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機的加劇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知識延伸與拓展佩里叩關和明治維新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佩里率艦隊到達日本,通過武力威懾,逼迫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日美和親條約)。通過該條約,日本開放下田、箱館兩港口,允許美國派駐領事,并享有最惠國待遇。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進行了從上到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和現代化改革。主要內容有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通過改革,日本綜合國力迅速提升,成為亞洲強國。一、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李氏朝鮮大陸政策“日本不甘處島國之境”,試圖立足于戰爭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的對外擴張政策朝鮮東學黨起義清出兵鎮壓出兵鎮壓一、甲午中日戰爭戰爭爆發:豐島海戰1894年7月,日軍進攻駐守朝鮮的中國軍隊,并在牙山口外的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輸船,戰爭爆發。1894年是農歷甲午年,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一、甲午中日戰爭平壤戰役1894年9月,日軍多路圍攻駐平壤的中國守軍,平壤戰役爆發。平壤最終陷落陷落。“逃跑將軍”—葉志超左寶貴一、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海戰經過 結果 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展開激戰,北洋艦隊重創日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殉國黃海海戰后北洋艦隊雖主力尚存,但李鴻章命令艦隊不許出港迎敵。中國喪失制海權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民族英雄一、甲午中日戰爭旅順大屠殺“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著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具。” ——美國紐約《世界報》 登陸戰一路日軍渡過鴨綠江,占領九連城,直逼遼陽另一路從遼東半島登陸,只取大連,旅順日軍占領旅順后,犯下了慘無人道的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一、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初,日本陸海軍進攻威海衛,日軍勸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被嚴詞拒絕。隨即日軍發動進攻,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威海衛戰役后,日軍揚言進攻北京,清政府驚恐萬分,慈禧太后立即命李鴻章為全權代表,赴日本求和······ 一、甲午中日戰爭 甲午戰爭時的中國是人口大國,有4億人口,軍隊95萬人,是正義的侵略戰爭;反之日本是小國,只有29萬軍隊,后方遙遠,供應不變,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為什么清政府最終失???①認識不足: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信奉“武器決定論”。②戰略失誤: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放棄和喪失了制海權。④政治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敗無能。④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維新后,國力強盛,對外擴張蓄謀已久,戰前準備充分二、《馬關條約》的簽訂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鴻章為議和全權大臣,全往日本議和。經過談判,雙發代表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了《馬關條約》李鴻章伊藤博文二、《馬關條約》的簽訂 《馬關條約》內容及其危害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①外國資本在中國設廠合法化,便利列強資本輸出②中國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到中國腹地巨額賠款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社會矛盾加劇①中國領土主權進一步喪失,造成了臺灣和祖國半個世紀的分離②日本獲得了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③刺激了列強侵略和瓜分中國的欲望二、《馬關條約》的簽訂1895年,清政府割讓臺灣后,不甘作亡國奴的臺灣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表示:“愿人人戰死而失臺,絕不愿拱手讓臺”。進行英勇抗爭,先后斃傷日軍3.2萬余人。但由于自身裝備落后,加之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最終失敗······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臺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①三國干涉還遼 《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俄國就對遠東地區有領土要求,而日本要求割遼東,俄國深感利益受損法國在得到印度支那后,開始覬覦臺灣,也同樣支持兩國干涉還遼1892年俄法結盟,令德國歐洲地位動搖。故威廉二世支持俄國,換取俄國支持其在東亞擴張干涉還遼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②列強劃分勢力范圍物 代表國家 強租租借地 “勢力范圍” 熊 沙俄 旅大 長城以北、新疆、東北 犬 英國 九龍、威海衛 長江流域 蛤蟆 法國 廣洲灣 廣東、廣西、云南 太陽 日本 福建 香腸 德國 膠州灣 山東 鷹 美國 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③門戶開放政策 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正忙于美西戰爭,無暇東顧。便在1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門戶開放”照會內容:承認各國在中國“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更衣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實質: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國共同瓜分中國的局面薩德事件釣魚島爭端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 —周恩來總理 強大的祖國需要強大的你!2.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標志是( )4.黃海海戰中犧牲的民族英雄是( )5.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的標志是( )6.1895年,中日簽訂( ),其主要內容有:①割( )( )及其附屬島嶼、( )給日本;②賠款( )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時間是( )1895年豐島海戰左寶貴3.平壤戰役中犧牲的民族英雄是( )鄧世昌威海衛戰役7.《馬關條約》的影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8.三國干涉還遼指的是( )( )( )聯合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但中國則付出了( )的“贖遼費”9.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體現在( )《馬關條約》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2億兩白銀沙俄德國法國3000萬兩白銀“門戶開放”政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馬關條約》.mp4 豐島海戰(1).mp4 第5課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pptx 黃海海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