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九一八事變,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并在此建立偽滿洲國。東北形勢日本在華北策劃五省自治,史稱“華北事變”。華北形勢 1936年7月,蔣在公開場合說道:“中央對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我們絕對不能容忍,我們絕對不訂立任何侵害我們領土主權的協定,并絕不容忍任何侵害我們領土主權的事實。……我們不能容忍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后犧牲的時候。”蔣介石對日本政策的調整。底線:不喪失主權。決心:“犧牲一切”維護主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7.7.7,盧溝橋事變看圖說:中國軍隊抵抗了嗎?國際的聲音英國外交大臣艾登認為:“我仍相信日本政府不是有意有計劃地開始侵略的……我絕不相信日本政府會愿意在此時、在中國進行一場軍事冒險。”英國駐華大使許閣森認為:“這或許并不是日本有意挑起的事變,日本也不想把事態擴大化。”事實上:日本軍部編制的1937年對華作戰計劃:華北方面用8個師團占領北平及天津……;華中方面用3個師團占領山海附近……;華南方面用一個師團占領福建、廈門和汕頭。日方的態度:“不擴大方針”,實際上強占平津日本侵華既定國策蓄謀已久1937年侵占的領土1938年侵占的領土1944年侵占的領土1945年侵占的領土1937年8-11月,“淞滬會戰”,上海淪陷,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1937年11-12月,國民黨組織南京保衛戰。12月13日,南京淪陷。罪行一:侵略戰爭罪行二: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劊子手谷壽夫接受審判南京大屠殺劊子手松井石根接受審判法律視角 納粹德國駐南京使館的政府報告:“這不是個人的而是整個陸軍即日軍本身的殘暴和犯罪行為。”罪行二:南京大屠殺法律視角倫理道德持續時間久屠殺對象是平民和戰俘形式殘忍、人數達30萬人以上……戰爭法:1.禁止不經過宣戰而發動戰爭;2.懲罰、虐待、殺害戰俘或者攻擊非戰斗人員;3.使用具有過分殺傷力的戰爭手段;4.使用化學和細菌及核武器;5.不分皂白的作戰手段,指不區分平民與交戰人員,軍事與非軍事目標的作戰方法。戰爭法:1.禁止不經過宣戰而發動戰爭;2.懲罰、虐待、殺害戰俘或者攻擊非戰斗人員;3.使用具有過分殺傷力的戰爭手段;4.使用化學和細菌及核武器;5.不分皂白的作戰手段,指不區分平民與交戰人員,軍事與非軍事目標的作戰方法。根據戰爭法,日本在侵華過程中還犯有哪些罪行?罪行三:細菌戰和毒氣戰罪行四:轟炸重慶等地罪行五:“三光”政策板書一、侵略行徑:七七事變二、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三、其他罪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由此開始細菌戰、毒氣戰大轟炸“三光”政策……后記 1936年7月,蔣在公開場合說道:“中央對外交所抱的最低限度,我們絕對不能容忍,我們絕對不訂立任何侵害我們領土主權的協定,并絕不容忍任何侵害我們領土主權的事實。……我們不能容忍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后犧牲的時候。”結合教材P36的內容,試論國共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何不同的認識。當年曾在南京居住的外國人、侵華日軍老兵用相機記錄下那一大屠殺的慘景,揭示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檔案記載的常德細菌戰第一位受害者12歲的蔡桃兒 1941年11月4日,剛剛破曉,初冬的大霧籠罩著靜謐的常德城。 一聲響亮的空襲警報刺穿天際。隨之而來的轟鳴聲,讓人們從酣眠中驚醒。膽大的居民打開窗,看見一架日軍飛機正在低飛盤旋。飛機并未投下炸彈,卻在城中心灑下不明顆粒。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但隨之而來的是日本從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對重慶進行5年半的狂轟濫炸,尤其以1939年5月3日和5月4日的大轟炸最為慘烈,被稱為五三五四大轟炸,震驚了整個國際社會,其中英國路透社對這兩次轟炸做了客觀真實報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