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八年級思想品德學案第六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課時:一課時 課型:知識梳理課重點知識梳理(問答式)1.自己認為大自然美在哪里?2.怎樣鑒賞大自然之美?3.導致大自然物種減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種的減少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影響?4. 我們如何認識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5. 大自然面臨的威脅有哪些?6.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有什么意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然界的生物?7. 我們應該如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8.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自身做起美化自然,保護環境呢?9.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怎么組成的?10.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11.青少年應怎樣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作貢獻?典型題例例題1(聊城市)右圖為2008年奧運會環境標志。綠色奧運是北京奧運會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該標志由人與樹為主要形態,綠色的線條如舞動的彩帶,環繞交錯,一筆描出,仿佛茂密的樹冠,又似盛開的花朵,充滿無限的生機和希望,樹冠與人組成參天大樹。這表明 ( )①我國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 ②我國已不存在嚴峻的環境問題 ③綠色奧運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④舉辦綠色奧運能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環保意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解答此題的便捷途徑是排除法。顯然②項觀點錯誤,我國仍然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形勢,必須長期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排除有②的選項,故選B。例2. (濟寧市)我市在街頭設立了自來水洗手處。一日,自來水嗶嘩地流著,一位小朋友撥開旁觀者,踮起腳,伸出小手擰緊水龍頭……上述情景給你的感受是①市民的環保意識都很強 ②環保行動要從我做起 ③環境保護需要全民參與、人人動手 ④環保行動應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 解答此題的便捷途徑同樣是排除法。①項的說法太過于絕對,在選擇中對這樣的說法要多加考慮。其他三項體現了人人都為環境保護做貢獻。例3. 八年級學生小萍是學校的“環保小明星”,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義務植樹、環保宣傳、環保募捐等活動。小萍的媽媽很會持家過日子,買冰箱要含氟的,因為便宜;買洗衣粉要含磷的,因為價廉;丟生活垃圾,從不分裝,因為省事……小萍總是教育媽媽要加強環保意識,不能為省小錢而費大錢,損人利己。小萍的說教給了擔任化工廠廠長的爸爸以深刻的啟迪。爸爸負責的化工廠為了省錢,未安裝污水凈化裝置,此時正因為排放污水不達標而被環保監察部門責令停工整改,每天損失幾百萬元的產值。(1)你對小萍一家三個人的言行有何看法?(2)小萍認為污染和破壞環境是省小錢而費大錢,損人利己的行為,你認為她的觀點正確嗎 (3)你從小萍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示 解析: 本題通過選取生活中的小場景,然后變換視角,發掘隱義,以小見大, 考查我們對環保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同齡人小萍的視角展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氣息濃厚,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回答第一問時,結合環保知識及相關法律,評價三人的言行是否正確,對三人的做法分別持何種態度,并說明理由。第二問屬于辨析題,首先要對觀點進行判斷,小萍的說法是部分正確,部分錯誤,也就是片面的;然后,結合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等觀點展開說明。第三問主要是考查我們從小萍的言行中悟出了哪些道理,即青少年保護環境的具體做法,結合教材所述答出即可。答案:①小萍認為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是省小錢而費大錢,這種觀點是對的。為了片面追求暫時的經濟發展,或為了取得眼前的經濟效益而去污染破壞環境,是得不償失的。因為環境污染與破壞造成的影響一旦形成,將嚴重影響和制約人類整體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是很難在短期內消除的,治理的代價也是昂貴的。②但是小萍認為這是利己的行為是不夠正確的,以長遠利益來看,這種行為既害人也害己。(3)中學生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增強法制觀念,提高環保意識,落實環保行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課堂自我監測一、單項選擇1.(福州市)國務院印發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一2020年)提出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保持在18.18億畝。這體現了我國堅持 ( )①科學發展觀 ②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④可持續發展戰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益陽市)“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一小時,展示公眾對達成全球新的應對氣候變化協議的支持。2009年,有包括中國在內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個城市參與這一活動。對我國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認識正確的是 ( )①能夠喚醒人們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 ②這是我國從世界的高度著想,積極解決世界性問題的表現 ③保護了環境,節約了能源 ④熄燈一小時,無論從那個方面來看,都無意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大興安嶺市)2008 年8 月1 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活動的通知》 列出了10 項主要行動內容,比如:每周少開一天車、三層樓以下(含三層)原則上停開電梯等。這些舉措有利于( )A.節約自然資源,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B.使人們認識到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C.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D.把節約能源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4.(浙江省)為檢驗“限塑”和普及環保袋的工作成效,某市統計局對3000戶居民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該市 ( )①限塑工作初顯成效 ②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③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④“白色污染”已經消除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1. (重慶綦江)2008年7月20日,“五個重慶”——“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和“健康重慶”,作為重慶發展的新目標、新追求,首次在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上濃墨重彩地提出,成為重慶的戰略決策。請依據教材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森林重慶”的提出,體現我市堅持了國家的什么基本國策和戰略 (2)在建設“森林重慶”的過程中,你能做些什么 (2分)2. (麗水卷)材料一:據統計,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3噸石油。在中國每天大約用掉30億個塑料袋。全國塑料廢棄量每年超過300多萬噸,而塑料的降解一般需要100到200年時間。材料二:2007年底,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二中分別說明了什么 (2)你認為下發“ 限塑令”的目的是什么 還有哪些有效方法解決材料一中的問題 請你為“ 限塑令”的實施設計一條宣傳標語(3)通知發布后,一些同學認為是否使用塑料袋,是大人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參考答案課堂自我監測一、單項選擇1.C 2.D 3.A 4.A二、材料分析1.(1) ①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可持續發展戰咯.(2) ①積極參加植樹造林。②宣傳環保的相關知識。③同破壞植被和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2.(1) 材料一:能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材料二:國家對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進行了必要的干預和管理。(2)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①這種觀點不對。依法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青少年也不例外。②我們青少年是未來環境保護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更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③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依法保護環境。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