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初中科學學業考試目標梳理生物部分主題1 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一)觀察多種多樣的生物1、結合常見生物的形態與生活習性,識別常見的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不同生物的化學元素組成相同,基本組成物質中都有蛋白質和核酸。除病毒外,都由細胞構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現象由簡單到復雜,包含多個層次。②能進行新陳代謝作用:新陳代謝是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總和,是最基本的生命過程,是一切生命現象的基礎。?③有應激性:通過對刺激作出反應,達到適應環境,并通過自我調控,維持自身的穩態性。④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生物個體從小長大,發育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然后進行生殖,產生后代。⑤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都能生殖與自己相似的后代,但總有差異,從而使生物不斷進化。⑥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都是與環境相適應的;同時,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會使環境發生變化。⑦具有穩態性:能維持自身的相對穩定。生物的主要類群:(1)細菌真菌和病毒①細菌: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含有遺傳物質的核區組成,膜外有細胞壁,有的還有莢膜和鞭毛,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是原核細胞,屬原核生物。②真菌:酵母菌是單細胞的,其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膜外有細胞壁,質內有液泡。多細胞真菌的基本結構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絲,菌絲分地上部分—子實體,地下部分—營養菌絲。沒有葉綠體,必須靠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獲得營養。③病毒:僅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不具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種類多樣,形態各異,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 (2)植物:都具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是生物圈中的生產者。細胞都有細胞壁。低等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生殖過程中不形成胚。(3)動物:不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靠攝取現成的有機物獲得營養。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物的特點。2、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生物實驗常需要觀察一些比較細微、細小的結構或物體.用肉眼難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儀器主要有放大鏡、顯微鏡等.其中放大鏡放大倍數較小,顯微鏡放大倍數較大.觀察肉眼無法看見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體中的微細結構,應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酵母菌、大腸桿菌這樣肉眼無法看清的生物體中的微細結構需要顯微鏡;而像蝸牛這樣個體較大的生物利用放大鏡觀察就能滿足需求.?使用顯微鏡觀察生物:⑴取鏡安放(觀察時,不能隨便移動顯微鏡的位置。)?⑵對光(一定要用非直射光)。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⑶低倍鏡的使用(觀察任何標本都必須先用低倍鏡)。 ?①置玻片(將觀察對象放在通光孔中央)? ②調焦(不可以在調焦時邊觀察邊使鏡筒下降,以免壓碎裝片和鏡頭。)? ③低倍鏡的觀察(移動玻片標本的方向與物像所在的方位正好一致)?⑷高倍鏡的使用? ①選好目標(用高倍物鏡工作距離較短,操作要十分仔細,以防鏡頭碰擊玻片)。? ②調焦(換上高倍物鏡后,視野變小變暗,要增大亮度,可放大光圈或利用凹面反光鏡。)⑸使用后的整理?注意:?①準焦螺旋向前轉動時,物鏡會怎樣?這時應看顯微鏡的什么結構?為什么?(準焦螺旋向前轉動時,物鏡會下降。這時應看顯微鏡的鏡筒,避免物鏡碰到載玻片。)②從目鏡看到要觀察的物體在左邊,若要移動到中間,載玻片該往哪邊移?(左邊)③目鏡中看到的物象的放大倍數怎樣計算?(顯微鏡的目鏡倍數乘以物鏡的倍數) 3.說出細菌、真菌、藻類、苔蘚類、蕨類的主要特點①細菌菌落小,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分裂繁殖,②真菌菌落大,有成形的細胞核,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靠孢子繁殖,③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體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但是沒有根莖葉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的植物具有莖和葉,有的只有葉,但都只有適于生活中在潮濕的環境中,靠孢子來繁殖后代。⑤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體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但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必須依靠產生孢子來繁殖后代,適應在潮濕環境生活。但蕨類植物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因此只能生活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之中。藻類最低等,苔蘚第二,蕨類最高等。?4.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主要特點脊椎動物: 全身分為頭、軀干、尾三個部分,軀干又被橫膈膜分成胸部和腹部,有比較完善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經系統。包括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五大類。 無脊椎動物: 一般身體柔軟,無堅硬的能附著肌肉的內骨骼,但常有堅硬的外骨骼(如大部分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及昆蟲),用以附著肌肉及保護身體。除了沒有脊椎這一點外,無脊椎動物內部并沒有多少共同之處。(二)構成生物體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1、細胞的結構 細胞的基本結構:(1)細胞核:內含傳宗接代的遺傳物質(2)細胞膜:保護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細胞(3)細胞質:各項生命活動進行的場所 動植物細胞 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不同點:(1)植物細胞有細胞壁;(2)植物細胞質中有葉綠體和液泡。 細胞壁的作用:保護和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場所。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與生命活動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細胞分裂:一個母細胞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后,分裂成兩個子細胞的過程。 細胞分裂過程:細胞核先分裂,然后是細胞質,最后是細胞膜。 細胞分裂使單細胞生物增加個體數量,多細胞生物增加細胞數量。 細胞生長:分裂生成的子細胞從周圍吸收營養,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不斷地長大的過程,叫做細胞的生長。 細胞的分化:子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發生變化,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胞,這個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將分別導致:(1)細胞分裂的結果——生物細胞數量的增加;(2)細胞生長的結果——生物細胞體積的增大;(3)細胞分化的結果——產生不同的生物細胞。3、組織、器官和系統組織:細胞經過分化形成了許多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細胞群,把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 相同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動物的四種基本組織: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 植物的五種基本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器官:生物體的器官都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這些組織按一定的次序聯合起來,形成具 有一定功能的結構。系統:在大多數動物體和人體中,一些器官進一步有序地連接起來,共同完成一項或幾項生理 活動,就構成了系統。(三)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⒈生物的分類(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2)分類的單位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3)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4)分類等級越高,所含生物種類越多,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就越少。2.生物與環境(1)種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等)。 群落:又叫生物群落,是一定區域內有機生物體的總和。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植物的總和稱為植物群落。覆蓋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稱為植被。(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生物的適應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具體表現為:形態和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植物根尖結構、小腸結構等。形態和結構與生活方式(環境)的適應:如魚與水生活、鳥與飛翔生活等。3.生態系統:一個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環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組成了生態系統。(1)成分: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生態系統 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 生物群落 消費者:各種動物 分解者:微生物 功能:①物質循環:通過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②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2)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因素。 分類: 生物因素:指同種的其他個別和不同種的生物非生物因素:指陽光、溫度、空氣、水、土壤等。 生態平衡:(1)標志: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種類和數量保持相對穩定;具有比較穩定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在各組成成分之間,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保持相對平衡。(2)保持平衡的原因: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復雜,生物種類越繁多,自動調節平衡的能力就越強,但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當外來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被破壞。(3)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①自然因素 ②人為因素4、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生命系統的層次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典型例題例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一項是( )A.能進行呼吸 B.能生長繁殖 C.能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 D.能自由運動例2、用顯微鏡觀察人體血涂片的永久裝片時,在視野內能清晰看到有許多紅細胞,卻沒有比紅細胞更大的白細胞.若要繼續尋找白細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A.換用大光圈 B.移動裝片C.換用高倍物鏡 D.調節細準焦螺旋例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后,調節②來觀察物像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C.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例4、小明用亞甲基藍溶液給臨時裝片中的口腔上皮細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滴在1處,將裝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1處,吸水紙放置在4處C.滴在1處,吸水紙放置在3處????D.滴在1,3處,將裝片左右晃動例5、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乳酸菌都沒有①⑤結構B.昌樂西瓜的甜味物質主要存在于⑥結構中C.傘藻嫁接實驗說明了④是遺傳的控制中心D.韭菜的表皮細胞和保衛細胞都沒有③結構例6、圖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五種不同的生物,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它們都是單細胞生物B.有細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形細胞核的是①②④⑤,無細胞膜的是③C.④⑤營自養生活,①②③營異養生活,③營寄生生活,①營腐生生活D.有蛋白質外殼的是③,有葉綠體的是⑤,有伸縮泡的是④,有纖毛的是④例7、如圖是生物圈中碳循環的示意圖,下列分析不符合圖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A.圖中③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B.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在丁這一級生物體內積累得最多C.圖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細菌和真菌等D.圖中乙丙丁三者組成的食物鏈是乙→丙→丁例8、小科在實驗室進行“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的實驗:(1)實驗桌上擺放有以下四瓶試劑:①清水②生理鹽水③碘液④亞甲基藍溶液,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小科需要用到的試劑有 (填序號).(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臨時裝片的制作后,接下來他想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如圖是使用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操作順序是 (填序號).(3)完成以上正確操作后,小科先后在顯微鏡觀察視野中看到圖甲、乙兩個物像,從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體過程是 .(4)洋蔥的花屬于植物的 器官,在分類上洋蔥屬于種子植物中的 (5)洋蔥切開后,流出的汁液來自于 (填細胞結構名稱)例9、如圖為某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食物網中,生產者是 ,食蟲鳥、鼠等是 。(2)圖中食物網含有 條食物鏈,請寫出其中最短的一條: 。(3)如果人們大量捕捉青蛙,以該食物網為例,短時期內 、 會大量增加,最終可能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被破壞。例10、如圖為動、植物細胞的顯微結構對比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根據圖示可以判斷圖 表示的是植物細胞,因為它具有[1] 、[3] 、[5] 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2)圖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 。(3)圖中含有遺傳信息,決定生物的性狀的結構是[ ] 。中考真題1.(2019·溫州1)2019年北京世園會展出的活化石樹種——銀縷梅(如圖),花朵銀絲縷縷,吸引了眾多游客。銀縷梅屬于(??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第1題圖 第2題圖 第3題圖2.(2019·臺州2)海筆是棲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種無脊椎動物,因其形狀非常像老式的羽毛蘸水筆而得名。海筆細胞中不具有的結構是(?? )A.?葉綠體???B.?細胞膜????C.?細胞質???D.?細胞核3.(2019·金華、義烏、麗水3)金華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華華”(如圖),其中“金金”形似金華特產佛手,“華華”源于金華市花茶花。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花型秀美多樣,蒴果圓球形。茶花在分類上屬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4.(2019·衢州4)在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下列鏡頭組合中觀察到細胞最大的是( )A.目鏡5×物鏡4× B.目鏡10×物鏡4×C.目鏡5×物鏡10× D.目鏡10×物鏡10×5.(2019·寧波2)2019年寧波市著力打造“一路一花,一路一品”,計劃建成多條特色花卉景觀大道。如圖是以月季為主要觀賞花卉的麗園北路美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月季是被子植物????? B.?花是月季的生殖器官C.?嫁接可以使同一株月季上開不同顏色的花???D.?麗園北路上的所有月季是一個生物群落6.(2019·臺州10)利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通常先將觀察對象作一定的處理。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 B.?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 ?血涂片制作 D.?觀察血液流動的尾端裝片制作 7.(2019·衢州9)如圖的實驗裝置放置一段時間后,檢測蒸餾水時,只在乙組中明顯檢測到蔗糖。這與兩組馬鈴薯細胞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關,該結構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液泡8.(2019·紹興8)下列為小敏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部分操作與問題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顯微鏡對光時,應調節圖甲中的④B.?圖乙中小敏看物鏡鏡頭的目的是防止物鏡下降過程中壓到玻片C.?圖丙視野中出現黑色圓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細胞未經染色處理D.?欲將圖丁視野中細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動裝片9.(2019·湖州9)傘藻是海生的單細胞藻類植物,細胞長2~5厘米,有細胞壁、葉綠體、細胞核等結構,可分為“帽”“柄”和“足”三部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傘藻能長到2~5厘米,離不開細胞壁的支持作用B.?傘藻的葉綠體是制造有機物的場所C.?傘藻的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 D.?傘藻的“帽”“柄”和“足”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0.(2019·嘉興、舟山13)建立結構與層次的觀念,有利于我們認識紛繁復雜的客觀世界。下列各項中,依次與圖中a、b、c、d四圈所表示的結構與層次對應的是( ?? ) A.?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B.?質子→原子核→原子→分子C.?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D.?動能→勢能→機械能→能量11.(2019·嘉興、舟山15)歸納法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觀察和研究無法窮盡所有事實,因此通過歸納得出的結論常會出錯。下列歸納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事實 結論A 植物由細胞構成;動物由細胞構成 生物都由細胞構成B 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 碳酸鹽都能與鹽酸反應C 海波有熔點;鎢有熔點 固體都有熔點D 火星上有大氣;木星上有大氣 行星上都有大氣12.(2019·臺州23) 20世紀,科學家在東太平洋發現高溫、缺氧、無光、含硫的深海熱泉,熱泉中生活著蠕蟲、蛤、硫細菌等眾多的生物。硫細菌能利用硫化物反應釋放的能量還原CO2制造有機物,蠕蟲以硫細菌為食,始以蠕蟲為食。迄今,科學家已發現數十個深海熱泉生態系統,并提出生命起源可能和熱泉生態系統有關的假說。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熱泉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________。 (2)下列事實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熱泉生態系統有關的是????? 。 A.?早期地球環境溫度較高 B.?早期地球環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C.?氨基酸等有機分子在高溫下容易被破壞 D.?硫細菌和古細菌在基因層面有著很高的相似度13.(2019·杭州21)(4分)微藻是一類體型微小、能進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總稱。如圖是以微藻為核心的某生態系統模型。請回答:(1)該模型中“微藻一蝦幼體一蝦一人”不能算作一條食物鏈,理由是 。(2)該模型中共有 條食物鏈。(3)若人類大量捕撈牡蠣,則該生態系統中蝦的數量將 。(4)該生態系統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還應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14.(2019·湖州29)湖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稱。湖州人創造了“案基魚塘”的生態工程,通過桑葉養蠶、蠶糞養魚、塘泥肥地的農作方式,實現了物質的良性循環和多途徑利用。 (1)蠶和魚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________?。 (2)從能量流動的角度看,把蠶糞作為養殖魚類的食料,其目的是________。 15.(2019·寧波27)罌粟能提煉出毒品,我國法律規定嚴禁隨意種植。2019年4月,寧波警方查處了多起農戶非法種植罌粟的案件。經調查,部分農戶因罌粟與常見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誤種。 (1)虞美人和器粟外形相似,因為它們都是罌粟屬的植物。但它們屬于不同的________(填“科”或“種”),所以還有許多不同。 (2)為幫助大家分辨兩種植物,小科整理歸納了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稱 虞美人 罌粟莖 細弱有絨毛 壯實光滑葉 葉邊呈分裂狀,葉較窄 葉邊不分裂,呈鋸齒狀花 花瓣多為4片, 邊緣平滑不開裂 花瓣有重瓣,邊緣會開裂果實 上有絨毛 外表較光滑 如圖為器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據表信息可判斷________(填“甲”或“乙”)植物是器粟。(3)毒品會損害人的免疫、神經、內分泌等系統,而且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吸食很難戒除。下列選項中,哪些是每個公民都必須做到的? ??????。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B.?不走私、不販賣毒品??????????????C.?不種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16.(2019·紹興28)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目前對我國部分地區的農業已造成一定災情。 (1)蘇云金芽孢桿菌可以用來防治草地貪夜蛾,這兩種生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 (2)如圖所示為一種防治方法:將草地貪夜蛾愛吃的草種在農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釋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貪夜蛾,進而降低災情。請寫出其中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 (3)草地貪夜蛾對農田生態系統會造成毀滅性破壞,而對森林生態系統卻影響相對較小,這說明生態系統的成分越單純,________就越弱。 17、(2019·溫州16)近日,研究人員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發現了茶葉中的茶多酚能促進某些實驗動物皮膚的傷口愈合。 (1)與動物細胞結構不同的是植物細胞具有________。(寫出一點) (2)不同品種的茶樹植株,在葉片形狀、茶多酚含量等性狀上存在差異。這些性狀是由DNA上的________控制的。 18.(2019·溫州32)氣候、棲息地以及食物等是影響生物生存與進化的重要因素。地球陸地上存在著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其中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物種非常豐富。為什么熱帶雨林的物種如此豐富?興趣小組收集到以下資料: 資料一:科學家認為,距今幾千萬年前,地球經歷了幾次冰川期,導致大量生物滅絕。而熱帶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受冰川期的影響相對較小。資料二:熱帶雨林的部分特征特征1:熱帶雨林的平均氣溫、年降水量與其它類型生態系統存在差異(如圖甲)。特征2:熱帶雨林具有分層結構(如圖乙),且樹木四季常青,各種生物生命活動旺盛。結合上述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對熱帶雨林物種豐富的因作出解釋。 19.(2019·金華、義烏、麗水31)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中有觀點質疑,用飛船運載人類進行幾千年的流浪過程中,無法長期維持生態平衡。其實早在1991年,科學家就利用封閉式建筑(如圖)進行了一個“生物圈二號”實驗,在占地面積1.3平方千米的該建筑中,志愿者們很快就遇到了農作物產量不足、氧氣濃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等問題,導致這一實驗失敗。請回答:(1)地球上各種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圈二號”這個密閉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可能看成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該系統中氧氣濃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號”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該系統成分單純,生物種類少,自動調節能力______________。地區模擬1.(2019寧波保送)有一些常見的微生物: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衣藻、④禽流感病毒。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從生態系統的成分看,①②是分解者,③是生產者B.從生物分類看,①②屬于真菌,③屬于植物C.從新陳代謝過程看,①②異養型,③④是自養型D.從結構和成分看,①②③具有成形的細胞核,④不具有細胞結構2.(2019蛟川期末)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期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只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B. 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C. 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D. 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3.(2019瑞安開學考)環保小組的同學在對輕度污染的水域進行檢測時發現,蒲草細胞內某種有毒物質的含量遠遠低于其周圍污水中該物質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A. 細胞壁的支持作用B. 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進出C. 液泡中含有細胞液D. 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4.(2019浙江)下圖是某藻類細胞中葉綠體移動路線示意圖,視野中的葉綠體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繞液泡按逆時針方向移動,則實際上,該細胞中葉綠體的位置和移動的方向分別為(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時針 ④順時針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5.(2019溫州期中)某同學在觀察人血涂片時,看到了如圖所示的物像.如要進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觀察白細胞甲,不必要進行的操作是( )A.轉動轉換器 B.轉動粗準焦螺旋C.轉動細準焦螺旋 D.調節反光鏡6.(2018溫嶺二模)小李同學在做生物實驗時,操作錯誤的是( )A. 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B. 用放大鏡就可以觀察小金魚尾鰭的血液流動現象C. 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雙眼睜開D. 驗證光下綠色植物能制造淀粉實驗,先要對實驗用的綠色植物進行24小時的暗處理7.(2019余姚模擬)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A,B,C分別表示三種生物成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A→B→C可表示一條食物鏈 B. ②③④可表示呼吸作用,⑤⑥可表示捕食關系C. A表示生產者,它能將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 D. C是消費者,它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促進作用8.(2019杭州月考)2019年西溪探梅節從1月26日至3月17日,整個濕地公園內兩萬余株各色梅花漸入最佳觀賞期,下列說法最合適的是( )用扦插方式繁殖梅花時,剪去枝條上大量葉片是為了防止蒸騰作用過強西溪濕地所有梅花是一個群落在西溪濕地這個生態系統中,梅花與蘑菇屬于同一成分梅花屬于被子植物,是因為其種子外有種皮包被(2018期中)如圖圓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點,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A.P可以表示用皮膚輔助呼吸B.Q可以表示生態系統的消費者C.E可以表示體內有脊柱D.F可以表示真正的陸生動物10.下列特征與生物個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由菌絲構成,細胞沒有葉綠體,能產生孢子----蘑菇B.根、莖、葉有輸導組織,能產生孢子----葫蘆蘚C.種子由胚、胚乳和種皮構成,有一片子葉----花生D.植株矮小,莖和葉內沒有輸導組織----腎蕨11.如圖為番茄的結構層次示意圖,請觀察和辨析圖中各數字符號代表的結構名稱,并回答下列問題:(1)番茄植株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器官是③___.(2)番茄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___.(3)②___和①和③連接起來,內有輸導組織,可以輸導水、無機鹽和有機物.(4)番茄果肉貯藏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屬于④___組織.(5)番茄植株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可歸納為___→組織→器官→個體. 12.(2018?許昌一模)根據有關實驗回答下列問題:Ⅰ.“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1)實驗中蓋蓋玻片時,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在蓋玻片下產生 。(2)染色后,某同學按規范操作,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以下幾個視野:①該同學最終看到了視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視野是 。②從A→C需要調節顯微鏡的 。③在視野C中,細胞內著色較深的結構是 。13.(2019溫嶺模擬)下列圖I為某一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圖II表示在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圖I中乙代表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是 (2)圖I碳循環主要通過 從無機環境進入甲(3)圖II中B表示被 利用的能量(4)在一定時間內,該生態系統中全部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值為a,全部消費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b,全部分解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c,則a、b、c之間的關系是 如圖是某種生態系統圖解,請據圖回答:(1)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______.初級消費者是______。(2)圖中共有______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了______。寫出圖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______;(3)如果有毒物質DDT污染了草,那么積累有毒物質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4)此圖若表示一個生態系統,其組成成分中還應添加______和______;圖中蛇和青蛙關系是 ;鼠與食草昆蟲、蜘蛛與青蛙關系是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那么食草昆蟲數量會 ,這說明生態系統有一定的 能力。2020年初中科學學業考試目標梳理生物部分主題1 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參考答案典型例題: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例7D B C C C D B(1)①③ (2)④①③② 先向右移動玻片,使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轉動遮光器,換成大光圈,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生殖 被子植物液泡(1)草 消費者 (2)5 草→鼠→蛇 或 草食→草昆蟲→食蟲鳥 (3)食草昆蟲 蜘蛛(1)A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 (2)2 細胞膜 (3)4 細胞核中考真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A A D D C B B D B B(1)硫細菌→蠕蟲→蛤 (2)A,B,D (1)蝦幼體與蝦之間沒有食物關系 (2)6 (3)增加 (4)分解者 (1)消費者 (2)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魚類(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類;提高能量利用率等) (1)種 (2)乙 (3)A,B,C (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2) 草→草地貪夜蛾→捕食蝽(合理即可) (3)自動調節額能力。(1) 細胞壁(葉綠體或液泡) (2)基因由于受冰川期的影響較小,熱帶而林保留的物種校多,經過長期的進化,使物種多樣化程度較高。熱帶而林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生物生長。樹木四李常青,為各種動物提供豐富的食物,有利于食物鏈的穩定。植物的垂直分層結構,提高了植物對陽光的利用率,制造更多的有機物,也為各種動物提供了棲息地。 (1) 太陽(或太陽能) (2)群落 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小于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 (3)弱地區模擬:1 2 3 4 5 6 7 8 9 10A C B A B B C A A A11.(1)根 (2)葉 (3)莖 (4)營養 (5)細胞12.(1)氣泡 (2)①BDA ②細準焦螺旋 ③細胞核13.(1)消費者 (2)光合作用 (3)分解者 (4)C14.(1)草 鼠、食草昆蟲 (2)3 食物網 草→鼠→蛇 (3)蛇 (4)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5)捕食 競爭 (6)先增加后減少 自動調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