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6張PPT。教學課件 歷史與社會 八年級上冊 RJ第三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一):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第四課 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昭君出塞片段閱讀課文思考1、開疆拓土(1)匈奴形成強大國家的時間,首領的稱呼? (2)秦統一六國后,用哪些措施對付強大的匈奴?(3)漢面對強大的匈奴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如何?1、秦與匈奴的關系(1)匈奴的興起:①匈奴是活躍在蒙古草原上的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②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強大的國家,首領稱為“單于”(2)秦與匈奴的關系①秦統一后北擊匈奴,奪回大片土地。②秦始皇在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北方長城基礎上,修筑城防。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民族關系之一:與匈奴的關系一、開疆拓土萬里長城遼東臨洮萬里長城2、漢朝與匈奴的關系經歷了一個戰爭、和親、再戰爭及再和親的復雜過程。白登之圍單于和親3、漢朝與匈奴的合戰(1)漢初抵御匈奴①背景②內容③評價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大軍北上抵御匈奴,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稱白登之圍。(2)漢初與匈奴的“和親”政策(3)漢武帝時期,武力反擊匈奴①原因②概況③結果(4)漢武帝以后,匈奴的一部南遷與漢訂立了和好盟約“昭君出塞”(5)東漢與匈奴的關系①南匈奴②北匈奴漢匈文化交流:鐵器、銅器、蓄力、體育活動、音樂、舞蹈……。民族關系之二:與西域的關系1、西域的范圍及概況2、張騫出使西域①目的: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作用:①任務未完成,但西行使人們了解到西域各國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情況,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②漢朝與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3.BC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的管轄.絲路第一人——張騫②概況:公元前138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21年,漢朝擊敗匈奴占領河西走廊,先后設立四郡。西域的地理范圍說一說兩漢時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更遠的地區。漢武帝為什么要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幾次?有何作用?議一議張騫出使西域辭別漢武帝 這是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原的幾種植物,分別是:苜蓿、葡萄、石榴、核桃。 ②意義: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保障了東西商路的暢通,加強了中原地區和西域廣大地區的交流,以及對西域地區的管理。 ①設立: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管轄西域事務——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3、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1.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2.為開辟了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3.為后期西漢政府加強·對·西域的·管理提供了條件1、絲綢之路(1)時間: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后(4)影響:①絲綢之路是中外(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溝通了亞歐兩大洲。②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進了沿途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二、對外交流(3)往來物資:1、絲綢之路(1)時間: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后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中亞、西亞——歐洲1、絲綢之路(1)時間: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之后(2)路線: 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西漢政府十分注意對南方的經營,不僅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當時越人居住地還修建通往西南地區的道路,加強與西南少數民族的聯系。2、與南方及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漢武帝與云南少數民族的關系,賜“滇王之印”(1)漢朝與朝鮮半島的交往(2)漢朝與日本的交往3、漢朝與周邊國家的交往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執政官凱撒,身著華麗的絲質長袍去看戲。長袍制作之精美令全場觀眾贊嘆不已。后來,穿著用中國絲綢縫制的衣服成為羅馬貴族的時尚。p23 猜一猜:漢代的絲綢織品怎么會出現在古羅馬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