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當時中國土地制度存在什么問題?農民的生活狀況如何?占有土地比例農村人口比例地主農民土地占有不均衡農民生存條件惡劣2、面對農民的生存狀況,中共實行了什么樣的政策? 將抗戰時期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內容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7年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區農村進行土地改革1947年全國土地會議 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根據下列圖片和材料并結合課本P115,分析土地改革產生了什么作用?農民慶祝《大綱》頒布翻身農民踴躍參軍最后一碗米用作軍糧,最后一尺布來縫軍裝,最后親骨肉送到戰場上。 ——解放戰爭時期的民歌①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②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批斗地主、清算大會國統區的饑民反饑餓游行示威 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天險,千里挺進大別山。南京武漢作用: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隨后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相繼轉入進攻。“蔣介石兩個拳頭一伸, 胸膛就露出來了。我們要對準胸膛插上一刀,插入他們的心臟” -----毛澤東敵我兵力變化示意圖430萬人人民解放軍:國民黨軍隊:1946年6月1948年6月280萬人365萬人130萬人 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嚴重削弱,退守大中城市,人民解放軍的力量顯著增強,戰略決戰時機已經成熟。遼 沈 戰 役淮 海 戰 役平 津 戰 役戰役名稱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指揮員及作戰部隊林彪、羅榮桓(東北人民解放軍)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中原、華東野戰軍)林彪、羅榮桓等(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殲滅和改編敵人數47萬余人55萬余人52萬余人解放東北全境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北平和平解放,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歷史意義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戰役時間合計150多萬人結合P116-117文字和示意圖,完成三大戰役概況表(5分鐘)戰略決戰為什么首先在東北打響?材料一 材料二 人民軍隊已控制了東北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國民黨軍隊固守長春、沈陽、錦州等幾座孤城,補給主要靠空運。材料三 到1948年8月,東北解放區面積已占東北全境的百分之九十七,區內人口占東北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名稱 東北 華北 華東 中原 西北解放軍 70萬 20萬 42萬 20萬 7萬國民黨 55萬 55萬 60萬 75萬 30萬林彪 羅榮桓先打兩頭分割包圍毛主席給傅作義將軍的親筆信 結合所學知識,黨中央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①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護古都的文物古跡。②和平民主是民心所向。傅作義1949年4月,毛澤東和朱德向解放軍下達的命令: 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江陰湖口南京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1946年6月 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 1947年夏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戰爭①遼沈戰役②平津戰役③淮海戰役④渡江戰役1948.9--1949.6思考:這些材料說明了什么?解放區農民踴躍支前 陳毅元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人民支前統計表人民群眾支持是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民工 543萬人擔架 30.5萬副大小車 88萬輛牲畜 76.7萬頭船只 8500只籌糧 9.6億斤挑子 20.6萬副政治:經濟:軍事:社會: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實行土地改革,激發農民積極性作戰方針明確,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192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6~1949年第一次合作分裂第二次合作分裂成果成果危害危害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內戰爆發,祖國至今未能統一建立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國家內戰,給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國產解放戰爭影片《濟南戰役》高清-_標清.wmv 淮海戰役.wmv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ppt 解放區的天.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