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第6節 物質的分離第1課時新知導入猜猜這是什么?新知講解物質的結晶方解石瑩石金剛石明礬晶體特點:晶體:固體非晶體:食鹽、明礬、水晶、金屬等玻璃、橡膠、塑料、蠟燭、松香等形狀規則,固定熔點。橡膠非晶體沒有規則的幾何形狀,沒有固定的熔點思考:我們所吃的食鹽是如何從海水中提煉出來的?蒸發溶劑把海水引進鹽田,利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海水中的水分越來越少,開始析出鹽的結晶。結晶的形成1.蒸發溶劑2.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飽和溶液 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純堿,那里的農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試用你學過的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 思考:氯化鈉: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變化不大,宜采取蒸發溶劑(蒸發其中的溶劑)所以夏天曬鹽純堿: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宜采用冷卻飽和溶液的方法獲得晶體,所以冬天撈堿。實驗:硫酸銅的制備和生長含有結晶水的化合物稱為結晶水合物,如膽礬、石膏等物質。而食鹽、硝酸鉀和硫酸鋇等物質不含結晶水。無水硫酸銅粉末 硫酸銅晶體硫酸銅溶液白色藍色藍色結晶水合物五水硫酸銅——俗稱膽礬二水硫酸鈣——俗稱生石膏十水碳酸鈉——俗稱純堿或洗滌堿十二水硫酸鋁鉀——俗稱明礬七水硫酸鎂——俗稱瀉鹽結晶水合物風化現象:結晶水合物在室溫下不太穩定,在干燥的空氣里會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的現象。潮解現象:晶體放在空氣里,會逐漸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濕,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為飽和溶液甚至稀溶液的現象。如氯化鈣、氯化鎂和氫氧化鈉等。思考: 夏天上完體育課大汗淋漓,回到教室,風扇一吹,汗都干了,脖子和衣服上卻有了固體粉末。 (1)汗液是溶液嗎? (2)固體粉末是什么? 它是怎樣形成的呢?鹽分汗液蒸發結晶是思考: 為什么提取食鹽和制取氫氧化鈣晶體時都不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析出食鹽的量很少;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課堂總結物質的結晶晶體:1. 固體非晶體:形狀規則,固定熔點。形狀不規則,無固定熔點。2. 晶體的形成方法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飽和溶液1.下列關于晶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晶體都是透明的 B.晶體就是結晶水合物 C.晶體都含有結晶水 D.固體物質不一定是晶體課堂練習D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晶體的是( ) A.玻璃 B.食鹽 C.明礬 D.鐵A3.將60oC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到20oC,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溶解度減小 B.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 C.溶質的質量不變 D.溶質的質量減小C4.600C時一杯飽和硝酸鉀溶液中懸浮著一小球,當溫度慢慢降低后,小球將( ) A.繼續懸浮 B.上浮 C.下沉 D.都有可能C5.室溫下,飽和氯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有少量固體析出,這是因為( ) A. 氯化鈉的溶解度減小 B. 溶劑質量減少 C. 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小 D. 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B 由于分子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從宏觀角度看,把硫酸銅晶體放入飽和的硫酸銅溶液中不會繼續溶解,但是從微觀角度看,一塊硫酸銅晶體上可能左邊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時,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質量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溶解和析出平衡,質量不變,形狀發生變化。6.若往硫酸銅飽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塊敲碎的硫酸銅晶體,條件不變,靜置幾天后,硫酸銅晶體(假設溶劑不蒸發掉)( )。 A.形狀和質量都不變 B.形狀不變,質量增大 C.形狀改變,質量不變 D.形狀不變,質量減小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物質的分離第1課時.pptx 冷卻熱飽和溶液.mp4 顯微鏡下的食鹽晶體.mp4 海水曬鹽.mp4 硫酸銅晶體.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