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單元復習與鞏固學習目標觀察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領會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解析事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嘗試用系統優化的方法安排工作。剖析自然界與社會生活中的實例,領會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運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說明事物自身“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義,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解決問題抓住主要矛盾。列舉多方面的創新表現和成功,辯證地說明批判性思維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闡釋解放思想的重要意義。 知識網絡三、要點梳理關鍵詞:唯物辯證法 聯系的觀點 發展的觀點 矛盾的觀點 辯證否定觀 ▲唯物辯證法 1.聯系的觀點 (1)含義: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普遍性:一切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聯系和人為事物聯系都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多樣性: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3)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整體居于主導、統率地位,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方法論:既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又要重視部分、搞好局部。(4)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一定程度上也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優化趨向。方法淪: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典型例題】辯論通常指雙方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辯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得到正確的認識。辯論雙方一辯的主要任務是開篇立論,簡明扼要地闡明本方觀點。以“成大事者必拘小節”(正方)VS“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反方)為辯題,任選正方或反方,運用《生活與哲學》的相關知識,撰寫一辯的辯詞。(6分,如正反方都回答,按正方答案計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行動,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當前, 解析:本題答案不唯一,可以從整體和部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量變和質變的關系等角度回答。水平4:理論運用準確,闡述問題條理清楚,邏輯嚴密,事例恰當,顯示出較高的學科素養。(5~6分)水平3:理論運用比較準確,闡述問題有條理,能用事例說明問題,顯示出基本的學科素養。(3~4分)水平2:理論和事例存在明顯欠缺。(1~2分)水平1:答非所問或觀點錯誤。(0分) 答案:【正方示例】第一,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系的,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這啟示我們,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對小節不可大意。第二,如果小事做不好,很有可能耽誤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些不起眼的小節,很有可能就是成就大事的絆腳石。一個滑落在飛機跑道上的小鐵片可引發災難,一個小小的零件不合格會造成航天飛機爆炸,一份電文翻譯錯誤能導致一場戰役的失敗……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反方示例】第一,整體和部分是有區別的,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這啟示我們,應著眼于整體和全局。第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事例比比皆是。大詩人李白豪放不羈,當稱不拘小節;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時常頭發紛亂,可謂不拘小節……可見,成大事者應當立足大局,胸懷天下。 2.發展的觀點 (1)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事物的發展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飛躍; (3)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發展要經歷一個過程,對前途充滿信心,又應正確對待困難,支持新事物成長; (4)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矛盾(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 (5)事物發展是有規律的。【典型例題】人類學家頓巴研究人際互動數十年,他因“頓巴數”而聞名學界。“頓巴數”試圖揭示的是朋友圈的范圍:一個人的朋友圈平均是150人,超過150人的朋友圈往往太復雜而難以駕馭。當我們把“朋友圈”擴至三四百人時,真正的朋友卻無暇顧及了。這個定律體現了A.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C.量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 D.新事物不應該代替舊事物解析:材料表達的是人的朋友圈的人數是有限度的,超過150人,則變得太復雜難以駕馭,擴至三四百人時,真正的朋友卻無暇顧及,則發生了質變,因此B表述正確,符合題意。A表述正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選項表述錯誤,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是不顯著的變化,而不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D表述錯誤,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沒有新事物的產生就不會有發展。新事物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必然取代舊事物的。答案:B 3.矛盾的觀點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與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即對立統一。方法論: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兩分法、兩點論。 (2)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論: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三個表現:不同事物矛盾各有其特點;同一事物不同發展階段矛盾各有其特點;事物矛盾雙方各有其特點)。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即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兩者相互聯結,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5)堅持兩點論和重點淪的統一。 兩點指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重點指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盾: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重點、中心、關鍵)。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統籌兼顧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事物內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分清主流與支流。 4.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5.辯證否定觀 (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是事物發展的環節、聯系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2)要樹立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典型例題】“變”是書法的生命。書法固然要堅守傳統高地,但是“山高人為峰”,書法不可能死守古人的高地而裹足不前。這啟示我們①書法創作應追求絕對真理 ②書法創作應堅持辯證的否定觀③書法創作應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④書法創作應發揮勞動群眾的決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 “變”是書法的生命,強調書法需要繼承傳統,又要創新變革發展,因此②③正確,符合材料主旨。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因此追求絕對真理是錯誤的,④與材料無關。答案:C鞏固練習選擇題讀右圖。德國政府在國家層面推出工業4.0戰略?;卮?、2題。1.從工業1.0到工業4.0的根本原因在于A.聯系 B.創新C.運動 D.質變2.從圖中可知,工業4.0時代將比以往更加重視A.部分組成整體 B.系統優化C.意志的決定性 D.調整生產關系3.“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而是我們從自己的后代那兒借來的?!边@句話警示我們A.要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和處理問題 B.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無條件的C.要發揮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D.舊事物比新事物的生命力強大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局部)?;卮?、5題。4.畫中所繪是當時的社會實錄,這集中反映了A.宋朝時期的社會存在B.物質世界的進化過程C.精英人物創造了歷史D.中外文化之間的聯系5.本畫表現的重點無疑是汴河上繁忙的交通景象。張擇端描繪此地場景是A.全面地看問題 B.突出主要矛盾C.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 D.體現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研究翰墨、鑒賞書法,是至美之事?;卮?~7題。6.如果把研究鑒賞中國書法比作“剝洋蔥”,那么隨著一層一層的洋蔥被剝離開來,你會發現裹在最里面的“蔥心”——書法哲學。這個“蔥心”隱而不露卻最有生機。這種書法哲學A.人人都有,可能自發形成 B.是“科學之科學” C.產生于物質資料生產實踐之前 D.是對書法藝術的抽象與概括7.辯證法是書法藝術的精髓:從謀篇設局起筆開始,到落款署名蓋上印章,應該是奔放與收斂、狂熱與冷靜的結合。從中可見,書法藝術遵循的辯證法規律是A.主觀符合客觀 B.實踐第一 C.對立統一 D.永恒發展8. 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與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局息息相關?!斑x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只在舉手之勞間:換用節能燈、使用再生紙、盡量乘坐公交車……我們能否逃脫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災難?答案由你我的行動決定!"這段話啟示我們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②必須重視局部作用,推動整體的發展③內因和外因共同推動事物發展 ④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中醫認為感冒是風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大體可以分為風熱型和風寒型。風熱型風寒型癥狀發熱重、惡寒輕。表現為頭脹痛、咽痛、咳吐黃痰等發熱輕、惡寒重。表現為頭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等用藥雙黃連口服液、銀翹解毒顆粒等感冒清熱顆粒、感冒軟膠囊等 治療感冒需要對癥下藥,這其中蘊含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 D.矛盾具有斗爭性10.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能夠揭示聯系的根本內容及事物發展根本動力的是 A.矛盾 B.量變與質變 C. 前進性與曲折性 D.共性與個性二、非選擇題1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行動,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脫貧目標艱巨繁重,要實現到2020年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每年減貧1000多萬人。從事物發展的角度看,應該認識到脫貧攻堅的前途是_______,但道路又是_______,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實現脫貧攻堅目標。12.全球每分鐘因干旱和荒漠化損失23公頃土地;每年失去1200萬公頃土地,損失2000萬噸糧食;全球15億人受到土地退化影響,全球貧困人口的74%直接受到全球土地退化影響。地球上每分鐘消失的森林面積相當于50個足球場;每分鐘有1種植物滅絕;每天有1種動物滅絕。從聯系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6分)13. 醫療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難題,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路線設計上,三年來,醫改大體沿著“局部試點——總結經驗——更大范圍試點——進一步總結”的路徑推進。 請說明醫療改革做法中體現的方法論。14. 一般來說,家庭收入會用于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甲乙兩名同學家庭月收入都是10000元。甲說:“我家這月消費5000元,吃了幾頓大餐,還去了一次農家樂。其余5000元存在銀行。”乙說:“我家這月消費3000元,雖然沒怎么享受,但投資股票卻賺了一小筆?!?br/> 運用矛盾的有關知識,分析消費和投資之間存在怎樣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并說明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15.關鍵詞經營亮點成果水晶初中文化農家女用心創作,不斷推出新穎的水晶藝術品。三年里,獲173項國家專利,還有32個自創產品專利正在申請中她的加盟店發展到20多家,公司年產值達幾百萬元集裝箱某商貿公司。改造廢舊集裝箱作超市載體,將城市連鎖經營模式復制到鄉鎮村莊,有效保障農村商品安全,走循環經濟之路5000萬元建成200多個連鎖超市,被人們稱為中國的“農村沃爾瑪” 請從創新的角度,談談以上經濟案例的成功奧秘。答案與解析:B.解析:從工業1.0到工業4.0的發展,從根本上是其內在不斷的否定和發展自己,因此正確答案應該選B。B.解析:由圖可知,工業4.0時代開始應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強調重視系統優化,所以正確答案選B。A.解析:材料主旨是啟示我們,地球資源是有限的,地球是我們從自己后代那兒借來的,啟示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保護地球,因此A選項正確符合題意,B表述錯誤,聯系是有條件的。C,材料并沒有強調科學理論的問題,沒有直接關系。D表述錯誤,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A.解析:圖中所繪,表達的是當時宋朝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正確答案為A。B.解析:抓住材料關鍵詞,“重點是……”,因此,反映的哲學道理應該是突出主要矛盾,選B。D.解析:書法哲學,是對書法藝術的抽象與概括。A,是世界觀,但人人有世界觀,但并不意味著人人都有哲學。B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錯誤的,C錯誤,哲學源于社會實踐。D正確。C.解析:“奔放與收斂”、“狂熱與冷靜”,可見,書法藝術遵循的辯證法規律是既對立又統一,答案選C。C.解析:材料中“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與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局息息相關。”,因此體現了局部影響整體,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選C。B.解析:感冒分為風熱型和風寒型,因此需要對癥下藥,體現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答案選B。A.解析:聯系的根本內容,發展的根本動力,都是矛盾,因此正確答案選A。光明的 曲折的聯系是普遍的(或客觀的,或世界是聯系著的),(2分)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密切(或固有)聯系。(1分)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2分)承認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共處共融。(1分)(其他合理回答亦可酌情給分,如整體和部分的角度,或系統和要素的角度)13. 醫療改革是個系統工程,體現了用系統優化的觀點看問題,著眼于整體,優化系統;“局部試點——總結經驗——更大范圍試點——進一步總結”,體現了從個性到共性,再從共性到個性的過程,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不斷總結,推動發展。14. ①消費和投資之間存在對立關系。在家庭收入一定的條件下,消費和投資此消彼長。偏重消費可能提高當前的生活水平,但不一定有利于家庭收入的長遠增長;偏重投資有利于家庭收入的長遠增長,卻可能降低當前的家庭生活水平。 ②消費和投資之間存在統一關系。消費是投資的目的,投資有利于增加家庭收入,提高未來的家庭消費水平。 ③對待消費和投資,要堅持兩點論,統籌兼顧,合理確定兩者比例關系。 (如②答“進行教育消費等,特別是有關投資技能方面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個人投資水平”可加分)15. 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上述案例利用了創新思路,尋找市場經營的突破點,通過自創產品、創新經營模式,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