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民的政治生活》單元復習與鞏固考點解讀考點提示1.我國的國家性質: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2.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和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負責任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知識經緯二、要點精析關鍵詞:國家 公民(一)、國家問題1.人民民主專政的最大特點:對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2.人民民主的特點具有廣泛性與真實性廣泛性的表現:人民享有的權利廣泛;享有民主的主體廣泛。真實性的表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隨著經濟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實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典型例題】【例題1】截至2012年,福建省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提高到240元,省定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1800元。上述改善民生的做法,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具有( )A.政治保障 B.物質保障C.法律保障 D.制度保障解析:政府提高低保標準用于改善民生,體現了民主的真實性。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有制度、法律、物質的保障。改善民生體現了物質保障,故選B。答案:B【例題2】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體系,覆蓋了超過95%的人口,超過8億的農村人口也首次獲得了基本保障。中國政府還致力于推進大病醫療保障以減輕患者疾病經濟負擔。這表明( )①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實現?、谌嗣衩裰骶哂袕V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④國家開始尊重和保障人權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獲得了基本保障”“ 減輕患者疾病經濟負擔”說明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實現,體現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①③正確,故答案選C。答案:C(二)、公民問題1、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政治權利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公民參與國家管理和社會管理的基礎和標志)(2)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重要方式,但自由要在憲法和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使)(3)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控告權)政治義務(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3)遵守憲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2、參與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則(1)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2) 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3) 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沒有特權,立法上是不平等的。即指平等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和適用法律。但不能說權利與義務是相同或一樣的。權利與義務在法律上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權利和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是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要求: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公民在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時,要把維護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3、公民如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1)遵循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2)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和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原則。(3)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才能確保有序的參與。4、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公民要積極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1)民主選舉我國的選舉制度是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并采取差額選舉。人大代表的選舉→縣及縣以下:直接;縣以上(全國、省、市):間接。 (各級人大代表的選舉:差額選舉)鄉及鄉以上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人員→間接。居委會、村委會→直接。(2)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3)民主管理(實行基層民主或實行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機構:村(居)委會→性質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自治的內容:1)民主選舉當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2)村民通過村民會議民主決策村務。3)村民利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來民主管理村務。4)村民通過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來民主監督村干部。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實行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的意義)?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 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 實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我國正把它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有利于逐步增強和提高公民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有利于維護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典型例題】【例題1】所謂曬客,指的是那些熱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視頻等方式將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經歷放在網上曝光、與人分享的網友。曬客族的一個口號就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边@種觀點( )A.是正確的,因為網絡是一片無拘無束的天空B.是正確的,因為公民不是網絡世界的權利主體C.是錯誤的,因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圍內的自由D.是錯誤的,因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解析:本題易誤選A、D,錯在學生對自由的理解有誤。公民既是現實世界的權利和義務的主體,也是虛擬世界的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圍內的自由,C正確。答案:D【例題2】在《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制定過程中,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曾就《綱要》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在這里,公民是通過________參與《綱要》的制定。( )①信訪舉報制度 ②輿論監督制度?、壑卮笫马椛鐣局贫取、苌缜槊褚夥从持贫?br/>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這是公民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③④正確。①②是民主監督的方式,不符合題意。答案:D【例題3】閱讀材料,據此回答問題。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參戰國。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消滅并牽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僅保衛了國家,而且為二戰的最終勝利做出重大貢獻。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2014年,我國通過立法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并舉行隆重紀念活動,以此銘記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運用《政治生活》知識,結合材料說明我國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解析:本題考查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需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教材里沒有“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的直接表述。注意要從公民和國家兩個角度分析,即公民對國家的義務、國家對公民的保護。答案:①公民具有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面對外敵入侵,公民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為國家的繁榮強大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②國家具有保護公民權益的職責。國家維護公民生命、自由等權利,為公民生活與發展提供和平環境,增強公民的愛國主義情感。③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鞏固練習選擇題1.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2014年已開展“清源2014” “凈網2014”“秋風2014”“固邊2014”等4個專項行動,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 600余萬件,查處各類案件8 300余起,關閉非法和傳播有害資訊網站、欄目1萬多家,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開展這些專項行動,體現了( )①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谖覈拿裰魇侨竦拿裰鳌、壅U先嗣衩裰鳌、芪覈嗣衩裰鞯膹V泛性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③④2.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表明,我國公民平等地( )①享有權利?、诼男辛x務 ③適用法律 ④制定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近年來,個別人出于惡作劇或為提高個人網上空間點擊率等目的,發布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虛假謠言等視頻有害信息,造成了不良影響,觸犯了有關法律。公安機關對相關違法人員分別處以處罰。這表明( )①公民在網絡上是沒有言論自由的 ②公民的自由總是在法律規范內的自由 ③公民只有先履行義務,才能行使權利④公民有使用網絡的權利,也有維護網絡安全的義務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③④4. “壩壩舞”作為大眾健身活動,已成為重慶的一大特色,但也因其擾民引起極大爭議。甲同學家樓下廣場“壩壩舞”音樂聲音太大,影響了家人日常休息。對此,甲同學應該( )A.在網絡上發表言論,號召網友抵制“壩壩舞”B.向“天天630”節目投訴,行使公民的監督權C.組織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議,要求取締“壩壩舞”D.向政府機關反映,要求解決“壩壩舞”擾民問題5.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通過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突出宣傳傳播有害視頻的社會危害和法律后果,引導網民自覺抵制、主動監督有害信息,形成震懾效應。這啟示我們應依法行使( )A.言論自由 B.批評建議權C.申訴控告權 D.知情權6.網絡輿論猶如一面折射現實生活的鏡子,大大拓展了國人的言論空間,時刻影響著社會生活。然而,一些居心不良之人也借用網絡散布謠言,中傷他人,制造恐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風轉載,混淆視聽。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公民應遵守法律法規,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序參與政治 ②言論自由是公民的政治權利,政府應保護公民的一切言論自由 ③中學生對網絡言論應多看少論,對所有觀點不質疑不批評 ④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公民也要正確處理好權利和義務的關系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7.協商民主指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及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時,需要在全社會開展廣泛協商,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從參政協商到立法協商,從市民論壇到電視問政,從價格聽證到專家咨詢,協商民主的形式日益豐富。發展協商民主( )A.屬于政府的“陽光工程”B.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C.提高了政治決策的公眾參與度D.旨在強化公眾對政治決策的監督8.某市政府近年來每月舉辦一期“市民論壇”,群眾和市領導面對面交流,市電視臺將每期的“市民論壇”進行錄播。經電視臺統計,“市民論壇”的收視率有時并不亞于某些熱播電視劇。讓群眾與領導通過“市民論壇”進行面對面交流,有利于( )①人民群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谌嗣袢罕娒裰饕庾R的增強和政治素養的提高 ③政府決策更加科學 ④決策機關和公民共同制定政府的重大決策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9.近年來,在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貪污賄賂案中,80%以上的線索來源于群眾舉報。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檢察機關都設立了舉報電話和網站。這給公民的啟示是( )①要善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谝鰪娯熑胃小、垡鰪姍嗬c義務意識?、転榫S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不惜一切代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 貨車司機任某不同時間在同一路段,因為相同的違法行為被處以不同額度的罰款,他對此感到不滿,便將幾張罰單傳到市長信箱。市政府對此高度關注,不久便出臺了《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規定》,細化了行政執法的自由裁量權。任某將罰單傳到市長信箱是( )A.政府開展行政執法的重要依據B.公民參與基層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C.公民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監督權D.公民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二、非選擇題11.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其區別在于:是否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否依法行使________、履行________;是否正確處理________的關系。1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北京市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北京市發改委就階梯電價改革方案舉行了聽證會。25位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均同意實行階梯電價,17位代表贊同基準電量240度,并對基準電量的設定、對弱勢群體的補貼、階梯電價的實行時間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議,認為方案的具體內容尚需完善和補充。 (1)你認為參加電價改革聽證會需邀請哪些方面的代表?(至少寫出三方面) (2)請說明公民參加電價改革聽證會的意義。13.材料一 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以有序實現市民化為首要任務,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城鎮的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功能問題,缺乏產業支撐和服務配套,轉移到城鎮的農民的就業和生計就難以保障;城鎮化的速度和城市規模問題,城鎮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規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慮城市承載能力,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關系問題,走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材料二 農民工是城鎮化進程中涌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廣東省某中心鎮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求各社區充分發揮社會融合功能,鼓勵農民工積極參與社區自治、同歷決策過程,促進農民工與城鎮居民和睦相處。(1)結合材料一,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公民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怎樣做到有所作為。(2)結合材料二,說明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社區自治和決策體現“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答案與解析:1.B 解析: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開展的這些專項行動,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政府在保障人民民主,①③正確,④錯誤;②我國的民主也不是全民的民主,也帶有階級性。2.A解析: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沒有特權,立法上是不平等的。即指平等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和適用法律。但不能說權利與義務是相同或一樣的。3.C解析:公安機關對發布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虛假謠言等視頻有害信息的相關違法人員分別處以處罰。這表明公民的自由總是在法律規范內的自由,公民有使用網絡的權利,也有維護網絡安全的義務,②④正確,①錯誤;③與正確認識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4.D解析:本題考查公民應合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A、B、C都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不當的行為,應舍去。B錯誤,監督權是指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5.A 解析: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將通過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引導網民自覺抵制、主動監督有害信息。這啟示我們應依法言論自由,A正確;其余選項材料未體現。6. D 解析:一些居心不良之人也借用網絡散布謠言,中傷他人,制造恐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風轉載,混淆視聽。這就要求公民應遵守法律法規,有序參與政治,要正確處理好權利和義務的關系,①④正確;②中的“保護一切言論自由”說法錯誤;③的做法也不可取。7.C 解析:協商民主的主體不是政府,故 A、B 錯誤;協商民主的形式廣泛,可以提高參與度,故 C 正確;協商民主主要是強化對決策的參與,而不是監督,故 D 不符合題意。8.D 解析:公民不能制定政府的決策,排除④。 9.A 解析:公民應負責任地行使監督權,④說法錯誤,選A。10.C解析:本題考查民主監督。政府執法的依據是法律法規,A錯誤。材料涉及的是公民與政府的關系,B與材料無關。任某的做法是行使監督權利的重要體現,C符合題意。D混淆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11.法律 規則 程序 政治權利 政治性義務 權利與義務12.(1)如:電力部門的代表、市民代表、企業代表、媒體代表等。 (2)①公民通過價格聽證參與政府決策,發表意見和提出建議,有利于決策反映民意,民主決策;有利于決策集中民智,科學決策。 ②公民參加電價改革聽證會,有利于促進公民對于電價改革的理解,促進決策的實施;提高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增進公民的社會責任感。13.(1)①依法民主選舉,提高選舉素質,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審慎投票,選出人民信賴的代表。②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積極參與民主決策,為城鎮化建設的科學民主決策作出貢獻。③通過村民或城市居民自治,依法直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管理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④通過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民主評議等方式,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利,促進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關于城鎮化建設的工作。 (2)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積極促進農民工融入社區管理,體現了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②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進農民工融入社區管理,有利于農民工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③民意是正確決策的信息資源,農民工同歷決策過程,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④實行基層群眾自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徑,鼓勵農民工積極參與社區自治,有利于保障他們當家作主的權利,促進社會和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