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2010學年度人民版七年級政治上冊復習提綱大方縣大方鎮中學 陳晉第一課:新天地 新感覺一.重要的一跳1. 從小學升到初中,這是我們每一位同學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的跳躍。2. 從這個新起點開始,我們將迎來全新的學習生活:新的校園、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集體……3. 我是中學生了,這個新的身份給我們帶來許多小學階段從來沒有的新感覺、新體驗……4. 成為中學生的我有那些新看法我要求:(1)別人用中學生的眼光來看待我。2)成了中學生的我辦事比以前強了。3)我們身邊的人還用中學生的要求來要求我。5. 初中生活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在這種全新的生活中,我們一定會有許多新問題我新困難。我們要試著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它。過來人的智慧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二.我們是一個群體1.初中生群體是我國學生群體中最大的群體2.正是由我們這樣的一個個初中學生,組成了我國龐大的初中生群體。我們每一位初中都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3.初中生群體由于地區和經濟條件等因素的聘限制,我們學習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4.我國現在義務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地區只達到85%。5.誰也不能剝奪我們受教育的權利。當我們的這個權利被剝奪時,我們不以忍氣吞聲,要學會通過各種渠道或方法,找回我們的受教育權。必要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6.什么是受教育權:受教育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受教育權,是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如某一個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無法上學,他就喪失了受教育權;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質保障或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也可能落空。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1)、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2)、按照國家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3)、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平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4)、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8.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95年3月1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進一步規定:第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第十八條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9.接受教育,不僅僅是我們的愿望和要求,更是憲法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利。第二課:我的自律宣言一)、我長大了1.對于現在是中學生的我,我們已經長大了。請不要以“年少”來當借口,讓我們自己拒絕長大。2.你長大了,為什么要這樣說呢。1)我們開始我了我們自己的想法了。2)我們懂得自我約束了。等等3.面對誘惑,長大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管住自己。4.針對你自己的情況,動手制定一個管住自己的方案:5.面對學校的要求。我們中學生已不在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了。學校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還可以從多個方面給學校提出建議或意見。注意,不能光從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喲。6.對于我們學校的一些要求,表面上看去是不近情理的。但說不定學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和難處。7.我們知道學校的很多要求是為學校的公共生活服務的,沒有這些要求,學校的生活肯定會陷入混亂。不用說,這些要求不僅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8.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約束真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恰到好處的約束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反映了絕大多數人的良好愿望,對國家的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9.我們長大了,能夠自學地遵守合理的要求。可以抵制誘惑。也敢于向不合理的外在要求說不,長大了更明顯的標志是對自己也有要求了。能用自律宣言來約束自己。第三課:生命的節奏一.時間:生命的節奏1.生命的年輪,在大自然中,許多有生命的個體,它們都用它們的方式去記載了它們的年輪。如。樹、石頭、魚等等。2.人的生命只有三天,在這三天中,我們要不時的反思我們的昨天 ,評價我們的今天,暢想我們的昨天 。3.人生最重要的財富是:時間。4.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時間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財富。但我們不能做的奴仆,而要做時間的主人5.我們怎樣做時間的主人呢,不妨從下面的幾點去把握吧:1)區分輕重緩急,把繁多的事情一一的排序,分出主與次。2)一心二用,學會統籌時間,合理地使用不同的器官同時去做兩件或多件工作。3)捉拿“時間竊賊”把時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6.德語中有一名話:“準時是帝王的禮貌。”守時是一種美德。為了守時,有時還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價,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和人格魅力。第四課 第一次“握手”1.我們與他人生活在一起,有許多的第一次……,正是從這第一次開始,我們跨越了陌生,走向成熟和友誼。2.說說在你在“交往”的心里話,3.在交往中,我們應把握的技巧與方法:1)微笑。愛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可以打開心靈的迷宮。2)幽默。幽默是種機智和友善,可以輕易地使人際關系潤滑起來。3)寬容。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首先需要大家有一顆包容之心,學會寬容;寬容其實是一種心態,一種不苛求,不極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寬容的背后是一顆仁愛之心;寬容是打開人與人之間和解之門的鑰匙,它對我一個人來說都 是很重要的修養。4)真心待人。真心待人是人際交往的最大技巧。4.當我們的身邊出言行舉止與我們有差異的人時,我們不要對他敬而遠之,我們要學會用各種適合它的交往方式與他交往。否則,我們就會失去一次機會,一個朋友。5.生活中,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學會接受不同,也是交往的奧秘之一。6.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這句話的意思第五課 為他人開一朵花1.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溫馨,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做園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茵,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2. 想一想,在你的身上有哪些為他人著想的行為和想法。3.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是人類定有的高貴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 。4. 每天,我們都在與周圍的人打交道,只有理解他人的感受,我們的心田才能開出吐香的鮮花。5. 當我們在生活中做出一些不雅觀的事情時,我們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學會換位思考一下,別人會有什么感受。6. 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7. 生活中,有時我們也不能匆匆的下結論,急著否定一個人,要知道,他(她)的一些行為也許另有原因。第六課:走近老師1. 我們的老師很特別,每位老師都有他自已的個性和面貌特征。2. 在學習中,我們還在站在老師的這外角度上來看看教我們每一科的老師,感受一下老師工作特點。了解老師這一職業的辛苦,聽聽我們老師的心里話。3. 我們離老師有多遠?與老師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你知道嗎:1)要了解、熟悉我的老師,才能和老師和睦相處,拉近我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我們就會覺得老師不可怕了。2)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3)“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老師也有出錯的時候,合理地給老師提出 意見和建議,也是對老師的一種愛。4. 老師出錯時,給老師提醒的方式有哪些:1)可以用書面形式提出。2)可以給老師寫信,3)用委婉的語氣當面給老師提出意見或建議。4)可以打電話,5)給老師發郵件等等。5. 假如老師冤枉你時,我們可以先接受老師的批評等,如果老師火氣很大,等到他“氣”消了以后,我們再向老師澄清事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老師說清楚。6. 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課 我屬于……1、人類生活離不開群體。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便生活在人類的各種群體中。2、我們屬于多種群體:1)、初中生群體。2)、國家(祖國)群體。3)、故鄉群體。4)、家庭群體。3、每一個都屬于各種不同的群體。在不同的群體中,我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個完整的個體是無法離開群體生活的,否則就不可能正常地發展。4、我們的學校是我們每一位同學成長的園地,我們要熱愛我們自己的學校,為自己是學校的一員而自豪。5、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精神面貌。班級是我的家,我們都是這個班級中的“家庭成員”,在班級中我們都有自已應盡的責任。第八課 生命之間1、在地球上的眾多生命里,每一種生命都 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有的生命都有著微妙的和諧的關系。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在大自然永恒規律。3、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的動物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就是因為它們有很強大的生命力。4、自然界的有許多動物與動物之,植物與植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存在著很強的依賴關系。同時動植物之間也存在著相生相克的現象。5、動植物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朋友,它們不僅給我們提供了物質上的幫助,還是我們精神的慰藉和寄托。6、動植物給我們提供生活所需的表現:1)、提供了氧氣。2)、人們吃飯穿衣依賴于動植物。3)、動植物給人類提供了工業原料。7、有用才是朋友嗎?不是,因為大自然中的許多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對人類也毫不例外的有用。7、人類肆意妄為的破壞大自然會有哪些嚴重后果:(P88)8、怎樣保護我們地球的生命:1)、生命是有價值的,是崇高和莊嚴的,對每個神圣的生命都要尊重和敬畏它們。2)、保護動植物還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9、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第九課 地球在嘆息1、第一聲嘆息,是指地球上的植被被人們毀壞。2、植被對人類的作用:1)、奉獻綠色。2)、提供氧氣。3)、涵養水分。4)、保護土壤。5)、調節氣候。6)吸收空氣中的有毒物質。7)、凈化空氣。8)、減少噪音等等。3、第二聲嘆息是指大氣層的嚴重污染4、大氣層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嚴重后果:1)、破壞臭氧層。2)、出現酸雨。3)、造成工業和農業的經濟損失。4)、人類很多的疾病都與大氣污染有關,5、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1)、減少工廠廢氣的排放量,2)、限制汽車尾氣的排放。3)、禁止焚燒廢舊的塑料、泡沫等有機有毒物質。4)、禁止焚燒植物的根莖葉。6、第三聲嘆息是指水資源的污染7、人類對水資源的污染類型:1)、工業廢水 2)、農業化學污染 3)、生活污水 4)、石油對水體的污染 5)人畜糞便人水體的污染 等等8、防治水污染的措施:1)、污水處理廠。2)、生活用水再利用。第十課 中華民族的選擇1、我國疆域遼闊,文化燦爛,物產豐富,人民勤勞,許多的資源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從總量上來看,中國確實是地大物博。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從人均資源占有量上來看,我國的資源就不一樣了。結論: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2、我們還要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不然我們的國土就會不堪重負。3、人口激增所帶來的資源環境壓力和對大自然盲目的、掠奪性的開發,必然導致各種災害和嚴重的環境問題。頻繁的災難提醒我們,要有新的發展思路。4、怎樣解決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1)、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樹立科學發展觀。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3)、保護環境,做到保護與發展同時兼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