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節復習 常見的酸一.知識整理物質名稱 氫氯酸(鹽酸) 硫酸化學式 HCl H2SO4分子量 36.5 98物理性質 顏色:無色 顏色:無色 狀態:液態 狀態:黏稠.油狀.液態 揮發性:濃鹽酸易揮發,而稀鹽酸不易揮發 揮發性:難揮發濃酸保存方法 密封保存,因為易揮發 密封保存,因為易吸水性保存不當后果 揮發,溶質減少,溶質質量分數變小。 吸水,溶劑增多,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濃酸性質 ①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若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口時會有白霧出現,可證明該溶液為濃鹽酸溶液②如果不蓋試劑瓶蓋敞口放置,則:溶質減少.溶劑不變.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注解:觀察濃鹽酸時,常會看到白霧,白霧的形成原因是: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重新結合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 ①濃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為98%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變化)③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化學變化):濃硫酸能將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里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例脫去,生成黑色的炭。(脫水過程也稱為炭化過程。)④濃硫酸具有氧化性:濃硫酸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與金屬作用時生成水(非氫氣)⑤濃硫酸具有腐蝕性(脫水性),因此使用時要防止濃硫酸接觸衣物與皮膚。⑥如果不小心將濃硫酸粘在皮膚.衣物上,應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沖洗,并在皮膚上涂上3%~5%的碳酸氫鈉(NaHCO3)溶液。⑦濃硫酸遇水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在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散發熱量。稀酸性質 稀鹽酸不具有揮發性 稀硫酸除溶質質量分數較小外,性質上與濃硫酸基本相似。與指示劑作用(酸性溶液與這兩種指示劑的反應現象相同) 紫色石蕊試液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其實質是酸溶液中的H+使指示劑變色。) 無色酚酞試液 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注意事項 ①指示劑遇酸.堿所發生的顏色變化本質上屬于化學變化。②指示劑與酸.堿性溶液作用發生顏色變化的主體是指示劑,故一般有兩種說法:A.(指示劑)遇(溶液)(變色情況)。B.(溶液)使(指示劑)(變色情況)。與金屬作用 ①基本規律:(某些)金屬+鹽酸→H2↑+氯化物(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2HCl H2↑+ZnCl2Mg+2HCl H2↑+MgCl2Fe+2HCl H2↑+FeCl22Al+6HCl 3H2↑+2AlCl3③注意事項: A.能與HCl反應的金屬皆為金屬活動性在氫元素(H)之前的金屬B.單質Fe在與HCl反應后顯+2價C.K.Ca.Na由于化學性質過于活潑,會與HCl溶液中的水相反應,因此暫不研究。D.反應速率:Mg>Al>Zn>FeE.產氫能力:Al>Mg>Fe>Zn (分子量:Al=18.Mg=24.Fe=56.Zn=65)F.Mg與HCl反應時會放熱。④溶液顏色:FeCl2溶液呈淺綠色。 ①基本規律:(某些)金屬+硫酸→H2↑+鹽(硫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Zn+H2SO4 H2↑+ZnSO4Mg+H2SO4 H2↑+MgSO4Fe+H2SO4 H2↑+FeSO42Al+3H2SO4 3H2↑+Al2(SO4)3③溶液顏色:FeSO4溶液呈淺綠色。 上述現象均為:固體表面出氣泡,固體顆粒逐漸變小。上述酸一般指鹽酸和稀硫酸,濃硫酸和硝酸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的情況復雜,初中化學不討論。與金屬氧化物作用 ①基本規律:(某些)金屬氧化物+鹽酸→H2O+氯化物(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6HCl 3H2O+2FeCl3鐵釘表面紅色的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CuO+2HCl H2O+CuCl2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綠色。③溶液顏色:FeCl3溶液呈黃色,CuCl2加水稀釋后歷經黃-綠-藍三色 ①基本規律:(某些)金屬氧化物+硫酸→H2O+鹽(硫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Fe2O3+3H2SO4 3H2O+Fe2(SO4)3鐵釘表面紅色的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CuO+2H2SO4 2H2O+CuSO4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③溶液顏色:Fe2(SO4)3溶液呈黃色,CuSO4呈藍色與堿反應 ①基本規律:酸+堿→鹽+水(鹽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OH +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藍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綠色。Ba(OH)2+2HCl=BaCl2+2H2O無現象Mg(OH)2+2HCl=MgCl2+2H2O白色固體逐漸溶解 ①基本規律:酸+堿→鹽+水(硫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藍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Ba(OH)2+H2SO4=BaSO4↓+2H2O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Mg(OH)2+H2SO4=MgSO4+2H2O白色固體逐漸溶解與鹽反應 ①基本規律:酸+(某些)鹽→新酸+新鹽(鹽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白色固體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BaCO3+2HCl=BaCl2+H2O+CO2↑白色固體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AgNO3+HCl=AgCl↓+HNO3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產生 ①基本規律:酸+(某些)鹽→新酸+新鹽(硫酸鹽)②需掌握的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白色固體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BaCO3+H2SO4=BaSO4↓+H2O+CO2↑有氣泡產生,白色固體不消失H2SO4+BaCl2=BaSO4↓+2HCl溶液中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產生用途 重要的化工產品。①實驗室制二氧化碳;②給金屬除銹;人體胃液中的鹽酸可以幫助消化。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染料等;實驗室中常用于作為氣體的干燥劑(NH3除外);②給金屬除銹課堂檢測1.下列對pH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酸性最強的溶液的pH為1 B.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強C.中性溶液的pH為0 D.堿性溶液的pH大于7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酸一定含有氫元素 B.酸根離子一定是帶電的原子團C.酸電離時一定產生氫離子 D.酸根離子一定是陰離子3.下列方法中,可以用來確定某種物質是酸的是( )A.滴入酚酞試液不變色 B.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C.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 D.水溶液能導電4.稀硫酸.稀鹽酸等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 )A.都含有氫元素 B.分子中都含有氫原子C.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都是只有氫離子 D.以上選項都是5.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最好用( )A.紫色石蕊 B.氯化鋇 C.PH試紙 D.無色酚酞 6.在燒杯中分別盛放相等質量的下列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質量增加.濃度減小的是 ( )A.濃鹽酸 B.濃硫酸 C.硫酸銅溶液 D.濃硝酸7.向滴有石蕊試液的稀鹽酸中,慢慢滴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石蕊顏色變化的過程是( )A.紅→藍→紫 B.紫→藍→紅 C.藍→紫→紅 D.紅→紫→藍8.濃硫酸常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這是利用濃硫酸的 ( ) A. 酸性 B.脫水性 C.腐蝕性 D.吸水性我國土壤的分布情況大體是“南酸北堿”,南方農民引淡水沖洗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圖中符合沖洗過程酸堿性變化的曲線是( )A. B. C. D.10.小強同學為了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四組實驗方案(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有這兩種溶液),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11.下列各組物質,若不加指示劑則不能確定是否發生了反應的一組是( )A.鋅粒和鹽酸 B.銹鐵釘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氣體和石灰水 D.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1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實驗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得到二氧化碳(2)可以用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癥。(3)電鍍前用鹽酸清洗鋼鐵表面的鐵銹。(4)制革工業中用熟石灰脫毛后,剩余的熟石灰[Ca(OH)2]用鹽酸來除去。(5)用稀鹽酸清除鍋爐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13.晚會上小豆把一張白紙的正反兩面向大家展示清楚,然后把白紙用電吹風的熱風吹片刻,不一會,白紙上出現了一只小黑貓,大家驚奇不已。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請你用學過的化學知識來解釋:(1)小豆事先用 畫了一只貓;(2)使白紙出現黑貓的物質是 ;表現該物質具有 性。14.現有失去標簽的體積的2瓶液體,1瓶是98%的濃硫酸,1瓶是10%的稀硫酸,請你用學過的物理.化學知識,用2種方法進行鑒別。物理方法:① ;② ;③ ;化學方法:① ;② ;③ ;15.20克36.5%的稀鹽酸與一定質量分數為5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試問:(1)反應后生成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原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部分參考答案:13.稀硫酸 濃硫酸 脫水性14.物理方法:用密度計測其密度,密度大的為濃硫酸;用天平稱量,質量大的為濃硫酸;將其分別用水稀釋,放熱較多的為濃硫酸。化學方法:用小木條分別蘸取2種酸,木條變黑的是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2種酸,分別在白紙上寫字,字變黑的為濃硫酸;取2支試管加入鐵釘,在試管中分別倒入少量2種酸,有氣體產生的為稀硫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