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6張PPT。課前檢測1.金字塔是 古國的文明象征,太陽歷是依據 而創造的。2. 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階層,嚴格規定了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關系。3. 為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4.國王屬于 等級, 掌管祭祀。古埃及尼羅河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漢謨拉比法典》腓尼基字母文字 第一 婆羅門新知導入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三字經》 夏、商、周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三代”,是中華早期國家的發展時期。第二課 中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早期國家與社會新知講解 約公元前2070年 約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商朝建立湯vs紂夏朝建立禹vs桀西周建立周武王西周滅亡閱讀書本P10—P11,繪制夏商周年代尺,并標注王朝建立和滅亡的君主。一、夏朝——興衰歷程BC2070——BC1600禹(建立者) 啟 桀(王國者)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一、夏朝——興衰歷程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早期國家的產生一、夏朝——文明成果之世襲制炎帝黃帝堯舜禹啟禪讓制世襲制天下為公家天下王位世襲制指的是將國王權位視為一家一族的私產,實行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制度都城以宗廟和宮殿等大型建筑為中心,周圍散布著許多農業村落和一些作坊。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大型宮殿遺址,可能是夏朝后期的都城。這座建筑,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開創了我國宮殿建筑的先河。一、夏朝——文明成果之宮殿建造河南偃師二里頭二、商朝——興衰歷程BC1600——BC1046湯(建國者)、紂(亡國者)殷思考:夏朝和商朝的滅亡的原因,你可以得出什么啟示?原因:因暴政而亡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體恤百姓,珍惜民力二、商朝——文明成果之青銅鑄造業目前商朝青銅器出土近萬件,其中司母戊鼎(近有學者認為應稱之為“后母戊鼎”)最引人矚目。它形制雄偉,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據測量,司母戊鼎中銅、錫、鉛三種金屬合成的比例合理,體現了商朝工匠的智慧。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古代最大的青銅器。二、商朝——文明成果之青銅鑄造業四羊方尊(我國青銅器中的精品)圖文鑒賞 容酒器高:58.3厘米口長:52.4厘米重:34.5千克二、商朝——文明成果之青銅鑄造業圖文鑒賞食器酒器圖文鑒賞樂器兵器青銅矛特點:青銅器種類繁多,有禮器、飲食器、兵器、工具等。作用:青銅禮器是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鼎在古代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與鼎有關的成語:鼎力相助、問鼎中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二、商朝——文明成果之甲骨文商朝的甲骨文商朝王室貴族遇上大小事情,都要用占卜確定兇吉,然后將占卜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或者獸骨上,稱為“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奠定了后來漢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所見商朝武器和使用情況簡表甲骨文所見商朝刑罰簡表二、商朝——文明成果之甲骨文你從表格中能夠獲得什么信息?夏、商、周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和對外征戰,都建立起強大的軍隊,制定了嚴酷的刑法三、西周——興衰歷程BC1046——BC771周武王(建國者)、周幽王(亡國者)鎬京(今陜西西安)閱讀三幅地圖,你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夏朝到西周,疆域范圍逐漸變大假如你是西周的統治者,面對廣袤的領土,你對采取什么措施來統治?分封制三、西周——文明成果之分封制閱讀書本P12頁,填寫表格自己的子弟和少數功臣從周王獲得子民和土地服從周王命令,交納貢品,守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鞏固西周的統治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稱為對周邊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除周王直接統治的王都周圍地區外的其他地區三、西周——文明成果之分封制諸侯在自己的封土內,同樣依據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確定土地、財產和權位的分配與繼承,又將土地和民眾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將所得土地和民眾分賜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士以下不再分封。這樣就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天子為最高等級,下面依次是諸侯、卿大夫和士。他們共同構成了西周社會的統治階層,像金字塔一樣,壓在廣大平民和奴隸的身上。周朝時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權利是怎么決定的?這與強調平等和奮斗競爭的現代社會有什么根本差異。周朝時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權力是由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等級決定的。【宗法制】(嫡長子繼承制)等級越高,地位越高,權力越大。這種強調社會等級、重視人的出身的等級制度,與現代社會公民擁有平等的基本權利、人們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學識、能力和才干等有本質的區別。三、西周——文明成果之禮樂制度閱讀書本P12頁,填寫禮樂制度的相關信息更有效地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區別禮樂制度既鞏固了社會等級秩序,又促進社會各階層和諧相處。但也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一面,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三、西周——文明成果之禮樂制度周朝的編鐘出土于陜西的編鐘。編鐘是周朝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飲等活動中使用的主要禮樂器。不同等級的貴族使用的禮器,其組合與規格各不相同死的稱呼天子——崩、駕崩 諸侯——薨大夫——卒 文士——不祿不同等級的人服飾的樣式、服色、花紋等有較嚴格的規定:帝王的服裝花紋共分成12種,諸候們只能使用龍以下的紋樣,士用藻紋與火紋。大夫的服裝上可加上粉米紋。天子用鼎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據史料載:周王定朝時,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商朝和西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商朝都城占地30平方千米,人口約14萬,城中設有市場,商業繁榮。西周全國人口超過300萬,城市、道路交通和郵驛系統更為發達。課堂總結課堂練習1.據《史記》記載,禹年老時,推薦伯宜作為繼承人,但禹的兒子啟卻舉兵殺死伯宜,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A.夏朝君主繼位以能者居之 B.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C.世襲制標志早期國家產生 D.啟是夏朝第一代君主2.《三字經》中描述:“……湯伐夏,……六百載,至紂亡……”其描述的朝代是( )A.夏 B.商 C.周 D.秦B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一單元 第二課 早期國家與社會早期國家與社會【知識梳理】一、夏朝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 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朝概況①禹死后,兒子 繼位。從此, 制代替了 制。②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宮殿,建立起國家政權機構。( 宮殿,布局嚴謹,主次分明,開創了我國宮殿建筑的先河)滅亡四百多年后,國王 殘暴無度,激起平民和奴隸的反抗。商湯聯合周邊各部起兵, 年前后滅夏建商。商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前后, 建立商朝概況①青銅鑄造業發達: 是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 最引人矚目。②甲骨文出現:商朝時,刻在 和 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朝開始的。滅亡商朝末年,國王 奢侈殘暴,失去民心。公元前1046年, 聯合其他小國,討伐紂王,最終消滅商朝。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前后, 建立周朝,定都 (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概況分封制目的:為了鞏固統治受封對象: 。諸侯權利:從周王那里得到 和 。諸侯義務:必須服從周王命令;交納貢品;守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禮樂制目的:內容:要求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有明顯的區別。評價:有利于調節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各階層和諧相處。但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一面,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滅亡BC771年,西周滅亡【知識鞏固】【選擇題】北京出土的青銅器“克盉”記載: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區)的諸侯,管理羌族、馭族……克進駐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動亂。此記載印證的史實是( )A.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諸侯須定期覲見周天子C.諸侯在戰時須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 D.諸侯向周天子繳納貢品2.我國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關于下列圖片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圖①說明中國周朝已有禮樂制度圖②說明商朝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文字圖③說明夏朝的青銅鑄造業發達圖④說明我國在夏朝可能有大型都城3.八年級學生在介紹夏、商、西周的歷史時,下列各項與史實不符的有( )①國王桀殘暴無毒導致西周滅亡 ②周武王率兵伐紂,滅商建周③周朝的士可以分封土地給平民 ④啟建立我國第一個王朝夏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非選擇題】材料一:“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材料二:“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左傳·桓公二年》)嚴嫡庶之辨,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周天子以嫡長子繼統,眾庶子封為諸侯。諸侯亦以嫡長子繼位,眾庶子封為大夫。材料三:王公貴族各等層次在家里懸掛編鐘是有嚴格規定的,所謂“王宮懸(四面懸掛),諸侯軒懸(三面懸掛),卿大夫判懸(兩面懸掛),士特懸(單面懸掛)”。哪個布衣百姓若是掛起四面(宮懸)編鐘,會招致殺身之禍的。(1)材料一分別反映了哪個朝代的制度?(2分)材料二反映該朝實行哪一制度?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制度,實行該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第一單元 第二課 早期國家與社會早期國家與社會參考答案【知識梳理】禹、夏、啟、世襲制、禪讓制、二里頭宮殿、桀、公元前1600年商湯、青銅禮器、司母戊鼎、龜甲、獸骨、商朝、紂、周武王周武王、鎬京、周王子弟和少數功臣、土地和人口、更有效地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貴族。【知識鞏固】【選擇題】A 2.C 3.A 【非選擇題】材料一:西周(2分) 材料二:分封制、宗法制 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成為對周邊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4分) 材料三:禮樂制度。目的是更有效地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早期國家與社會 教案.doc 1.2.1早期國家與社會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