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學習目標1.國家、階級等概念;2.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3.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4.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的基本條件。重點難點1.學習重點: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階級和國家是怎樣產生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和意義。2.學習難點: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原因;為什么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課前預習(要熟記課本重點知識,加深理解,注意運用)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1.(1)___________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階段。如果把原始社會比作人類的童年,那么這個童年期長達二三百萬年,其中絕大部分時期處于(2)___________,那時,人們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為生。距今約一萬年前,人類進入了(3)___________,原始畜牧業和農業開始出現,人們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生產者。那些得益于畜牧農耕而實現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為(4)___________。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使人們不得不(5)___________,(6)___________,在生產中結成平等互助的關系,平均分配勞動產品,這是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原始社會末期,(7)___________的改進,大大推動了(8)___________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9)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10)___________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最早歸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產工具和牲畜,后來(11)___________,這標志著(12)___________的確立。(13)___________的加劇,使氏族成員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漫長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了。2.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逐漸形成兩大地位不同的集團——(1)___________,前者處于剝削者的地位,后者處于被剝削者的地位。所謂階級,就是(2) ___________。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人類社會最早形成的兩大對立階級。(5)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的矛盾,是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必然遭到奴隸的反抗。奴隸主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建立了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這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家——(6)___________產生了。國家是(7)___________。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8)___________的廣泛使用、(9)___________的出現、(10)___________的發明和應用、(11)___________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二、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1.奴隸社會后期,當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水平時,出現了封建制生產關系。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這樣,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當奴隸制日漸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時,就被封建制生產關系所替代,這是(2)___________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封建社會里,(3)___________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地主階級正是憑借對土地的占有,使農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從于地主階級的奴役。(4) ___________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5)___________。此外,地主階級還利用高利貸,強迫農民交納苛捐雜稅、從事各種徭役來剝削農民。在封建社會,(6)___________是兩個基本階級,這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面對地主階級的(7)___________,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斗爭,常常由分散的小規模的抗租抗稅運動,發展成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或農民戰爭。封建社會后期,隨著(8) ___________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封建社會內部萌生出來。2.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2)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歷史上,西方資產階級(3)___________促使這兩個條件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決不是一個田園詩般的過程,而是—個充滿侵略、征服、掠奪、殘殺和奴役的過程。(4)___________,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生以(5)___________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是(6)___________,即相對于(7)___________,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是:(8)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9) 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矛盾尖銳化時,社會生產結構會嚴重失調,一方面社會生產大規模增長,另一方面工人階級因資本家的剝削日益貧困化,從而造成社會生產嚴重過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10)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11)______________________。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并雇傭工人進行生產,為了追逐自身利潤最大化,不斷加大對工人的剝削;廣大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在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成為受苦最深的階級。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采取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但這些措施沒有也不可能改變(12)__________。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13)___________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14) ___________。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15) ___________的程度越高,(16) ___________就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的手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1.假如人類社會的歷史是240萬年,我們把這240萬年看作一天,那么大約從0點到23點54分,人類都處于舊石器時代;大約從23點54分到23點57分,人類都處于新石器時代;大約從23點57分開始,人類才進入文明時代。如果把原始社會比作人類的童年,那么這個童年期占到人類社會歷史的99.98%。為什么人類的童年這么漫長?2.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是什么?3.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原始社會被有剝削、有壓迫的奴隸社會代替是歷史的進步嗎,為什么?自主探究二:1.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論證“只有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階級;只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產生階級。”2.國家是如何產生的?自主探究三:1.奴隸制與封建制的生產關系有什么異同。2.什么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方式有哪些?自主探究四:1.結合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分析上述材料,談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表現和特點。2.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必須具備什么基本條件?西方資產階級是如何促使這兩個條件形成的?3.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和意義是什么?4.根據不同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現,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5.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為什么?自我檢測1.達爾文在環球考察中記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歐洲人來到美洲的火地島,送給島上居民一條被子。不料接受贈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塊塊布片,分給當地的每一個人。好端端的被子變成沒有用的碎布片。這分送布片的舉動主要說明( )A.當時居民不需要被子B.當地居民仍然保持著平均分配的原始習俗C.當地人實行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D.當地居民睡覺沒有使用被子的習慣2.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的偉大,但同時也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這里沒有統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這表明( )①氏族制度的偉大之處在于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②民族制度的局限性在于它與極低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③氏族制度不能過渡到階級社會④階級的產生是以生產力發展到有一定剩余產品為前提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3.只有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階級;只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產生階級。這表明( )①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 ②階級的產生與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 ③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各種集團 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階級產生的根本原因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在階級社會里,剝削階級都要靠剝削他人的勞動來發財致富,被剝削階級要被迫為剝削階級提供無償勞動。就這一點來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共同點是( )A.剝削的基礎相同 B.剝削的形式相同C.剝削的本質相同 D.剝削的程度相同5.私有制的產生、封建制生產關系的萌芽以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出現,從根本上說都是________的結果( )A.手工業者分化 B.商品交換發展C.階級斗爭激化 D.社會生產力發展 6.馬克思指出:“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是由看不見的線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這根“看不見的線”是指( )A.工人對資本家的人身依附關系 B.資本主義剝削關系C.資產階級國家政權 D.資本主義私有制7.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B.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C.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D.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8.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和對他們的剝削。”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 )A.工人被雇傭的地位沒有改變B.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沒有改變C.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依然存在D.工人階級的生活待遇沒有資本家高參考答案課前預習一.1.(1)原始社會 (2) 舊石器時代 (3)新石器時代 (4)人類文明的搖籃 (5)共同勞動 (6)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7)生產工具 (8)生產力 (9)個體勞動 (10)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 (11)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 (12)私有制 (13)貧富分化2.(1)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2)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集團 (3)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奴隸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4)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5)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6)奴隸制國家 (7)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8)金屬工具 (9)城市 (10)文字 (11)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二.1.(1) 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 (2)生產力 (3)封建土地所有制 (4)收取地租 (5)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 (6)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 (7)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 (8)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2.(1)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2)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 (3)依靠暴力、通過掠奪 (4)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5)生產過剩 (6)相對過剩 (7)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 (8)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 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9)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10)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11)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 (12)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 (13)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4)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 (15)生產社會化 (16)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1.【答案】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與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這使原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變化非常緩慢,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歲月。2.【答案】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最早歸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產工具和牲畜,后來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這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貧富分化的加劇,使氏族成員的地位越來越不平等,漫長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了。3.【答案】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和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自主探究二:1.【答案】原始社會末期,隨著金屬工具的出現,生產有了一定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剩余產品,這才有了產生剝削和階級的可能,由于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使個體勞動代替了共同勞動,從而引起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出現,使氏族成員的貧富分化加劇,這時人剝削人成為客觀需要,階級的產生也就由可能變為現實。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階級的出現與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這證明了“只有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階級;只要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產生階級。”2.【答案】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逐漸形成兩大地位不同的集團——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前者處于剝削者的地位,后者處于被剝削者的地位。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奴隸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必然遭到奴隸的反抗。奴隸主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建立了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這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奴隸制國家產生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自主探究三:1.【答案】兩種生產關系在本質上都是剝削制度。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奴隸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這樣,農民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有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2.【答案】在封建社會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封建地主階級正是憑借對土地的占有,使農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從于地主階級的奴役。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此外,地主階級還利用高利貸,強迫農民交納苛捐雜稅、從事各種徭役來剝削農民。自主探究四:1.【答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表現:在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出現了手工工場和勞動力市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與封建社會農民對地主明顯的人身依附關系相比較,工人看起來擁有人身自由,但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的條件下,他們不受雇于這個資本家,就得受雇于那個資本家,終歸無法擺脫被雇傭、受剝削的命運。相對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導致農民依附于地主的繩索,資本主義私有制如同看不見的鎖鏈,使工人所謂的人身自由徒有虛名。2.【答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要有大批失去生產資料、有人身自由、能夠自由出賣勞動力的人;要有開辦資本主義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當作資本。在歷史上,西方資產階級依靠暴力、通過掠奪促使這兩個條件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決不是一個田園詩般的過程,而是—個充滿侵略、征服、掠奪、殘殺和奴役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3.【答案】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新興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已經顯示出很大優勢。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興資產階級的這種優勢難以充分發揮,只有推翻封建政權,才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于是,新興資產階級和他們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利用勞動人民的力量,發動了向封建地主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4.【答案】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是: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 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當矛盾尖銳化時,社會生產結構會嚴重失調,一方面社會生產大規模增長,另一方面工人階級因資本家的剝削日益貧困化,從而造成社會生產嚴重過剩。經濟危機難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5.【答案】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并雇傭工人進行生產,為了追逐自身利潤最大化,不斷加大對工人的剝削;廣大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在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成為受苦最深的階級。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采取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但這些措施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就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的手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自我檢測1.B 2.D 3.B 4.C 5.D 6.D 7.A 8.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