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請回顧上一節課內容,回答:導致武昌起義爆發的因素還有哪些?武昌起義爆發原因階級基礎 導火線組織基礎思想基礎四川保路運動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革命思想的傳播興中會、同盟會的成立武昌起義1911.10.10,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武昌起義的經過請閱讀書本P14,說說武昌起義的經過。武昌起義后,各省響應,清朝的統治迅速崩潰。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結合地圖,歸納武昌起義發生的有利條件?革命組織:革命黨人在湖北新軍中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礎。導火線:四川保路運動鼓舞了革命黨人的斗爭士氣。清政府為鎮壓四川保路運動,將湖北新軍西調,造成了武漢地區清朝兵力的空虛,從而給武昌起義的爆發和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地理位置: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稱,處于交通樞紐地位,水路交通便利。經濟發展:武漢建立了許多鋼鐵廠兵工廠、火藥廠、造幣廠,是“械精餉足”之區。群眾基礎:武漢是帝國主義入侵較早的地區,當地人民不斷掀起的反帝斗爭為武昌起義奠定了群眾基礎。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時間:法律:性質:地點:1912年1月1日南京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制政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請閱讀書本P15-16,回答下列問題。公元紀年與民國紀年的換算 * 把公元紀年換算成民國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民國1年),求民國紀年是用公元時間--1912+1。 如:(公元)2019 * 把民國紀年換算成公元紀年:用民國年代加上1912-1。 如:(民國)89年108(年)(民國) 2000年活學活用: 新中國成立那一年是民國多少年?1949-1912+1=38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思想主權在民(1)材料一體現了什么原則? (2)材料二體現了什么原則?(3)材料三中的權力分工體現了什么思想?材料一: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材料二: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 之區別。材料三: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 院行使其統治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選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否定等級觀念,確認資產階級的人權平等法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獻評價辛亥革命有人說,皇帝倒了,辮子割了,革命成功了。 有人說,這只是表面現象,革命并沒有成功。 你眼中的辛亥革命是怎樣的?論從史出一分為二評價歷史事件將歷史事件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材料1:1912年3月5日,《時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新陳代謝》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國社會的革故鼎新說:“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君主專制建立中華民國,實行民主共和材料2: 1915年,袁世凱公開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軍閥張勛擁戴清朝廢帝溥儀登基,在全國人民的怒斥聲中,12天復辟丑劇就草草收場。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材料3: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生活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歷代官廳“大人”﹑“老爺”等稱呼,禁止蓄辮、纏足等。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并賦予了新的含義。材料4: 凡革命以前所有滿洲政府與各國締結之條約民國均認為有效,至于條約期滿為至。 ——《臨時大總統告各友邦書》1912年1月沒有改變中國社會性質 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承認條約有效,沒有明確的反帝內容材料5:辛亥革命后,從城市到農村,很多人還是把君主當做神來供奉。過年時,百姓的門戶上依然貼著“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聯。沒有徹底解放人們的思想標志成果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時間、地點:191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成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清朝覆亡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結果 影響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竊取革命果實,中華民國名存實亡。四川保路運動(導火線)成功失敗啟示 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中國必須尋找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革命道路 中國同盟會的:1、建立時間2、地點3、領導人4、性質5、革命綱領是什么?后來概括為什么?并且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6、機關刊物7、革命活動記憶:1.辛亥革命 19112.武昌起義 1911.10.10 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3.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1912,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時間、地點、性質、法律4.辛亥革命的影響(積極、消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