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在《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你知道“西天”是哪里嗎?你知道嗎?古代印度——佛教誕生地天竺的蘇美爾、摩亨佐·達羅城遺址泰姬陵第一課亞非大河文明--古代印度印度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北回歸線亞洲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地處南亞次大陸,瀕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北回歸線橫穿印度北部。(南亞次大陸指的是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區)印度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度洋北回歸線亞洲2、自然條件氣候:水文:極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河流(印度河和恒河)定期泛濫,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農業發達約公元前2500年,出現城市國家公元前15世紀后,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國公元前6世紀起半島逐漸統一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國阿育王基本統一半島再次分裂二、古代印度發展歷程文明的產生哈拉帕摩亨佐·達羅 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今巴基斯坦境內,入阿拉伯海,水量豐沛。在那里發現的哈拉巴和摩亨佐 達羅等早期文明遺址,年代大約為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這些文明一度繁榮,后來因不明原因衰亡而長期不為人所知。雅利安人是說印歐語的白種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為生。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10世紀,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該地區原有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征服者稱自己是“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人”。活動探究:視頻反映了印度哪一制度。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閱讀課本P7-8,自主學習思考:1、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樣產生的 2、種姓制度有幾個等級,分別是什么?3、不同等級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4、種姓制度的實質是什么?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后,內部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稱為“種姓制度”。婆羅門嘴手腿腳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婆羅門編造說:從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羅門,從手生出剎帝利,從腿生出吠舍,從腳生出首陀羅。1、形成背景等級名稱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掌管祭祀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構成,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種姓制度的內容2、內容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他們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凌辱。閱讀課本第8頁資料1、資料2思考下列問題:1、婆羅門貴族制定種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理發師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3、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發展有什么影響?為了維護高級種姓的統治不同種姓之間壁壘分明、貴賤分明激化社會矛盾,阻礙社會進步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不同的人不得通婚 低賤種姓的人如果用身體的某一部分傷害了高級種姓的人,就必須將那一部分肢體斬斷;如果是首陀羅辱罵了婆羅門,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級種姓人的如果殺死了一個首陀羅,僅用牲畜抵償。 ——《摩奴法典》3、特點4、實質是貴族統治的工具,是保護奴隸主特權的一種等級制度。根據種姓制度中四個等級的不同職業,猜猜他是哪個等級?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為主從事宗教事務從事農、牧、漁、養豬業以及其他職業。從事國家軍事、行政事務。吠舍婆羅門首陀羅剎帝利◆◆◆◆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種姓制度激化了社會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種姓制度日益引起人們的不滿,反對婆羅門特權的情緒不斷高漲。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佛教產生背景5、影響四、佛教的創立1、佛教產生的背景種姓制度激化了社會矛盾。隨著社會的發展,種姓制度日益引起人們的不滿,反對婆羅門特權的情緒不斷高漲。百姓生活困苦,社會矛盾尖銳。2、時間地點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3、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意思喬達摩·悉達多釋迦族的圣人釋迦牟尼的故事喬達摩·悉達多降生人間圖佛教的產生相傳佛陀就在這棵菩提樹下悟道六年菩提樹佛教的產生佛陀說法佛陀坐像佛教的產生4、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5、佛教的發展佛教早期反對種姓制度,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因而也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教義通俗易懂,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佛教傳播與阿育王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又被稱為“無憂王”。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奪取了王位后,開始向外擴張。最大規模的擴張是對羯陵伽的遠征。被俘虜的羯陵伽人有15萬人,被殺的有10萬人。成為教徒后,阿育王對殘酷的戰爭給人民所造成的災難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統治和侵略的將是不竭余力的宣揚佛教,從此以后,他不再向鄰國派遣軍隊,而是派遣宣揚佛教的高僧。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為印度的國教,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很快傳到了埃及、敘利亞、緬甸、中國和世界各地。除了宣傳佛教,阿育王還為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如擴大灌溉工程,修筑道路,建立醫院等等。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印度的孔雀王朝也成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佛教的創始當然應該歸功于釋迦牟尼,但它的大規模的傳播,則要歸功于阿育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主要表現為“業報輪回”的平等。認為不管高級種姓還是低級種姓,修了善業的來世將生于富貴人家,修了惡業的來世將生于低賤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張取消種姓,對現實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實基本上也是認可的。讀一讀1.佛教為什么要宣揚眾生平等?2.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嗎?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揚的這種平等?許給人們的只是虛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實際起了麻痹大眾從事積極斗爭的作用。教義對統治階級有利。莫高窟云崗石窟龍門石窟仰光寺印度中亞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傣族地區以及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6、佛教的傳播:小結(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2、氣候3、河流(二)古代印度的興衰歷程(三)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佛教的創立練習1、印度種姓制度中,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屬于()A、吠舍B、剎帝利C、首陀羅D、婆羅門2、下列與古代印度文明無關的是()A、種姓制度B、阿拉伯數字C、佛教D、《天方夜譚》3、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當地居民,逐漸建立起一些小國的是()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印第安人D、蘇美爾人ADB4、佛教反對婆羅門的等級制度,所以()A、宣傳種姓制度B、宣傳“眾生平等”C、倡導刻苦修行D、號召削弱王權5、有一首歌這樣唱道:“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道……”其中的“經”產生于()A、公元前6世紀B、公元6世紀C、公元前3世紀D、公元3世紀6、古代印度有一戶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開了一家店,同時銷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認為這戶人家所屬的等級是()A、婆羅門B、剎帝利C、吠舍D、首陀羅BAC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佛教的起源和發展.wmv 印度種姓制度.wmv 古代印度.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