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輪復習提綱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了解制度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一、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為什么說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哪里?或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什么特點?①、新中國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建設的;②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③、地區發展不平衡;④、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⑤、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2、中國最基本國情是什么?為什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P6為什么(見第1題)3、社會主義初級階包括哪兩層含義?P6 認識中國基本國情有什么重要意義?P6最后一段(1)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2)意義:這一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以后走上社會,參與國家建設必須面對的現實。4、(1)基本國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務之間的關系P7①基本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P7③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P7④關系: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P6(2)我國已經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5、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什么?P7“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6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1、中國共產黨制定黨的基本路線依據是什么? P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我國的主要矛盾。2、黨的基本路線P7(1)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2)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3)我國現階段的唯一中心、興國之要——經濟建設(4)我國的立國之本、政治基石——四項基本原則,(5)我國的強國之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改革開放(6)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7)基本路線由什么決定的?基本國情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3、(1)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7(2)為什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說,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要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4、堅持四項基本原則①什么是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②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或意義是什么?——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政治基石。5、堅持改革開放P7 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國民經濟、人民生活、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科技、教育、衛生和體育、國防和軍隊、祖國統一、對外工作③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6、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意義)——P8倒數第三段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體現,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7、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就是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就是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其中,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1.2富有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一、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①我國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②實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③外貿規模擴大,地位上升。④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加速發展。二、富有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1、我國經濟制度的組成: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2、我國公有制包括哪些內容?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內容?P16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非公有制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3、什么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 P15國有經濟: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集體經濟: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4、各種經濟形式的作用和地位①國有經濟的地位作用——P15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②集體經濟的地位作用——P15集體經濟直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它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③公有制經濟的地位——P16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④公有制經濟的作用——P16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我們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⑤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P16 我國如何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作用。國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規,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5、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三、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P171、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2、作用: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可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推動生產力的發展。3、如何合理分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在分配中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差距懸殊,體現公平正義。1.3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2、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國家建立的各項政治制度加以保障的。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253、我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4、(1)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為什么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討論決定國家大事。(3)國家機關如何產生的?在我國,廣大人民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方式選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組成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并由它產生行政(政府)、審判(法院)、檢察(檢察院)等國家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各項權力。二、民族區域自治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國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什么?為什么要實行這一制度?P2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實行這一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權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體現。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4、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內容: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2)作用:保證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等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三、實踐中的一國兩制1、什么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制”,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2、“一國兩制”提出和實施的重大意義A、有利于實現祖國統一;B、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C、有利于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3、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實現兩岸統一的前提和基礎——一個中國原則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4、關于臺灣問題的重要觀點A、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B、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C、“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D、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統一,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5、解決香港、澳門和臺灣問題的制度是什么方針?這樣實施的目的是什么?P27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目的: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6、實現祖國統一,我們青少年應當如何做?我們青少年要積極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方針和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國家主權,反對臺獨;樹立崇高理想,努力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民族的興衰榮辱聯系在一起,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堅決同一切分裂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