成觀察活動,交流自己的發現,感受發現的樂趣。 1、知道利用感官觀察,可以獲得關于事物的很多信息。2、知道全面認識一種事物需要動用各種感官。3、知道使用簡單的工具可以觀察到事物的更多細節。 聲音的片段,蠟燭,火柴,放大鏡 9 \ 12 周 第三單元 7、做個小偵探 8、暗箱里的秘密9、樹葉變黃了 3 1、通過一系列有結構的猜想活動,認識什么是事實、什么是猜想。2、知道猜想要有依據,猜想不一定正確,猜想需要驗證。3、借助解暗箱活動,體會當意見不一致時,交流、磋商、討論的重要性。 1、將觀察到的事實與已有的生活經驗建立合理的聯系。2、猜暗盒里障礙物的位置。3、對樹葉變黃的過程進行合理猜想。 碰碰球,暗盒,各種樹葉 13 \ 16 周 第四單元 10、自然世界與人工世界 11、衣食住行的變化 12、輪子的故事 3 1、觀察自然物和人造物,知道自然物構成了自然世界,人造物構成了人工世界,體會自然世界的神奇和人工世界的偉大。2、利用自然物制作一件物品,體會自然物與人造物的關系,感受用雙手創造的樂趣。3、通過使用工具加工食品,體驗工具帶來的方便。 1、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2、了解古代人與現代人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3、了解輪子的作用和發明過程。 樹枝,石塊,古代人和現代人生活的視頻,輪子,紙盒,吸管等 17 \ 18 周 第五單元 專項學習:像工程師那樣…… 2 1、能動手動腦,設計出滿足一定需求的氣球小車,并向同伴展示。2、初步了解工程活動的三個基本環節:明確問題、設計制作和展示分享。 制作氣球、小車 紙, 筆, 氣球,吸管,膠帶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