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考點解讀】考點提示1.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4.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5.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6.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知識經緯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 異彩紛呈, 交相輝映 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 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意義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透視文化多樣性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正確態度 尊重文化多樣性 意義 原則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文化傳播的含義 生活中的文化傳播 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傳媒的含義及發展階段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大眾傳媒:現代 文化傳播的手段 大眾傳媒的含義及特點 文化交流的意義 文化交流: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文化交流的態度 【知識清單】(一)文化的多樣性1.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1)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_________的多樣性。世界各種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也都要通過_______的形式呈現出來。文化多樣性,可見諸_______、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民居建筑、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2)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能體現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1)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______,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_________。(2)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的______。(3)文化是____,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_____,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尊重文化多樣性(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______的內在要求,是實現_______的必然要求。(2)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既要______本民族文化,又要______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必須堅持________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____,理解___,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什么是文化傳播文化傳播是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______、信息、______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______活動。2.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1)______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商人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_____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_______交流文化。 (2)______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3)______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各國之間互派___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文化傳播,就在我們生活中。3.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播媒介,簡稱傳媒。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2)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_________為標志的。(3)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____、廣播、_________、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4)現代大眾傳媒的特點:大眾傳媒等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______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4.推動文化交流(1)歷史上,中華文化的傳播,為_______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外域文化的傳入也促進了_______ 的發展與進步。 (2)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_________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________ 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_______。參考答案:(一)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語言文字 民族節日 文化遺產2. 普遍規律 普遍規律 差異 民族的 世界的 3. 本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繁榮 認同 尊重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差異 個性(二) 1. 知識 觀念 社會交往2. 商業貿易 豐富文化 交往過程 人口遷徙 教育 留學生 3. 印刷媒體的推廣 報刊 電視 時空 傳遞 溝通 共享4. 世界文化 中華文化 優秀文化 中華文化 國際影響力【要點精析】要點一:正確認識文化的多樣性1.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原因(1)含義:文化多樣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原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經濟、政治的反映。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2.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作為精神活動,總以一定的物質為載體。服飾、飲食、建筑等都有它的文化內涵。文化多樣性可以見諸于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而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載體更能體現文化的多樣性。(1)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它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展現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文化財富。 舉例:我國已擁有各類世界遺產30處 ,我國在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至今已經有30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繼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遺產大國。其中文化遺產19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3.文化多樣性的作用(1)從文化本身來看,保持和發展文化的多樣性可使世界文化永葆生機和活力,不斷繁榮和發展。(2)從人類社會來看,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典型例題】例 1.“公期”是海南的傳統民俗節日。以前每逢“公期”,人們都要拜祭“公祖”,舉行“過火山”、“上刀梯”、“貫鐵杖”等儀式。今天,人們移風易俗,利用這一民俗節日“賽紅歌”、“賽書法”、“賽技能”,建設和諧文化,倡導文明新風。這表明民俗節日 ①體現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韻味 ②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具有相對穩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區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④是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動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題可以運用排除法。海南在民族節日期間舉辦的一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了民族的文化風情,體現了獨特的民族情感。故①入選。今天,海南人們移風易俗,對民族節日的活動進行改變,倡導和諧文化旋律,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特征,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故②入選。③把民族節日與民族文明程度劃等號是不對的。④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因此,文化創新的動力應該是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故排除③④。答案:A例 2. 精湛絕倫、底蘊深厚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琴瑟齊鳴、管弦和諧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世人的青睞。不過有人認為,一些面臨失傳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對此,正確的態度是A.反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贊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特定的階級和階層服務C.反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增強民族的文化認同感D.贊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解析:本題考查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所以對于認為“一些面臨失傳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順其自然地讓它們被歷史淘汰”的觀點應持反對態度。而A項中“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表述錯誤,故正確答案選C。 答案:C■要點二: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共性與個性)【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文化多樣知識整合)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色彩。(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 3.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也有各自的特殊性。 注:①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不僅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②從性質上看,還具備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個性決定了各自文化存在的價值;共性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前提。 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典型例題】例 1.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解析:中國民樂受到歐洲聽眾較高的評價,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國家文化之間具有共性,故選B。AC都只反映了材料的一個方面,故排除。D觀點不科學,文化有的是高雅的,有的是通俗的。答案:B例 2.上海世博會上,各國展館紛紛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獨特風采,如丹麥的“小美人魚”、盧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時,許多外國展館也都嵌入了中華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館的“福”字、挪威館的“中國紅”……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解析:(1)對于本題,首先,審設問。本題考查的是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我們在回答時既要分析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要分析為什么文化是世界的。最后,我們還要落腳到怎么辦,表明態度。文化既然是多樣的,我們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其次,我們要分析材料提出關鍵信息:①各國展館紛紛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獨特風采;②許多外國展館也都嵌入了中華文化元素。(3)最后,組織答案。做到材料與理論的結合,做到現象和本質的結合。參考答案:①各民族間的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上海世博會各展館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各民族社會實踐的共性和普遍規律,決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上海世博會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要點三:尊重文化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文化多樣知識整合)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第一,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第二,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第三,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也是尊重文化多樣性的題中之義。(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第一,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整個世界。 第二,民族文化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2.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及原則(1)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即在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2)對待文化多樣性的原則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發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典型例題】例 1.“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通過各種方式展現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體現奧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這是因為①尊重文化差異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③各國都遵循各種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題以08奧運會開幕式為題干,考查對奧林匹克文化包容精神的理解。難度中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尊重文化多樣化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①④正確;②敘述錯誤,文化包容性并非要求文化融合,相反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正是有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才豐富多彩;③說法絕對化。答案:C例 2.第31屆世界戲劇節在南京舉行,來自五大洲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個劇目登臺亮相,贏得了廣泛好評。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鑒解析:五大洲近40個劇目在南京亮相,表明不同文化是可以平等交流的。A項中的“都可以”與C項中的“走向同一”表述錯誤。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必須首先尊重本民族文化,B項錯誤。答案:D要點四:文化傳播的多種方式或途徑1.文化傳播的含義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2.文化傳播的途徑(1)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商人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2)人口遷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3)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則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4)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典型例題】例 1.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動②網絡互動③教育④人口遷徙⑤同學聚會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解析:對于本題我們可以通過文化傳播的含義來判斷。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①②③④⑤都涉及了文化交流的過程。 答案:C例 2.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更是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全世界煥發出生機。這說明①文化交流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 ②文化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解析: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有利于把中國語言文化推向全世界,有利于增強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也反映了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全球出現了“漢語熱”現象反映了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體現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材料沒有體現。答案:D要點五:正確理解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文化傳播的手段)1.傳媒的含義傳媒即傳播媒介,它是文化傳播的橋梁和媒介。文化傳媒是多種多樣的,有以物為載體進行的傳播,如典籍、器物等;也有人化的載體形式,如思想、語言、行為方式等。2.傳媒的發展階段(1)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2)新的傳媒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各種傳媒方式在文化傳播中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人際傳播就是社會生活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傳媒,具有渠道多、方法靈活、意義豐富、反饋及時的特點,在文化傳播中依然不可或缺。3.大眾傳媒(1)大眾傳媒出現的標志:印刷媒體的推廣。 (2)大眾傳媒的形式: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3)大眾傳媒的特點: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例 1. (2018 天津模擬)互聯網催生了網絡語言,從某種角度上折射了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繁榮。“點贊”、“蠻拼”、“任性”等生動形象的網絡語言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體采用。這種現象反映了 ①網絡語言豐富了漢語言文化 ②網絡語言提升了我國文化軟實力 ③網絡語言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④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材料中運用網絡媒體這一大眾傳媒手段來豐富、創造新的詞語,①④說法正確;②項與題意不符,題中沒有涉及網絡語言與文化軟實力的關系;網絡語言折射了時代的進步,但并不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排除③。故選C。答案:C■例 2. (2019 河南新鄉期末考)“互聯網+政府”,主要體現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監控等技術手段上的創新創意,信息通過互聯網被采集、輸送,大大舒緩信息傳遞的資金、人力、時間成本;二是“互聯網+政府服務”概念,體現了簡政放權中放管結合的理念,讓政府的服務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時代互聯網①具有較高的互動性和共享性②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是現代社會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④使信息的傳遞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局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知識為本題主要考查點。在“互聯網+政府”下,政府在信息的搜集、服務的提供方面的效率都得到提高,這表明在信息時代互聯網使信息的傳遞能夠最大限度地超越時空局限,具有較高的互動性和共享性,①④正確。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眾傳媒具有傳遞、溝通、共享文化的功能,②錯誤。大眾傳媒是現代社會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包括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思想運動、教育等,③判斷錯誤。本題選C。答案:C要點六:推動中外文化交流1. 為什么加強中外文化交流(1)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各民族文化只有不斷交流、借鑒、融合,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才能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2)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是雙重的,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可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3)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4)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2.怎么樣促進中外文化交流(1)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2)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又要主動地推動中外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3)創新文化傳播的方式,通過商業貿易、教育等多種方式進行文化交流。(4)借助現代文化傳播手段,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傳媒進行文化交流。【典型例題】例 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中餐館開始提供英文菜單,但一些菜單的譯法鬧出不少笑話。近來有關部門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將2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此舉有助于A. 豐富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B. 促進中西飲食文化傳播C. 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D. 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解析:“將2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目的是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把中華文化推向全世界,并不是促進西方文化的傳播,故B項排除。A項中華文化的內涵并沒有改變,只是形式的改變,把中文名改成英文名。文化是多樣的,我們應該尊重文化差異,相互借鑒,而不是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答案:C思維拓展有位哲人說得好,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一種顏色構不成五彩,一種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種事物則無法比較。我們看到,不同的色彩構成最美的圖畫,萬紫千紅才會有繁花滿園;不同的音調產生最美的和諧,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國人自古尊崇的處世之道,在國際文化關系上我們應堅持“和而不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視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應提倡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處,取長補短。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請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1)在國際文化關系上,我國為什么堅持“和而不同”? (2)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時,應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審題過程:本題設問考查文化多樣性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和說明問題的能力。第(1)問實際是問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可以從文化多樣性的地位、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幾方面回答。第(2)問實際是問如何正確對待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可以從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和遵循的原則幾方面回答。參考答案:(1)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③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2)①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疑點突破】 疑點一:誤區:文化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傳播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出現了文化全球化趨勢。但各民族的文化不但要吸納外族的先進文化,同時也必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這樣才有生命力。沒有民族的文化也就無所謂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疑點二:誤區:世界文化各不相同,文化交流必然帶來文化沖突。各民族文化間的差異使得民族文化間有時難免會發生矛盾,但只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不同民族間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借鑒,不僅能夠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而且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發展與繁榮。疑點三: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就要大力發展先進民族的文化,抑制落后民族的文化? (1)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本民族社會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都有獨特的個性和特征,也都有自己的精粹。因此,應該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堅持各民族文化和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不應該把民族文化劃分為先進民族的文化和落后民族的文化。(2)文化的多樣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也是世界文化繁榮的前提。因此,發展世界文化,就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3)題目觀點否認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違背了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因而是錯誤的。疑點四:傳媒的發展將促使舊的傳媒的消失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大眾傳媒,能夠最大限度的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各地的信息,顯示出其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但是,舊的傳媒并沒有消失,仍在當今的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傳播渠道多、方法靈活、反饋及時等特點。【課外拓展】歐美國家的風俗歐洲國家有著西方人關于數字、顏色、花卉及動物的許多共同忌諱。西方人普遍忌諱“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傳說;西方許多國家都把黑色作為葬禮的表示;在國際場合,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的花獻給客人,已成為慣例;另外,在我國被認為代表吉祥、喜慶、長壽的大象、孔雀、仙鶴等動物圖案在一些西方國家也被列入忌用之列。被分別視為蠢笨(英國)、蠢漢(法國)的代稱。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歐洲各國都擁有許多各自的特點。如招手一類友好的手勢,在希臘卻意味著“下地獄”;希臘人表示告別,是把手背朝向對方招手。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歐洲國家各自民族文化習俗的特點:比利時人,愛把做生意和娛樂結合在一起,喜歡招待別人,也喜歡被別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伙伴的頭銜。匈牙利人,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許擺放禽類制成的菜肴,認為那樣的話,幸運會隨禽類飛走。丹麥人,喜歡桑拿浴和飲酒,且酒較昂貴。商務活動中倘若招待一場桑拿浴或多帶幾瓶蘇格蘭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談資和作為最佳饋贈。挪威人,講究守時及與人談話保持一定距離,拜訪或出席家宴,要準備花或糖果等禮物送給女主人,出外郊游不要驚嚇河鳥(挪威國鳥),普遍視紅色為流行色。德國人,有一種名副其實的講究效率的聲譽。德國談判者總是很嚴肅的,要習慣于在所有場合下穿一套西裝(不要將手放在口袋里,這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饋贈要針對個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義。希臘人,愛午睡,為亞熱帶氣候所致。說“午安”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后分別才道“晚安”。希臘人做生意方法比較傳統,討價還價到處可見。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征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西班牙人,強調個人信譽,寧愿受點損失也不愿公開承認失誤。如果無意中幫助了他們而使他們免受損失,那么你便永久地贏得了友誼和信任。法國人,給人印象是最愛國的。即使英語講得再好也會要求用法語進行談判,而且毫不讓步。對穿戴極為講究,在會談時應盡可能穿最好的服裝。愛爾蘭人,忌用紅、白、藍色組(英國國旗色),這是由于政治、歷史原因所致。另外,愛爾蘭的法律禁止愛爾蘭人離婚。意大利人,比德國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國人多一些熱情。但在處理商務時通常不動感情。作出決策較慢,并不是為了同同事商量,而是不愿倉促表態。盧森堡人,日耳曼人的后裔。由于國家小,多數人中午駕車回家吃飯,午間不辦公。荷蘭人,曾是歐洲最正統的民族,愛清潔、講秩序,做生意時希望你在到達荷蘭前就事先約定。性格坦率,開誠布公。葡萄牙人,很像希臘人,隨和,喜歡社交。盡管天氣炎熱也穿著西裝,和他們談判時,應上衣整潔,并在工作和社交場合系上領帶。英國人,凡事都須循規蹈矩,他們的汽車行駛方向和歐洲其他國家正好相反。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量非常豐富,基本分布在10個方面:1.口頭文化。包括民間文學以及語言、口頭文化的各種遺存。北京的民族民間故事、歌謠、諺語、歇后語、俗話等,包括一些地名由來的傳說,清代八旗營房的傳說等資源。2.音樂。已經過市級專家論證通過的項目有智化寺京音樂、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門頭溝京西幡樂、通州運河船工號子、順義曾莊大鼓。3.戲劇。昆曲、京劇已列入國家保護項目,昆曲已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項目已經專家論證的有河北梆子、大興詩賦閑、柏峪燕歌戲等。4.曲藝。北京是曲藝蘊藏量極其豐富的城市,其影響滲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過專家論證的市級項目有相聲、岔曲、單弦、京韻大鼓、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平谷調。5.舞蹈。已通過專家論證的市級項目有延慶旱船、門頭溝京西太平鼓、昌平后牛坊村花鈸大鼓、密云蝴蝶會、米糧屯高蹺會、海淀撲蝴蝶、白紙坊太獅老會、大柵欄五斗齋高蹺秧歌、沙峪村竹馬、湯河川大班小班。京西太平鼓已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游藝與競技。游藝是集體育、藝術、游戲三者結合在一起的群眾性娛樂活動。是最鮮活、最廣泛、最有典型意義的文化項目。市級評審通過的有天橋中幡、抖空竹、帽山滿族二魁摔跤。其中,中幡和抖空竹已列入國家第一批保護名錄。7.美術。北京的民間美術在歷史上十分繁榮,宮廷藝術更是發達。北京牙雕工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的風箏、剪紙、挑補繡花是民間美術的重要內容,其中“曹氏風箏”已列入市級保護項目。8.傳統手工技藝。景泰藍制作技藝、聚元號弓箭制作技藝、漆雕技藝和木版水印技藝4項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級保護項目有全聚德掛爐烤鴨技藝、便宜坊燜爐烤鴨技藝、寶刀衡制作工藝、絨布唐工藝。9.傳統醫藥。中醫藥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化的社會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替代的治病和健身的作用,為人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同仁堂中醫藥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民俗。市級民俗保護項目有:門頭溝妙峰山廟會、東岳廟行業祖師信仰習俗、北京春節廠甸廟會、房山大石窩石作文化村落、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會、通州區都縣鎮張莊村龍燈會、門頭溝龍泉塢童子大鼓老會等,其中廠甸廟會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廠甸廟會歷時四百多年,是歷史上唯一的官辦春節廟會,其宏大規模、開放性的形式,鮮明的京味文化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國獨樹一幟,深受群眾喜愛。【鞏固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人們一提到中國,就想起長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這表明長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 B.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義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2.中國的舞龍、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①民族性 ②多樣性 ③交融性 ④獨特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015 太原五中期中考)“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經過近三個月的尋訪和事跡展播,引發了強烈反響,引導更多的人關心和關注農村教育,支持和幫助鄉村教師。這表明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動②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④優秀文化能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4.(2015 太原五中期中考)城市建筑領域文化生態平衡,是判斷城市與建筑是否先進的標準。近年來有些城市以追求“現代化、國際化”名義,對具有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過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尷尬局面。強調城市建筑領域需要文化生態平衡,是因為①不同文化藝術風格的建筑,展現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②在城市建筑領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樣重要③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有價值的歷史建筑是城市建設的工作中心④建筑文化的多樣性,其空間環境情景能夠影響到人們的心理愉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2019 安徽黃山期末考)慕課(MOOC)是新近涌現出大規模的網絡開放課程,它是為了增強知識傳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協作精神的個人組織發布的、散布于互聯網上的公開課程,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慕課的出現及發展表明現代信息技術( )①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是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途徑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6.(2015 太原五中期中考)幾百年來,隨著大量華僑在東南亞海島地區落戶,通過華僑與當地居民的交往,使東南亞海島地區居民的飲食、衣服、裝飾乃至家庭倫理觀念和親屬稱謂上,都透露出華人文化的影響。這表明①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②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③文化對人的思維方式有重要影響④傳統習俗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具有獨特作用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7.中外文化交流應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說明A.認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消除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是文化交流的終極目標 C.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發展民族間文化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大同社會” 8.看韓劇,欣賞日本漫畫是很多學生的愛好,麥當勞、肯德基深受中國小朋友的歡迎。與此同時我國許多的民間傳統文化卻面臨著生存危機。對此,我們應A.限制文化產品貿易和文化傳播B.尊重文化多樣性,大力倡導外來文化C.拒絕一切外來文化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9.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動 ②網絡互動 ③教育 ④人口遷徙⑤紅色旅游 ⑥科考隊北極考察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0. 歌劇《木蘭詩篇》這部展示中華風韻、唱響和平與友誼主題的劇作,在日本引起熱烈反響。這充分說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③文化交流能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④中華文化正在正為世界文化的主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簡答題11.德國民歌淳樸嚴謹,反映出德國人堅定穩重的性格;俄羅斯民歌高亢明快,反映出俄羅斯人豪爽樂觀的性格;這說明,民族文化是_________身份的重要標志。12.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說明文化是________;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說明文化是__________。13.“魚傳尺素,驛寄梅花”,從這些古語中我們看到文化傳播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實現,傳媒的發展經歷了_________、___________、印刷、電子和網絡等階段。三、問答題14.費孝通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根據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1)為什么要“各美其美”???(2)怎樣做到“美人之美”????(3)“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說明了什么?15.(2016 江蘇宿遷期末考)材料一: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全國各地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博物館主題宣傳活動。內容主要有:博物館在喚起民眾對其自身價值觀起源的意識、推動其對用邊環境遺產的保護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圍繞紀念建黨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推出一批反映紅軍長征等重大題材的主題展覽;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功能方面的成果,等等。? 材料二:在2016年“國際博物館日”的海報設計中,國際博協強調文化景觀的多元性。海報設計所突出的不同花色拼接,是人們日常生活和遺產的部分形態,也是文化景觀的組成方式。該海報傳達了多元融合的理念,展現了源于自然與文化結合的豐富文化景觀。?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l)各地的主題宣傳活動體現了博物館的哪些功能??(2)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分析國際博協的海報設計理念。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 B解析:長城、金字塔是古代中國、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文化遺產,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故答案選B。AC觀點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D項錯誤。2.C解析:本題以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表現形式為背景,考查文化所具有的特性。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構成并不斷豐富著世界文化。這種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獨特性和民族性,同時體現著文化的多樣性,但交融性的說法不符合題干主旨。 3. D解析: 開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在活動中讓人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人們關注農村教育,關心鄉村教師,提升人們的素養,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動,①正確;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弘揚的是優秀文化,人們受到影響,體現了優秀文化能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④正確;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的作用不同,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本身說法錯誤;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③“主要途徑”表述錯誤。該題選D。4.D解析:在答題時,要理解材料中“對具有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過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尷尬局面”的嚴重性,然后結合著文化生態平衡在城市建筑領域的重要性,來分析思考。①體現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建筑藝術風格的聯系,正確;②本身說法不正確,文化建設要以社會效益為主;③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有價值的歷史建筑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但不是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故③說法錯誤;④強調建筑文化的多樣性對人們生活環境和心理的影響,說法正確。所以正確選項是D。5. B解析:作答時注意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慕課有力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慕課的出現及發展表明現代信息技術使教育手段和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①項錯誤,教育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項錯誤,現代信息技術是文化傳播與發展的手段,而不是重要途徑;答案B正確。6. C解析:通過華僑在東南亞海島地區落戶,對當地居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體現了人口遷徙是文化的傳播的重要途徑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的知識。因此題肢①和②正確。③在材料中不能解析:A錯誤,認同本民族文化并不一定會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錯誤,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不能消除,也無必要消除;D說法不準確。 8.D解析:ABC本身錯誤,不能限制文化產品貿易和文化傳播,對待外來文化也是要辨證的看待,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所以應選D。9.C 解析:文化傳播即是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交活動。而科考隊北極考察,只是對自然的一種研究,不涉及文化交流的過 程。10. C解析:歌劇《木蘭詩篇》在日本引起強烈的反響,讓更多的人“感受和理解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向往和平的精神”,說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同時也體現了文化交流能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①③正確。②體現不出。④說法不對,違背了尊重文化多樣性,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二、簡答題11.民族 12.民族的 世界的 13.口語 文字三、問答題? 14.答案:? (1)“各美其美”說明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因為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3)“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說明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和活力。15.答案:(1)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2)文化遺產對于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尊重文化多樣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