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2張PPT。第一課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一課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中共十二大會場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已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共大上致開幕詞2.1987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中共十三大會場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經濟建設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史料研讀 材料一:……關廣梅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為她贏得了租賃企業家和女改革家的稱號,也讓她成為了‘社’‘資’問題的焦點。” 材料二:“租賃坐收漁利,帶有剝削性質。”“她一個人租賃8個店,在本市形成了一個商業壟斷集團,把市場的商品和物價都壟斷住了。”“她干的是社會主義嗎?” ——《中國經濟日報》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又遇到什么問題,鄧小平是怎樣解決的?大家對私營經濟的質疑。 史料研讀 材料三:……“我無論如何不能理解:過去微利、虧損,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的企業是社會主義,現在有了利潤的企業反而是資本主義,真是怪事!” ——關廣梅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又遇到什么問題,鄧小平是怎樣解決的?私營企業家關廣梅的顧慮。(1)背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資”姓“社”等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重要談話。3.鄧小平南方視察(2)主要內容 ①黨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②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③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④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 ⑤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 ⑥發展才是硬道理!3.鄧小平南方視察(1)背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資”姓“社”等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3.鄧小平南方視察(3)南巡講話的意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1992年,鄧小平南巡深圳時的照片鄧小平南巡到達武漢 1992年南巡講話,成為鄧小平畢生事業的巔峰之作,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啟了第二個春天。這位88歲高齡的老人,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關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指明了道路。他不僅留下了光輝的鄧小平理論,而且留下了寶貴的鄧小平精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 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逐漸形成了鄧小平理論。 這一理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鄧小平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1997年2月19日,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蒸蒸日上,香港即將回到祖國懷抱的時候,鄧小平同志卻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偉人逝世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江澤民在向會上作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1.時間: 2002年2.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義: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4.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三 、農民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四?、恩格爾系數低于40%。五 、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0平方米。六 、城鎮化率達到50%。七 、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八 、大學入學率20%。九 、每千人醫生數2.8人。十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在會上作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1.時間: 2007年2.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被寫進黨章3.意義: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2007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胡錦濤同志作報告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時間:2012年2.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3.內容: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1.時間:2017年2.內容:習近平在會上作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3.指導思想: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進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采訪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見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