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節(jié) 常見的酸(2)——硫酸 一.學習目標1.認識硫酸的主要性質(zhì); 2.知道使用強酸時的注意事項;3.知道SO42-的檢驗方法。二.重點難點1.硫酸的主要性質(zhì);2.SO42-的檢驗。三.課前復習1.什么是酸? 2.什么是酸根? 3.“老者生來脾氣燥,每逢喝酒必高燒,高壽雖已九十八,性情依然不可交。”這則謎語的謎底是( )A.生石灰 B.酒精燈 C.濃硫酸 D.燒堿4.鹽酸具有哪些性質(zhì)?其他的酸是否具有這些性質(zhì)呢?(引導學生用化學用語表達化學變化,多進行化學方程式書寫訓練。)四.課堂探究(一)、認識硫酸1.稀硫酸的化學性質(zhì)(活動1,對比鹽酸的相關實驗進行指導分析。)將稀硫酸與鋅.氧化鐵.氧化銅.氫氧化銅.氯化鋇進行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寫出方程式:(1)現(xiàn)象 ;方程式: 。(2)現(xiàn)象 ;方程式: 。(3)現(xiàn)象 ;方程式: 。(4)現(xiàn)象 ;方程式: 。(5)現(xiàn)象 ;方程式: 。思考:稀鹽酸與稀硫酸為什么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2.比較歸納酸的通性(1) 。(2) 。 (3) 。 (4) 。 (5) 。3.濃硫酸的性質(zhì)。(活動2,重點突出脫水性、吸水性和氧化性)(1).濃硫酸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黏稠的油狀液體,常見的濃硫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克/厘米3,密度比水大,難揮發(fā)。(2).濃硫酸的特性(“三性”)①.強腐蝕性(化學性質(zhì)):濃硫酸對皮膚.衣服等有很強的腐蝕性作用,使用濃硫酸時一定要小心操作。思考:在實驗時不小心碰到了濃硫酸,該怎么辦?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最后用小蘇打溶液沖洗,嚴重時應立即送醫(yī)院。②.脫水性(化學性質(zhì)):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涂在火柴桿和濾紙上,過會兒觀察變化。濃硫酸能將植物纖維(如棉花、麻、木纖維)。人的皮膚等物質(zhì)(都含有碳、氫、氧元素)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脫去,從而使這些物質(zhì)炭化變黑。這種作用叫做脫水作用。濃硫酸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性質(zhì)叫做脫水性。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脫水性,能使木材.紙張脫水炭化。③.吸水性(物理性質(zhì)):濃硫酸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濃硫酸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實驗室常用濃硫酸作為某些氣體的 劑。如H2.O2.CO2.SO2.HCl等氣體;思考1:把一瓶濃硫酸敞口放在實驗室中,一段時間后,濃硫酸的溶液質(zhì)量怎么變? ;溶質(zhì)質(zhì)量怎么變? ;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即濃度)怎么變? 。思考2:為什么不能用濃硫酸干燥氨氣(NH3)等堿性氣體?(3).濃硫酸的稀釋感受燒杯的外壁,并注意觀察實驗操作細節(jié)。操作要點:稀釋濃硫酸時,應把濃硫酸沿玻璃棒(或燒杯內(nèi)壁)慢慢注入水中,溶解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熱。思考:為什么稀釋濃硫酸時,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若把水倒入濃硫酸,因濃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水會漂在濃硫酸的上面,導致滴水部位形成局部高溫使水沸騰,致使酸液向四周飛濺,造成事故。(二)、拓展:鑒別硫酸根離子(SO42-)的方法:先滴入硝酸鋇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化學方程式: 。思考:為什么要再滴入稀硝酸? 化學方程式: 、 。再滴入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雜質(zhì)離子的干擾。(三)、稀硝酸純硝酸是無色、易揮發(fā)、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具有很強的氧化性、腐蝕性;濃硝酸見光易分解,故濃硝酸一般密封保存在棕色的瓶中。五.作業(yè)布置1.搜集有關鹽酸和硫酸的用途,并在下節(jié)課中進行交流。2.完成作業(yè)本A,常見的酸(二)硫酸(分析純)化學式:H2SO4 質(zhì)量分數(shù):98%凈含量:500ml 密度:1.84g/ml【性狀】本品為無色透明的粘稠液體,有強腐蝕性!硫酸鈉Na2SO4Ba(NO3)2溶液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