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 學 導 學 案 課題做酸奶課型新授課(1)、介紹模擬實驗,學生說出實驗中各物品、環節模擬的是什么?(2)、進行實驗——細菌繁殖第八代以后的數量。(3)、預測第21代細菌的個數。(4)、學生實驗后匯報感受。5、討論并交流: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了解細菌的功與過1、學生閱讀資料,談一談細菌的有功之處。2、教師小結。3、學生閱讀資料,談一談細菌的 “過”。4、教師小結。5、談話:對待細菌,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四、認識病菌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1、提問:病菌是通過什么途徑侵入人體的呢?2、模擬病菌通過皮膚接觸傳染的活動。3、討論:還有什么其他途徑會使病菌傳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知識超市細菌繁殖的主要方式:二分裂繁殖。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學習目標能嘗試自己動手做酸奶,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發酵變成的。知道細菌是一類分布極廣的微生物,以及他們對人類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知道減少致病細菌的方法。重點難點1、做酸奶的活動。2、在模擬細菌繁殖的實驗中計算細菌繁殖個數。環節導 學 流 程一、學習制作酸奶的方法1、教師:同學們都吃過酸奶嗎?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嗎?2、學生交流:(1)吃酸奶的感受。(2)猜測酸奶是怎樣做成的?3、布置任務:回家制作酸奶,下次帶來大家一起品嘗。二、認識細菌及酸奶的成因1、教師:為什么牛奶會變成酸奶?2、學生分組討論,進行組內交流,最后由各小組長在全班交流。3、教師小結:(1)、細菌的基本形態特點及分布 (2)、細菌與人和自然的關系 (3)、細菌的繁殖4、模擬細菌繁殖的速度做酸奶注意:溫度,保持35℃--40℃衛生,所有器皿必須消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