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2.合作成果: 1.創建黃埔軍校2.北伐戰爭3.北伐戰爭的時間,目標,革命對象,葉挺所在的第四軍被稱為鐵軍工農武裝割據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大革命時期)1924----1927國共十年對峙( 1927—1937)(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這一時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極大的摧殘。中國共產黨組織上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共產黨員及其領袖被殺害。一些黨內的動搖分子公開退黨甚至叛變自首,黨員由大革命時期的6萬多人減至1萬人,黨的活動被迫轉入地下;黨領導的工農運動也受到摧殘,全國有組織的工人由300萬下降到3萬,各地農民協會910萬會員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國共產黨戰略策略》一、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1.南昌起義:時間 1927年8、1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葉 挺朱 德劉伯承周恩來賀龍2.八七會議時間:1927年8月7日內容: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決定秋收時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地點:漢口八七會議舊址內景《西江月》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 霹靂一聲暴動。 4、毛澤東建立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7年 毛澤東 井岡山的星火井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2、群眾基礎較好毛澤東為什么選擇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1、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3、遠離中心城市,敵人統治力量薄弱,革命的影響也比較容易傳播;四周各縣都是產糧區,便于籌集糧食。井岡山的精神是什么?井岡山會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隊的創建井岡山會師人物:朱德、陳毅、毛澤東時間:1928.4軍隊組成:工農革命軍、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湘南的部分武裝工農武裝割據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含義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在工農武裝思想的影響下,革命根據地發展迅速,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十多個革命根據地仔細觀察P59圖2-66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思考:1.這些革命根據地區域分布有何共同點?(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角度思考)二、根據地的主要革命活動軍事上粉碎國民黨反革命“圍剿”,建立工農政權政治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經濟上進行土地革命1930開展經濟建設作戰方針:“避敵主力,誘敵深入, 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930-1931三次反圍剿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中共軍隊 4萬 3萬 3萬國民黨軍隊 10萬 20萬 30萬革命根據地宣傳土地革命的宣傳標語毛澤東率領紅軍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從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實踐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啟示?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的道路課堂小結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革命失敗發動武裝起義,反對國民黨右派屠殺政策召開八七會議,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把革命力量轉向農村,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