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6張PPT。舊知回顧;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時間、標志、口號、活動基地、代表人物和成就、內容、性質、影響;你知道“五四”青年節的來歷嗎?為什么要將5月4日定為青年節?五四運動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習近平一戰時的中國: 1918年11月11日1919年1月28日加入協約國參戰(20萬勞工)一戰結束,成為戰勝國 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一、五四運動的背景:2、顧維鈞所說的“如此之慘”與“如愿以償”的指什么?“如此之慘”指戰勝國的中國與戰敗國一樣,任人宰割。“如愿以償”指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思考提升1:最高會議的決定使整個中國代表團和北洋政府深感失望,我們當時曾立即通過外交部將情況呈報總統和總理;以前我們也曾想過最終方案可能會不太好,但卻不曾料想到結果竟是如此之慘;至于日本,則是如愿以償。1919.顧維鈞1、最高會議是指?1919.巴黎和會一、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了日本1919巴黎和會二、五四運動的過程:(P38-P39)漫畫工商學打倒曹陸章北京.青年學生上海.工商界人士思考提升2:1、聯系所學知識為什么在國內首先行動起來的是青年學生,特別是北京大學的學生?新文化運動5月4日-6月初青年學生北京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懲辦三個賣國賊6月初起上海工人階級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取得初步勝利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請你概述五四運動的過程:釋放、罷免、拒絕思考提升3: 為什么上海會成為五四運動的中心之一? 我又生氣又沮喪,憤慨這一拒絕使得尋求妥協的種種方法均告失敗。我已清楚,中國無路可走,只有斷然拒簽。 那是大清晨……汽車緩緩行駛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覺得一切都是那樣暗淡——那天色、那樹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這一天必將被視為一個悲慘的日子,留存于中國歷史上。同時,我暗自想象著和會閉幕典禮的盛況,想象著當出席和會的代表們看到為中國全權代表留著的兩把座椅上一直空蕩無人時,將會怎樣地驚異、激動。這對我、對代表團全體、對中國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即便不是為之震動的話。 —《顧維鈞回憶錄》第一次向列強說“不”三、五四運動的性質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材料三:五四運動中的先進分子,承繼了新文化運動對民主與科學的追求,并從俄國十月革命中看到了新的革命曙光,“改造社會”的呼聲日益強烈,社會主義成為最流行的新思潮。在李大釗、陳獨秀等一大批先驅的努力下,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開始成為中國先進思想界的主流。學習十月革命的經驗,走俄國人的路,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逐漸成為中國先進分子立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識。材料二:100年前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國工人運動史的一個分水嶺。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工人成為覺悟了的獨立力量,在思想上有了清晰的階級意識,在行動上做出了獨立于其他階級的抉擇,堅定走上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領導下的政治斗爭道路。材料一:在“五四”運動浪潮沖擊下,中國代表團終于發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2、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四、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3、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1、是一場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 (性質)(為中共的成立做了準備:階級基礎、思想基礎)近代中國歷次革命運動的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農民革命運動地主階級自救運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同: 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會革命任務:反帝反封建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同異 “所謂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相對于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而言舊民主主義革命 (1840---1919)新民主主義革命 (1919---1949)本課小結:五 四 愛 國 運動背景國際國內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經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結果:取得初步勝利性質意義領導:先進知識分子是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課堂升華:思考為什么偏偏是上海?五四運動隨堂練習一、單選題(共10題;共20分)1.舟山是一座名城,名人輩出。曾擔任中國近代上海工商界領袖、上海總商會會長的定海人朱葆三(1848-1926年),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下列歷史事件,他可能見證到的是(?? ) A.?鴉片戰爭?????????????????????????B.?新文化運動?????????????????????????C.?九一八事變?????????????????????????D.?渡江戰役2.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史實成為哪一運動的導火線?( ???) 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五四運動??????????????????????D.?國民革命運動3.鄭超麟在其回憶錄中說:“中華民國八年……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主要是指(?? ) A.?五四運動——毫不妥協的愛國精神 B.?中共成立——開天辟地的“紅船精神”C.?紅軍長征——堅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遵義會議——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4.下列歷史事件中同時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是( ???) ①戊戌變法??? ②辛亥革命 ???③五四運動 ???④北伐戰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5.五四運動中,各個階級和階層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擔當起先鋒隊作用的是( ???) A.?農民階級???????????????????????????B.?工人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D.?學生6.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的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運動(??? ) A.?主張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縛????????????????????????????????B.?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了思想準備C.?要在中國建立共和政體???????????????????????????????????????D.?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7.中國有一座城市,它曾經是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無產階級在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共產黨從這里開始踏上革命征程,這座城市是(??? ) A.?上海?????????????????????????????????????B.?廣州?????????????????????????????????????C.?南京?????????????????????????????????????D.?北京8.新文化運動與1915年在陳獨秀的領導下開始發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它所依托的文化刊物是(??? ) A.?《新青年》??????????????????????B.?《民報》??????????????????????C.?《共產黨宣言》??????????????????????D.?《時務報》9.下列各項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編號是(??? ) 編號 史實 結論A 魏源編成《海國圖志》 多數知識分子沖破“天朝上國”觀念束縛B 甲午戰敗,洋務運動破產 中國要改變傳統的制度,不需要學習西方先進技術C 1918年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封建倫理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批判的重點D 1919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主義專號》 從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A.?A???????????????????????????????????????????B.?B???????????????????????????????????????????C.?C???????????????????????????????????????????D.?D10.五四運動時,人們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號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①“外爭國權,內除國賊”②“廢除二十一條”③“打倒列強,除軍閥”④“停止內戰,聯共抗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35分)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18年11月,歐洲的第一次分裂給中國創造了第一次成為戰勝國的喜悅,但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巴黎會議就狠狠地給了中國一記“耳光”。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材料三: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1)“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為什么稱它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2)“給了中國一記耳光”是指當時中國受到了怎樣不公平的對待?“中國人心中的怒火最終爆發”指的是當時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 (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上述兩則材料中提及的歷史事件與 1921年這道“曙光”有何聯系? 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五四傳單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口號,發表宣言,揭露帝國主義的強盜行為,舉行游行示威,痛打賣國賊章宗祥,火燒曹宅……材料三:1919年6月5日,(上海)罷市開始,至十二時,華租各界大小商店,已無一開門者。所余者,僅外人所設之洋行也……各華商店門前,皆貼有白紙上書“罷市請命、商學一致、挽救學生、罷市救國”等字樣。工人也自發行動起來,日商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和上海紗廠一律停工,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工人一律罷工……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成為運動主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中國現代史》(1)根據上述材料,說出五四運動的性質。 (2)從材料三反映的五四愛國運動前后參加人員的重大變化中,你受到什么啟示? (3)材料三中“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表現在哪些方面? (4)五四運動有何重大的歷史意義? 答案一、單選題1. B 2. C 3. A 4. C 5. D 6. A 7. A 8. A 9. C 10. D 二、材料題11. (1)新文化運動。因為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讓軍閥混戰中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2)列強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五四運動。(3)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12. (1)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2)學生只是五四運動的先鋒隊,工人階級才是運動的主力軍。(3)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合約上簽字。(4)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四運動.ppt 五四運動隨堂練習附答案.doc 五四運動.mpg 五四運動隨堂練習附答案.doc 巴黎和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