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違科目道德與法治年級八年級課型新授課教師學習目標1.分析法治案例,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守法觀念,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防微杜漸;2.能夠辨別各種違反行為,提高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3.知道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種類,認識一般違法的危害,懂得依法規范自身行為,知道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學習重點區分違法行為的種類學習難點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溫故互查】誠信的重要性 2.如何踐行誠信?【設問導讀】第一環節:對違法行為的探究:閱讀課本48頁的內容談談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種類有哪些?對照課本47頁的“探究與分享”中的情境,說說上述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 結合47頁三個事例總結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以及刑事違法行為的區別,完成圖表中的內容。(參考48頁---50頁)違法行為的分類所違反的法律所受的處罰(法律責任)實施處罰的主體根據危害程度根據違反的法律3.總觀上表,歸納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聯系與區別。第二環節:閱讀“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這一目,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身邊違法行為的主要表現是什么?2.在全面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中,我們如何遵章守法?【交流與展示】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主學習”內容,進一步完善答案。先獨立完成“自我檢測”習題,后展示自學成果,在老師點評后,用紅筆認真糾錯。【自我檢測】1.因個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過被傳銷、詐騙電話騷擾的經歷。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違規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內容。這體現了( )A.公民享有知識產權 B.我國法律具有規范作用,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C.公民享有政治權利 D.國家對保護公民隱私負有全責2.池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罰款;瞿某因醉駕被處拘役,他們的行為分別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3.對下列成年人行為違反的法律與應承擔的責任,對應不正確的是( )A.劉某租用政府門面房不續交房租——承擔行政責任B.周某因不服城管擾亂社會治安——承擔行政責任C.朱某不滿白某罵他是豬頭而用鐵器將其打死——承擔刑事責任D.張某欠李某10萬元錢拒不償還——承擔民事責任4.下列關于違法行為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 B.應被逮捕判刑的行為才是違法行為C.只有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才是違法行為 D.只要有了違法的思想就是違法行為5.劉某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5000元。劉某的行為屬于( )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鞏固訓練】1.按照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可以分為( )①民事違法行為 ②一般違法行為 ③刑事違法行為 ④行政違法行為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019年3月30日,四川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30名森林消防隊員和地方干部群眾在救火時不幸犧牲。正當各地群眾對烈士們表達悼念之情時,尹某竟公然發表說毀、侮辱犧牲消防戰士的言論,引發網民的強烈憤慨,尹某因此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救火英雄,浩氣長存!”烈士們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人民利益,保衛了國家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烈士們的英雄壯舉( )①向我們傳遞了積極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②激勵我們勇于創新、追求幸福美好生活③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弘揚了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尹某公然詆毀、侮辱烈士被刑拘說明( )①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②公民要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權利③公民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紅線 ④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實踐探究】材料一:19歲的肖某因在歌舞廳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拘留10天,罰款500元。材料二:中學生劉某發現照相館未經自己同意,擅自將自己的藝術照放大后,放在櫥窗展覽,以招攬顧客。結合以上兩則小材料請回答: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違法行為分別是什么違法行為?有何共同特點?面對類似違法行為,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 參考答案自我檢測1.B 2.C 3.A 4.A 5.C 鞏固訓練:1.B 2.C 3.D 實踐探究:(1)材料一反映的是行政違法行為,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事違法行為。兩種違法行為的共同點是:都具有社會危害性,情節較輕,都屬于一般違法行為。(2)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